到南京的当晚便被暴雪侵袭了,大雪不断在车窗上抚过,转瞬即逝的灯光不断切割着黑暗,带领着光明若隐若现。
到青旅鞋子已经湿透了,好在空调温度高到让人愉悦。第二天没吃早饭就出了门,大概坐了一天车太累了,睡得很舒服。
一般我去一个城市前会在飞猪上查一查这个城市的旅行攻略,大多数会选择去的人多的的优先,其次就是自己感兴趣的。等到了目的地,你可以用地图查城市名称,也可以简单明了地看到该城市的景点排名。除此之外,你还应该多问问当地人,尤其是酒店的老板之类的。
比如,北戴河有个联峰山,如果你不问不打听,可能去几次都不会选择这里,但实际上这里风景特别好,距离海边三公里,门票还便宜,年初刚升到四星级景区。
咦,我是不是跑题了,实在抱歉,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聊聊北戴河吧!
——开个玩笑,继续说我们的南京。
去之前的计划就是夫子庙、秦淮河、钟山风景区这三个,去了之后基本都不太满意。途中还遇到了一个湖北的小帅哥,我们便结伴同行,他已经在这里玩了两天了,也觉得有些失望。
这座城市有悠久的历史,有古代的城墙城楼,有现代的高楼林立。总的来说特色不足,格局不够,有灵气却又大都美中不足,不是太小就是一般——当然,完全不能凭借我得片面之词来评价南京到底适合不适合旅游,实际上她的一些景色加在一起,也是值得小玩两三天的,但景色确实大同小异。
南京初印象:七分美食、三分风景 南京初印象:七分美食、三分风景 南京初印象:七分美食、三分风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夫子庙跟秦淮河其实一处,本来臆想中的秦淮河会波澜壮阔之类的,但在这里看到的只是远不如乌镇秀美的小河沟。
夫子庙还有一些老式招牌,让我想起上海也有一些这样的牌匾,给崭新的街道添了一点厚重。
南京初印象:七分美食、三分风景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南京初印象:七分美食、三分风景南京初印象:七分美食、三分风景
乌衣巷跟王导谢安的纪念馆都在这里,只可以进这里是需要另外买票,喜欢历史的可以进去一探究竟。
夫子庙,秦淮河都是不需要门票的,钟山风景区也不贵,从夫子庙附近坐地铁1号线2号线转一下就能到了。
钟山风景区没有想的那么大,甚至很难拍到一张很满意的照片。
南京初印象:七分美食、三分风景南京的风铃跟美食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而南京最出名的莫过于随处可见的“大排档”了。
每到饭点就去夫子庙转转,或者找家大排档看看,你就能把南京八成的美食吃到了。
南京大排档的服装菜单以及门脸等都别具特色,像极了电视里民国的饭点镜头。
南京初印象:七分美食、三分风景 南京初印象:七分美食、三分风景关于美食就不介绍太多了,简单说下味道如何就好了。
南京这边对吃的态度让我无比怀念广东,但迥然不同的是广东那边小吃基本平价透明。
而南京这边,夫子庙同一种食物可以三个价格,比如鲜虾饼,第一家20/个,第二家28/2个,第三家20/2个,一模一样的东西,有的还可能门脸相对,实在太黑了。
也不能说南京多不好吧,只能说广东太好,毕竟女生出嫁都不要彩礼的。
南京没事特色为偏甜或偏咸,但总体来讲比较养生。
酒酿赤豆元宵,古法糖芋苗,阳春面
南京初印象:七分美食、三分风景九块钱一碗得阳春面,连一滴汤都不想浪费,其他两个太甜,建议糖尿病患者多吃。
南京蟹黄汤包
南京初印象:七分美食、三分风景这是南京小吃最著名的一个了,也是吃法最考究的: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这是灌汤包的吃法口诀。
“首先用筷子轻轻夹起,慢慢移到汤勺上,先咬一小口汤包皮,让汤汁流出来,把汤喝完了,再把吃下灌汤包。
这样吃灌汤包才不会烫嘴,才能吃到汤包的真正风味。”
鸭血粉丝汤
南京初印象:七分美食、三分风景薄饼牛肉松
南京初印象:七分美食、三分风景土豆鲜虾饼
南京初印象:七分美食、三分风景 南京初印象:七分美食、三分风景 南京初印象:七分美食、三分风景如果要旅游应该不会推荐南京的,但作为吃货,不去后悔终身。
南京初印象:七分美食、三分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