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文学(完整版)

作者: 庄必凡 | 来源:发表于2023-05-30 21:47 被阅读0次

【原创】庄必凡

杂谈

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一个历史的规律,或者说发现一个历史的规律,那就是在朝代交替(灭亡)的时候,除了朝廷内部的腐败,其他是样样发达。

就拿四大名著来说,三本书都是明朝的,明朝的什么时候呢?

《西游记》-明朝后期,《水浒传》-明朝初期,《三国演义》-元末明初。其实当时还有一本叫作《金瓶梅》的书,在明朝被合称为四大名著,到了清朝,《红楼梦》顶替掉了《金瓶梅》的故事就不再叙述了。

顺便提一嘴,《金瓶梅》也是明朝晚期的作品。

当时,《水浒传》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金瓶梅》即以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故事为开端,从《水浒传》旁引出另一部光彩陆离、辉耀后世的文学经典。

好,回归正题,为什么在朝代更替的时候,往往文学等都会像火箭一样急速上升呢?

归根结底,我总结了两点。

1.思想文化方面:朝代更替时,新的思想传入王朝,市民文学迅速发展。

2.政治方面:我国历代王朝就是中央集权不断上升,百姓被统治者压迫,到了末期,统治者昏庸无道,百姓反而自由了许多,使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涨,出现著作。

我不知道这两点是否正确,因为我也不是专业人士,但主观上八九不离十。

2.

一不小心写多了,回归主题,咱们开始讲“魏晋文学”。

如果说盛世是国盛的朋友,那么乱世就是文学的朋友。

从三世纪一直到六世纪后期,一共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反复的分裂混乱和南北征伐,横尸遍野,大量的士兵,百姓死在了这三百年里。

魏晋是指220年曹丕三国一直到420年两晋时期刘宋王朝建立。

战乱期间,少数民族纷纷涌入中国,开始扎根,建立政权。打个比方,中国就像一个吃人的漩涡,把周边的人吸起来,然后杀死他们。

肯定自我、迷恋尘世、洒脱自然的思想逐渐演化成了士人的魏晋风度。

乱世,佛学乘虚而入,它的思想是讲求报应和避世。正好符合天下百姓的共同愿景,佛教在中国飞速发展,外来的佛经大放异彩,佛学广泛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民俗及文化等各个方面。

后世蔚为壮观的北方佛像石刻和隐现在江南烟雨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就是这个时期佛教大兴的例证。

跌宕剧变的时代背景和坎坷曲折的个人际遇,赋予他们南方的成熟精致和北方的刚健爽朗,逐渐积淀成中国思想文化的一种底色。---张程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魏晋时期最负盛名的书。

我们通过《世说新语》可以得知魏晋时期文人的种种活动,比如说清谈,品谈等等,种种性格特征,栖逸等等。

之前在一年陪伴营也阅读过世说新语这本书,不过主要是略读,并没有仔细地精读每一篇文章。写魏晋文学这篇之前,我特意找到了之前买的《世说新语》,认真读了半个小时左右,记录的基本都是上层人士的言谈,当然还有轶事逸闻和机智的文章。

其中我比较喜欢的是一篇搞笑的故事。

摘抄: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夫止,仍下地以屐齿踞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我对这篇文大致的翻译就是:王蓝田是个急性子,脑子又不好使,脾气还大。有一天,王蓝田想吃鸡蛋了,就拿筷子去刺鸡蛋,想把筷子插进鸡蛋里面,然后拿起来吃,结果鸡蛋圆滚滚地跑掉了,王蓝田对着鸡蛋刺刺刺,结果还没刺到,王蓝田觉得很丢脸,非常生气,捡起鸡蛋就狠狠地扔在地上,鸡蛋被狠狠地砸在地上,滚了好几圈,王蓝田又试图把筷子刺进鸡蛋里,诶,又没成功。王蓝田捡起鸡蛋,两只眼睛瞪着鸡蛋,鸡蛋也瞪着他,说:“你咬我啊!你来咬我啊!”王蓝田咬牙切齿,把鸡蛋放在嘴里咬破,把鸡蛋弄得粉碎,吐了出来。

(注:上文翻译纯属瞎编,准确翻译建议搜索专业网站查询。)

我的第一篇魏晋文学评论区下有一个简友评论:始于生活,高于生活。

我觉得用在《世说新语》这里就非常合适,《世说新语》里都是来自生活的言谈,却又反映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虽然在我读的部分中,含有消极因素(我觉得是在所难免),但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赞扬智慧,表彰善良,亦复不少。

我对《世说新语》的评价是:

语言精炼,韵味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搜神记

以下为引用部分(引用:百度百科)

《搜神记》是东晋史学家干宝著录的笔记体志怪小说集,原本已佚,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其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搜神记》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

其实我还没开始写魏晋文学时,就已经着手阅读《搜神记》了,《搜神记》我认为比较有趣的是关于鬼和人的一篇故事。(暂时,因为我还没有阅读完)

引用自:《搜神记》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

简单翻(瞎)译(编)下:

南阳的宋定伯(人名)年少的时候,有一次行走在夜里,突然间就遇到了一个鬼怪。宋定伯还年轻,大胆地问道他是谁。鬼怪说:“我是鬼。”鬼怪又反问道:“那你又是谁?”宋定伯害怕了,便谎称自己也是一头鬼。真鬼问这个假鬼宋定伯想去哪里。假鬼宋定伯回答说自己要去宛县的集市。鬼说自己也想去,于是他们便一同行走。

后续的故事没看到,也不知道假鬼宋定伯的命运将会如何走向,但这也不值得我们操心的了。

可以这么说,《搜神记》和《世说新语》是可以放在一起相对比的。

《搜神记》是“志怪”,就是杂谈神仙鬼怪的,《世说新语》是“志人”,就是上层人士的杂谈。

“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异域奇物,有些民间故事和传说还具有积极意义。“志人”小说记述上层人士的言谈举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气(八卦

尾声

其实魏晋文学还有很多可以讲的,《世说新语》和《搜神记》也还有许多我没有扩展开来的,讲起来可能会没完没了,也是因为篇幅有限制的原因,所以魏晋文学到这里就跟大家说再见了,我们6月再见!

相关文章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

    一、古代文学 今天古代文学学习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及唐前期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第一段。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文...

  • 魏晋风流2.魏晋文学-包容中融合

    魏晋风流 2.魏晋文学-包容中融合 魏晋南北朝局势的混乱分裂,但对于文化,则是进化、包容、融合。 魏晋南北朝,...

  • 《文学回忆录》--第十七讲,魏晋文学

    谈西方文学艺术,可以从文艺复兴着手,往前推,往后看。中国文学,可从魏晋文学着手,往前推,往后看。魏晋时代,正好是承...

  • 木心《文学回忆录》———魏晋文学

    1. 魏晋时代,正好承先启后。 在文学史上,魏晋风度,作为千古美谈,万世流芳。 魏晋重清谈,清谈和名士风度要分清,...

  • 嵇康:万古悲凉一曲终

    儒家治世之道与道家出世之理素来为文人所推崇,而魏晋之时更盛,建安文学魏晋骨,不读诗书也知闻。 提及魏晋,自是要提及...

  • 魏晋文学之曹植

    魏晋文学之曹植 文学与传媒学文秘二班魏猛 王国维《人家词话》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

  • 读书笔记--魏晋文学

    木心《文学回忆录》 魏晋文学篇(书中第17讲和第19讲,第18讲谈音乐,书中无内容) 谈西方文学艺术课从文艺复兴着...

  • 我为杜甫悲泣(原创)

    重温《中国古代文学史》,从先秦文学,到秦汉文学,从魏晋南北朝文学,到隋唐五代文学;从《诗经》的“蒹蕸苍苍,...

  • 任性: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因“打铁”被钟会惦记上,然后......

    嵇康,魏晋之际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嗯,还有铁匠....魏晋风流名士竹林七贤的突出代表。他喜好老庄,傲骨铮铮,...

  • 风骨不留旧时燕——谈魏晋名士

    关于对魏晋文学的重视要从鲁迅先生说起,1928年,鲁迅先生在给他的一个朋友,陈浚先生的信中说:“在广州之谈魏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晋文学(完整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pe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