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这是庄子对宋荣子下的总评。“数数然”是说他这样的人,在世间亦属少见,虽然很难得,但仍不能算作是最高境界。“未树”是说宋荣子仅仅是个清高傲世之人,只知道保全他的“名节”,却不能有济于世,在人世上有所建树。
但是宋荣子已经很了不起了,他能够做到毁誉不动心,说明他的修养工夫很深。这个世界上总是存在不少才智出众的人,在众人眼里,这些人都被说成是“天才”。他们能够在各个领域成为精英人物,这是极大的尊荣。但是老子讲:“福祸相依”。今天我们也常常看到,好多成功的人,在得意忘形以后,随之而来的便是身败名裂。那些演艺界的明星,年纪轻轻就名噪于世,在拥趸们的宠爱中迷失掉了自我,一旦品行上有一点点劣迹,就会立即被舆论、媒体大肆地攻讦。如果内心的修养不够,不仅得意会忘形,失意也会使人忘形。
再看宋荣子这样的人,他可以对荣辱毁誉不动心,是因为他克制了欲望,选择避开那些浮华。但是一味地逃避,并不是最高的境界。我们可以离群索居,遁入山林,但是心里的念想、烦恼还是没有消除,虽然没有了外部的缘,来引起五根以及意识心的执取,但八识田里的种子,那些习气,都依然存在。当妄念来的时候,如果想要压制、降伏,那是永远无法彻底根治的。唯有制心一处,或者通过念佛,或者禅定,把散乱心收束回来。要明白“境缘无好丑,好丑在自心”的道理,不必去挡住外界的一切事物,任由它来,但不让它留住在心里。这就叫“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庄子对宋荣子的评价是持否定态度的,并不赞许逃避现实的做法。人生在世,要知道“责任”为何物,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要有担当。学佛修道不是教人遁世,叫我们放下一切,而是时刻关照内心,在心上做工夫。中国人尊敬“天地君亲师”,这是我们的文化精神,是为人最根本的要求。圣贤包括佛都是我们的老师,是启发我们慧命的人,我们必须要感恩。知道圣贤对于我们有什么恩德,于是才能谈到报恩。
以上就是关于宋荣子这一小节的解读,我们就先学习到此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