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44746/c8d11042a377d1ff.jpg)
事后我才知道,爷爷房间那一大箱子的书全都烧掉了,不止是书,所有跟他有关的东西都没了。
三年前,老家的房子装修,爷爷的房间重新铺了地砖,墙面也全部粉刷一遍,我后来回去看过那个房间,里里外外焕然一新却依旧空着。我站在门口,心里觉得有些悲凉,除了一张遗照,爷爷在这栋房子生活过的痕迹真是一丝不留。
他们说这是风俗习惯,老人过世后生前所有的物件全都要烧给他在阴间继续使用。对于这种事,我没有发言权,我也没有告诉他们,我的房间里还留着从爷爷那里拿来的一套书——金庸的《飞狐外传》。这不是我最喜欢的书,却是我看过最多遍的。
爷爷收藏了很多书,有武侠,有历史,其他的我不怎么看倒记不清了。大多是旧书,有些丢了后半截,有些没了封面是爷爷手写的书名,不知道它们曾经遭了什么罪。最新的是《金庸全集》,爷爷某一年生日姑父送他的,不过他不太看,倒是我喜新厌旧,时不时地换着看完了,我拿走的《飞狐外传》就是其中之一。
爷爷最喜欢跟我们讲《岳飞传》和《杨家将》,两者之中又偏好岳飞,说起岳飞“枪挑小梁王”、“八百破十万”的英勇事迹是眉飞色舞,说到他因“莫须有”罪名冤死风波亭的时候又不免忿忿,激动时忍不住大骂赵构昏庸、秦桧奸诈。我们几个看着他暴走的样子“咯咯”直笑,他看我们笑他也笑,可笑完还是一再告诫我们秦桧有多坏,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不能学他。
爷爷是个爱惜东西的人,尤其是书。南方人最怕回南天,整个屋子能潮到墙面、地板都在冒水,衣服是不洗发臭,洗了晾不干还是发臭。春节过后不久,爷爷会趁着好天气把书搬到阳台上晒一晒,然后把书收拾好整齐地码在一个大木箱子里,放进炭包和樟脑丸,一直关到回南天结束才开箱。
大概10岁左右,我就不耐烦看些童话故事,开始跑爷爷房间找书看。爷爷看书时最是惬意,他有一张竹制的躺椅,调到合适的角度,半坐半躺着,单手拿书,旁边有一桌子,伸手刚好够得着他泡茶的水杯。躺椅只有一张,而我只能坐在靠墙的太师椅上,侧着身子,一只手拿书,另一只手半撑着脑袋。木椅子不舒服,我总换姿势,坐没坐相,爷爷从来不说我,又或者他是顾不上我。就这样,爷孙俩安安静静的能呆两三个小时,直到吃饭才放下。
起初,爸爸妈妈对这件事情特别欣慰,一来爱看书总不是坏事,二来弟弟妹妹还小,爸爸忙着做生意,妈妈能少管一个是一个。他们没料到的是,后来我长成了跟爷爷一样的“闷葫芦”,天天窝在家里不出门,话也不多。妈妈为此不少操心,我却乐此不疲。
我们这一代,父母常常忙生活,没有时间对孩子言传身教,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从书里汲取营养,建立自己的三观,从而走上正确的道路。“人从书里乖”,并不是说看书会让人变得乖顺,我更倾向于理解成让人变得更好。培根在《论读书》一文说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我想,看武侠大概也能够教人正直善良吧。
我很怀念跟爷爷一起看书的时光,遗憾的是,在他之后再也没有可以一起看书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