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台湾旅行·在路上摄影
台湾游记:台湾人的客气,美食,大海还有文化

台湾游记:台湾人的客气,美食,大海还有文化

作者: 天光要吃好 | 来源:发表于2019-06-02 13:55 被阅读4次

    少年时代我并不怎么热衷于听周杰伦,因为他实在太酷,以至于所有的同龄人都一拥而上把他视为自己的偶像,而我为了显示自己比较酷,就只能选择跟他们不一样。

    但我偶尔也会听一听周杰伦,多年过去了,该听的歌几乎也听了个遍,他仍然不是我仰慕的偶像,但是不知怎么的,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我总会想起他的歌,比如漫步在上海的街头我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上海1943》,比如乘坐的飞机还没降落在桃园机场,我的大脑里就发条鸟一般地放起《半岛铁盒》:

    “小姐请问一下有没有卖《半岛铁盒》 ?”

    “有啊 , 你从前面右转的第二排架子上就有了 。”

    “好,谢谢”

    “不会”

    而当我真切地身处台湾的街头,不管是稍微繁华一点的台北还是安静朴素的花莲,入耳的永远是一听就分辨得出的台湾腔,以及永远停不下来的带着拖长的尾音的“谢谢~”、“不会”。台湾人不管男女,说话间都仿佛带着天生而来的客气属性,让交流的对象也忍不住压低了声音客客气气地说话。

    这似乎是人们对于台湾人最直接的印象,客气的让人受宠若惊。以至于前不久Nike特地拍了一段广告,一方面继续强调台湾人客气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指出台湾人必要时也会展露野心和不客气的一面。

    从前我印象里的台湾,是杨德昌《一一》里的十字路口,它有着巨大的矛盾又有着巨大的包容;是白先勇《台北人》里的群像戏,带着摆脱不去的过去也迎接着难以名状的未知;是胡德夫《太平洋的风》里的海岸线,迷雾逐渐散去白昼慢慢清晰;也是《超级星期天》,《综艺大哥大》和《康熙来了》,活泼,奔放,偶尔带点少儿不宜的荤段子。

    去台湾之前,又特地看了几部电影:环岛题材的《练习曲》,侯孝贤的《童年往事》和《悲情城市》,台湾的形象渐渐的在我心里清晰了起来。它的眷村文化,它的海岛气息,它的沉默和热情,它的乡愁和哀伤,都强烈地吸引着我,但我唯独没有想过台湾人的气质和内涵,以及他们骨子里埋藏已久的客气。

    我其实很想把8天7晚的台湾行当做是一场人文之旅,用精神和情感上的探索,对多年来台湾电影、书和歌曲给我带来的影响做一次深度剖析。后来一想委实费劲,就干脆完完全全当做一次散心之旅,走到哪算到哪,毕竟在台湾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而每一块土地也都是陌生的。

    台北

    对台北的第一印象来自于机场快线到台北捷运站的路上,在一片绵延数公里之长的体育公园里,交替排列着篮球场,足球场和棒球场,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都对我这个从小到大没见过几个公共足球场的体育爱好者造成了巨大冲击。台湾(国际比赛上称中华台北)的体育显然谈不上有多出色,但是他们在这上面投入的资源和热情,实在让人钦佩和羡慕。

    台湾的机车(摩托车)永远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似乎并不能和靓丽挂上钩。在上海的郊区居住过两年的时间,我早已见识过成群结伴的电瓶车呼啸而过的场景,实在是谈不上喜欢,所以对台湾的机车也有了先入为主的感觉,当我真正见识到机车一族快马加鞭从身边驶过后,我暗暗庆幸自己并没有生活在这样一个“热闹”的环境里。

    不知道为什么,尽管机车横行,台北街头的空气中并没有弥漫着浓烈难散的气味,反倒是在花莲不大的县城里,因为机车过境,空气中的闷热和躁动总是挥之不散。

    罗大佑在《鹿港小镇》里唱:“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我原本以为这只是特定时代唱出的特定的疏离感,而当我置身台北的街头,不管是在忠孝东路还是淡水老街,眼见着种类繁多的霓虹灯层层交叠,营造出各种忽明忽暗的视觉效果时,我才发现这其实就是台北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

    在这些耗掉了观光游客无数相机电池的霓虹灯里,除了日常可见的餐厅特产广告牌之外,诸如教育招生、地方选举人巨幅宣传语等广告牌也随处可见,此外,还会有洗肾之类的莫名其妙的诊所广告时不时地窜到眼前来,这大概也是台北独有的“风光”之一吧。

    老实说,台北给我的印象稍显陈旧了些,尽管他们在衡量一座城市水准的基础设施尤其是运动场所方面做得已经足够出色,但是城区里成片成片外墙暗淡甚至剥落的高层住宅让我一度以为进入了《银翼杀手2049》的拍摄现场,在下雨的夜晚围着101这样的庞然大物拍照,大概很容易能营造出“赛博朋克”的氛围,尽管我并没有特意去尝试过。

    每个人对于旅游都有不同的目的,有人喜欢住W酒店吃饶河夜市,有人喜欢订Airbnb自己做饭偶尔排队两小时吃一次鼎泰丰,我就属于后一类的人。总体上来说,台北的物价并不便宜,打个车起步22块人民币,买个iPhone也就比大陆便宜百来块钱,所以单纯为了购物来台北,恐怕会令很多人失望。不过在吃这一块,对于不好重口味的人来说,完完全全算是宝地了。

    在台北莫如说是台湾北部四天的游玩,势必要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作为我来说,首先会排除西门町,台北101,无非就是普通的著名打卡点而已,人多景也一般,诚品书店虽然去了三家也买了几本禁书,但也仅仅属于可去可不去的范畴,旅行途中逛书店我想大约也就是拍个照的功夫,很少有人会花时间去认真看竖排的繁体书,顺便说一句,书的价格可不便宜。

    而我愿意推崇的(毕竟这是我的游记),一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二是从台北车站乘坐区间火车去瑞芳,顺带完成平溪线和九份的游览。

    故宫博物院,简单来说,是一个必须要去的地方,不管你是跟我一样花上五个小时细细品味亦或更愿意走马观花般参观,它都值得你花时间走一遭。文化和历史的东西我也不是很懂,但我依然在不停的暗自“卧槽”当中体验到了时间和传统带来的深深的快感,这在平日里可不多见。

    许多人对九份的印象,源于《千与千寻》,以至于去九份的游客中大多数都来自日本和韩国,我也是最近看完《悲情城市》才第一次知道九份。电影谈不上有多喜欢,一如既往的侯孝贤式的闷,看完唯一的印象是那里的山景蛮不错。结果在五月下雨的九份,随着拥挤的人群缓缓移动在上坡下坡的巷子里,因为饥肠辘辘的缘故随意拐进一家餐馆,就刚好看到了电影里同样的景色。

    我特意搜出下面的剧照给老板看,老板笑着说并不知道侯孝贤在这里拍过电影,反倒是津津有味的跟我讲述某位画家和他坐在此处画的“瑞滨海岸”的故事,而我在九份终于凉爽的傍晚和远处基隆港忽闪忽闪的灯光里,内心荡漾起巨大的畅快感,竟莫名的对《悲情城市》又多了几分喜欢。

    九份的街道既热闹又静谧,人们慕名而来,人们趁兴而归,夜色降临,本地人早早地关上了房门,连村口的大黄狗也不堪疲惫侵袭, 沉沉睡去,被各地的游人记录在相机里。

    而从台北前往九份,除了市区的几辆直达公交外,还可以搭乘区间车到瑞芳再坐公交到九份,或者跟我们一样,先到瑞芳接着再坐一小时一班的平溪线把十分、猴硐、平溪、青桐等站点游览一番,最后再回到瑞芳奔赴九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站点都是一小时一班车,所以需要自己斟酌哪里是非去不可的地方。

    这是一条相对比较文艺的线路,对于我来说也只不过是体验一下老式火车在山区老林里腾腾腾驶过,旅行途中我还因为提前下了车和去列车前部拍照的女朋友失散了半个小时,在等待的过程里安逸地看着年轻人们一边喊着“我好羞耻”一边把天灯放飞。

    回去的列车上,在“撸猫圣地”猴硐目击了一位外国人见义勇为救鸟的壮举,当然因为搭乘末班车的缘故我们并没有下车,只是匆匆拍了几张照片。结果第二天在去花莲的火车上发现同排坐着的正是这位,并且在阅读一本叫《The great zoo of China》的书,临下车了和他聊了聊,得知他在家乡印度从事的正是动物救助的工作。后来我把拍的照片发给了他,他开心的说要和女朋友分享,只不过因为手机品牌不同,我拍的动图在他那边并不能显示。

    花莲

    在花莲干的事情,简单概括起来就是:看山,看海,看海豚,看飞机,看日出,还有看列车时刻表,因为每天的出行都离不开火车。

    台北的建筑普遍陈旧,而到了花莲甚至连高楼都看不见,这也难怪,毕竟它只是一座只有50万常住人口的小城市。然而跟台北一样,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地让人有些无所适从。不管是民宿旁送我两块生姜的奶奶,还是台湾银行里给我换台币的漂亮小姐姐,都让我这个外乡人在饱受蜢蚊折磨的三天里感受到了些许安慰。

    但花莲的城区可以说除了吃以外毫无亮点。你甚至可能跟我一样需要在电影院打发无所事事的下午时光,万幸看了一部大陆不会上映的《John Wick 3》,也算是一点小小的补偿。

    我在去年曾写过一篇张震岳的文章,那时候找资料看到他在花莲玩的不亦乐乎就觉得这地方有机会一定要去一趟,所以当我们来到花莲后,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跟张震岳在他的酒吧komoz's来一次偶遇,结果不巧的是,去的那天碰上周一店铺关张。后来我在微博和Instagram上给他留言,不出所料地没有回应,结果在我们走后的第二天,他就在花莲喝的烂醉如泥,十足是个王八蛋。

    让女朋友最心心念念的台湾之行大概就是赏鲸了。提前一天在飞猪上订了票,185块钱包含司机来回接送以及大约一小时的轮渡。不过由于住的太偏僻,我们还是跟司机约在了花莲车站。之后就是令人赞叹又愉悦的赏鲸(实则是赏海豚)之旅了,中途还目睹了一次太平洋的大型捕杀现场,一种名为翻车鱼的大型鱼类被捕鱼船抓获。

    尽管生长在沿海城市,但见到如此澄澈湛蓝的海还是第一次,更不要说吹着太平洋的风,看着海天山连成一线再配上点海豚跃水的场景了。怎么说呢,在海上的时候人是非常自在和放松的,当船停住了马达声消失了,我甚至觉得整个世界都不可能有这么安静了,当然船停下来的那一刻,也意味着风止住了,太阳晒的更狠了,对海洋的恐惧也增加了。

    要说我对海的恐惧,大约来自于《少年Pi的奇幻之旅》,而到了花莲的七星潭海边又再一次放大。当我光脚踩着砂石,在海水的边缘试探,迎接着海浪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时,旁边海钓的本地青年跟我说,你看前面海水的颜色是不是有分层,那里就不能往前了,因为会突然之间变得特别特别深。后来每次想到这个场景,都会一阵后怕,以至于在快写完这篇文章的清晨,还梦见被人追逐着越过了这条分界线,直接坠入到不能估算的深度,被迫与鲨鱼为伴,惊得我立马睁开了眼。

    但花莲的海实在是美的不可方物,不夸张的说,没有大太阳的话我能在海边坐一天。在这里可以发呆、发情、拍照、自拍、画画、睡觉,但唯独不能游泳,所以准备带泳衣来花莲的朋友我劝你还是放弃吧。如果有机会,我会建议你找一辆自行车在海边兜兜风,那滋味可不赖,不过虽然台湾人人手一辆机车,但是因为游客没有驾照,租车这个念头还是趁早打消了吧。

    如果你愿意看海,花莲算是极佳的去处,海边的鱼摊子卖的也是顶顶新鲜又便宜的海鲜。从台北坐火车到花莲,一路沿着海岸线前行,这感觉光想想就妙不可言。但除此之外,这是一个没有太多丰富活动的城市。最后再强调一点,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否则你可能就要像我一样要在双腿上留下四五十个包回家了。

    旅行最大的意义无非就是把自己幻想中的目的地脚踏实地地走一次,我们用双脚感受城市的厚度,用舌尖感受食物的温度,用心去感受本地人的热度。旅行可以是完完全全地按着行程进行,也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一天逛一个景点,只要每天都体验着不一样的空气,感受着不一样的人文,不就可以了吗。

    如果有机会,我仍然会去台湾走一走,在“谢谢”、“不会”的软糯环境里继续度过一个个日夜,在各种新鲜的未知里品位台湾的风土和人情,说不准某一天还能跟张震岳,罗大佑,Bobby Chen们来一次偶遇。

    延伸阅读:

    那个不会“唱歌”的张震岳

    从太平洋吹来的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台湾游记:台湾人的客气,美食,大海还有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jx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