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子莘》心得感悟

作者: 黄磊的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7-07-11 00:23 被阅读7285次
    《与马子莘》心得感悟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与马子莘》心得感悟

    【原文】

          连得所寄书,诚慰倾渴!缔观来书,其字画文彩皆有加于畴昔,根本盛而枝叶茂,理固宜然。然草木之花,千叶者无实,其花繁者,其实鲜矣。迩来子莘之志,得无微有所溺乎?是亦不可以不省也!良知之说,往时亦尝备讲,不审迩来能益莹彻否?

          明道去:“吾学虽有所受,然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认出来。”良知即是天理。体认者,实有诸己之谓耳。非若世之想像讲说者之为也。近时同志,莫不知以良知为说,然亦未见有能实体认之者,是以尚未免于疑惑。盖有谓良知不足以尽天下之理,而必假于穷索以增益之者,又以为徒致良知未必能合于天理,须以良知讲求其所谓天理者,而执之以为一定之则,然后可以率由而无弊。是其为说,非实加体认之功而真有以见夫良知者,则亦莫能辩其言之似是而非也。

          莆中故多贤,国英及志道二三同志之外,相与切磋砥砺者,亦复几人?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外良知以求知者,邪妄之知矣;外致知以为学者,异端之学矣。道丧千载,良知之学久为赘疣,今之友朋知以此事日相讲求者,殆空谷之足音欤!想念虽切,无因面会一罄此怀,临书惘惘!不尽。

    《与马子莘》心得感悟

    【心得感悟】

            马子莘是阳明先生的门生,福建莆田人,官至御史,嘉靖三年(1524年)因为谏言得罪下狱削籍归,可以说这是一位有正义感的学者型官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即便如阳明先生立下举世伟业、贵为一代大儒,在那个昏君当道、政治黑暗的时代,也会受到奸佞陷害,从刑部主事一贬到底为龙场驿臣,更不要说他的弟子们了,如马子莘、南元善们,屡遭罢黜,能保住性命已属万幸。可是这一群人,不动摇不妥协,坚持追随先生苦修心学,在致良知之路上不畏艰险、朝乾夕惕、矢志不渝,终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成为那个时代黑暗天空中璀𤨪的群星。而马子莘在遭贬后回乡时仍然孜孜不倦向先生请教学问,如南元善遭罢免时如出一辙,正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修己达人、内圣外王,素其位而行不求其外,值得今人学习!

              子莘的书信仍然“缔观来书,其字画文彩皆有加于畴昔”,个人以为其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士大夫风范也!然而阳明先生却清醒的看到了他的问题,进而谆谆教诲,从文中所感悟到的有三点。

    1、盲目追求形式不可取,扎扎实实下功夫才是硬道理。

          “根本盛而枝叶茂,理固宜然。然草木之花,千叶者无实,其花繁者,其实鲜矣。”,这个道理在今天的现实更有借鉴意义。因为现在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每天都有不同的机会、不同的诱惑、不同的风险、不同的业态出现,在互联网的催化作用下,信息大爆炸,让人眼花缭乱心猿意马。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一两年甚至半年换一个行业,昨天还是个实体企业主,今天就进入了健康行业 ,过几天又进入了互联网行业,再过一阵又玩起了资本金融,什么词汇热门就往哪个行业钻,有如夸父逐日一般。有一位多年的朋友,你问他在做什么事情,他会一连串说出一大堆产业,甚至去听了一堂课了解到一个产品就把其当作了自己的产业,过几天又会怀疑否定自己的选择去选择新的“项目”,还有一个朋友原来从事装饰行业,数月不见居然揺身一变成了“风水大师”,我不得不感叹“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君不见,满大街满世界流行的都是包装、造梦,人人都幻想着一夜暴富,鲜有再踏踏实实坚守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老实人了。

            这几天有个热门话题,说的是乐视的贾跃亭资金链又短缺了,由招行发难、其他金融机构跟进,法院轮候冻结了贾和其妻的个人财产12亿。贾跃亭有句名言“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曾经是年轻创业者们的偶像,这句话也激励了多少人去追逐梦想!贾跃亭在闪亮的光环下也开始飘飘然了,大有一口气改变世界的架势。从乐视体育开始扩张,到影视、音乐、手机、搜索,再到超级汽车,从中国到美国,一个建立在沙滩上的庞大商业帝国建得快也倒得快,梦想从为之窒息转为暂息。在投资超级汽车时,面对所有人的质疑,贾跃亭振振有词,“即便万劫不复,也在所不惜”。谁料一语成谶,他所执掌的多个业务因为造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资金困局。关于贾跃亭的困局和商业运作之弊,网络上也是众说纷纭,吃瓜群众绝对不怕事多。我比较认同的是在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的观点,他认为,贾跃亭的故事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从高估值到集资,再由讲故事支撑到乱收购,最后走向崩溃。贾跃亭的手段其实是国内企业的常见手段,现在用这样的手段进行融资的更不在少数。 乐视的故事正如阳明先生文中所说的“然草木之花,千叶者无实,其花繁者,其实鲜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内资本市场,茅台、格力等一线企业,正因为根深叶茂、稳扎稳打、专注匠心,企业年年业绩增长,股价也是节节攀升,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一个健康的企业,恰如人生一样,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而不是百米短跑,企业要想企业常青,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脚踏实地去增强机体、惟精惟一做到根盛枝茂才是“理固宜然”。

              记得在杭州举办的一次致良知线下学习会上,康恩贝的胡季强总分享时就曾提到,如果早一点学习了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就不会在前几年盲目投资、盲目收购,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而现在,他专注于企业成为未来中国药企龙头,带领高管们龙场悟道、砥砺修行,立志于将康恩贝成为全体员工的企业,在2017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胡总和贾跃亭,一个去千叶繁花、培本固源,很快就重拾升势稳步上扬;一个却外强中干、根基不稳,在盲目扩张中栽了大跟头。如果贾总也和季强总一样在两年前接触了致良知,也许今天会是另外一个结局了。

    《与马子莘》心得感悟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行动去践行良知

          明道去:“吾学虽有所受,然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认出来。”良知即是天理。体认者,实有诸己之谓耳。在学习致良知的过程中,毎次遇到事情,在处理的时候,当运用学习的感悟去践行指导,总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茫然无措。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就是“知行合一”,知和行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行不分彼此。先生云,“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而要做到表里如一、真如不二,知和行一气呵成,唯有时时刻刻去修习,在心上下功夫,不为做给别人看,只为自身的境界得提升,才能身心合一,入无我之界。

            习近平主席对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倍加推崇,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及其重要性。主席2013年7月11日至12日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2014年3月25日习近平主席发表在《费加罗报》的署名文章中提到,中国人讲“知行合一”,法国人讲“打铁方能成铁匠”,都强调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民众,都已经深刻认识到了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心学之重要性。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时代,从盘古开天地,到三皇五帝,再到伊尹周公,诸子百家,及至六个甲子前阳明先生集先贤文化精髓大成,形成致良知心学重大学说体系,相信在习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诚如白立新老师所言,未来的企业家都要成为“经济的名片、文化的使者”,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既深感幸运,又任重道远,唯有时时事事去以实际行动“自家体认”,方能悟到致良知的心法,学到致良知的功夫!

        3、而真正的良知是简单明了的,无须画蛇添足舍本求末

            在学习致良知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产生怀疑,世间学说那么多,难道一门致良知就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会不会有点以偏概全、武断妄想呢?在企业管理中,我们自以为学习了很多所谓的“知识”,制定各种条条框框,美其名曰“规则”+“人性化”,自以为找到了天理良知。这也是大多数初学者的普遍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位企业经营者在线下的分享中就提出,说自己学了致良知并无什么感觉,似乎没有体会到其有什么特别之处,认为致良知的道理人人都懂,每天要写心得体会感到有点费时耗力。当主持人问他在学习后有无任何进步时,他回答说现在开会能够准时、手机能全部收上去了,大家都会心的笑了。其实致良知不是什么奇谈阔论,“大道至简”,关键在于你是否坚持去践行,不自疑疑人,放下自己的“识见”之殇,真正做到了才是功夫。而那位企业家已经跨出了一步,这已经是好的开始。“万丈高楼平地起”,罗马不可能一天建成,只要坚持方向走下去,不屈不挠、不折不扣,就能效仿圣贤之道,成为致良知的贤士。

            “盖有谓良知不足以尽天下之理,而必假于穷索以增益之者,又以为徒致良知未必能合于天理,须以良知讲求其所谓天理者,而执之以为一定之则,然后可以率由而无弊。”,在今天的感悟中,通过胡季强总和贾跃亭的案例,可以深刻体会到致良知功夫有无之间的天壤之别!身价百亿的企业家尚且如此,又何况我们中小企业主呢?

            在这个变幻莫测、风起云涌的时代,表面上看是科技引领了时代,然而在背后真正引领的还是文化,而文化的根扎在我们的内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现实越浮躁,我们的内心越要安定,要有所学有所止,而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无疑是让心能止于至善的一剂良方。

    《与马子莘》心得感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马子莘》心得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le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