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油坊”
祝忠建
我们村有一个古老的“油坊”,座落在村东四队后面的沟边,门前有一棵大国槐树。油坊坐西向东,院内共有七孔窑洞,东边的是“伙房”,依次是存放成品油和会计室,小窑洞(拐窑,相当于套间房)是宿舍,过来是“库房”,过来是“一号梁”,紧靠的是“二号梁”,南窑是存放工具杂物。“伙房”门口有一个水窖,供生活、压油用水。
村上这个油坊专压“菜籽油”。农时“小满”前后菜籽就成熟,开始收割了,天干旱时早割几天,雨水比较多的时候晚收几天。
六七十年代,这个油坊很有“名气”,周围四邻八乡的人,都在这个油坊压油(榨油)。生产队把菜籽晒干后,先到太平岭“粮库”(粮站)完成下达的任务,尔后把剩余的菜籽交到油坊记账,再把本队的花名册提供给油坊,油坊就按照菜籽的数量,换算成“成品菜籽油”,由油坊按照生产队规定的人均分配菜油数量,结合每户人口,将每户所分配菜籽油核算到户,各家各户随时都可以取油,直到账面清零为止。
其实,那些年一直干旱,常年都在与干旱作斗争,“百日大旱”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菜籽产量不高,有些年份给国家把任务卖完后,就所剩无几了。记得有一年,我们队按人头不好分配,只好按照每户半斤分配。有的一家七八口人,半斤油,吃一年,可想而知生活多么艰苦?!
那个时候,不做商业广告,民间口口相传,一传十十传百,随着油坊知名度不断扩散,七十年代县城以南也有不少大队(村庄)舍近求远来压油,换油。
油坊收来菜籽后,必须再次倒在院子晾晒,一定要把菜籽晒干,保证库存不变质。每到下午,把晾晒干了的菜籽收堆后要进行清净。首先是过风车,把灰尘,柴草(细土,菜角)吹干净。再过筛子,把石子,料浆石(黄土层里的一种石层,没有石头坚硬),才能过秤入库。
沟底下共有三个水磨子,是解放前为开办油坊而专门修建的。水磨子位于河西岸边一个河湾处,洪水很难淹到,说是可以防止百年一遇的洪水,是否夸张我不知道,但是我听大人们说,水磨子建成到现在一直没有被淹没过。
水磨子的具体做法是,在平台地面开挖一个直径大约五、六米的竖井,深度基本上与河水在一个平面上,稍低一点,在井壁上开凿一个进水口,一个出水口,河床是坚硬的石层,需要用大锤,钢钎(錾子)一点一点打通的。据说有个进水口(涵洞)凿了七八年,仅点清油灯照亮(食用油)就用了十几老瓮菜籽油。
一根通天柱(大木柱子)下头有一个大转盘,上头连接石磨子的下扇。地面的石磨子都是固定下扇,上扇转动。而水磨子,正好相反。
需要开始磨菜籽(油坯)时,用力提起底部进水口处的导水木槽的绳子,调试好的绳扣挂在房间里的挂钩上。水正好冲击转盘,开始转动,带动石磨子同步转动。停止时,松开绳子,底部导水槽落地,水自然排出。磨子的上方悬挂一个口大底小的大漏斗,能盛装二三百斤菜籽,调好菜籽出口的“码子”,菜籽出口正好对着磨眼,正常情况下,两三个小时不需要人看,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祝忠建,阳峪乡祝家堡村人,1956年出生,1974年12月入伍,1988年转业地方工作。
原创不易,转载分享请标明出处,敬请合作。
“行走在乾县”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作者简介:刘立军,笔名乾州蕞娃,又名终南鲁人,初中语文教师,性木讷,爱文学。俯仰天地间 ,自知无所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