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阅读《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P342-252
关于维度,张奠宙老师曾经有提到过,在课题25重点拿出来讨论,可见他对这个概念的重视。
在张老师的眼里,学生学完9年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该对维度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他还列举了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关于维度的数学素养:
我们生活的现实空间是三维空间。
·相对论认为我们生活在四维时空里。
·正方体和球体等是三维空间里的立体图形,矩形和圆面是二维的平面图形,线段和圆是一维图形。
地图是用二维的平面描述三维的地理位置。
·照片和绘画是将三维的物体描绘在平面上,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效果。
·三视图是从三个特殊的方向观察物体,并用三幅平面图描述一幅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在三维空间里可以作平行移动,可以绕某一直线或某一点作旋转运动,可以关于一个平面或关于一条直线作对称。
·平面图形在某平面里有三种基本运动形式: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三维空间里的直角坐标系有三根坐标轴,二维空间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两根坐标轴。
——P343
那么在小学教学中,是否需要把维度这个概念引进呢?经过讨论,大家觉得这个概念很重要。但是这个概念作为定义在小学中出现比较不适合。可以放在小知识拓展阅读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来明确维度这个概念。
但是在教学中,老师心中一定要有维度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用张老师的提法来理解:
人人都有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感,一个图形如果只有一个方向,只有前后,就是一维的;如果有前后、有左右,或者只有两个方向,就是二维的;有三个方向就是三维的。
当然用巩子坤老师受张园老师的启发后的理解更为直观:
这样说的话倒是打开了我的一个思路——螺旋上升。我们在低段的时候就以前后、左右、上下来讲3D,到了学长度、面积和体积时,就可以稍微学术化一点了,因为一维就是长,二维就是长和宽,三维就是长、宽、高。
关于A4纸是二维还是三维的讨论,可以根据问题根据实例进行描述。作为物体的A4纸肯定是三维图形。但如果只是要把A4纸抽象地看作平面,厚度忽略不计,也就是说把A4纸当做抽象平面的现实原形,那就可以作为二维图形去看。
张老师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资源的观点值得大家关注:
要尽量取材于该年龄段儿童的生活实际,注重直观,诉诸感性,由浅入深,分散难点。但是,我们又必须坚持浅而不错、分而不碎,着眼于数学素质的养成。相应的教材设计则要避免零敲碎打、随意编排,忽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