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成长就是一瞬间的事儿……
很早很早,我就在踽踽前行的生命里听过类似的语言。平淡无奇,略显肤浅,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猎奇精深奥义哲理的青年而言,自负的不以为意确为情理中事。
成长哪儿能一蹴而就,不以为然的鄙夷,二十来岁的认知里,真理似乎就不应该是像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因为“白开水”永远无法咀嚼出华美多滋的味道。
新年的钟声即将煞尾,玩得忘乎所以的一年级儿子也在我的“父权”之下翻开书本复习。“拼音”本就是一年级语文学科最核心的教学目标,也是孩子记忆读写最为困难的知识,第一次默写儿子便把“b”和“d”的方向搞反。
第一次默写失误,儿子抬起头瘪着嘴看着我,明显带有一丝紧张,我轻描淡写勾画出错误的地方,让他再行记忆,差不多过了七八分钟,我又让他默写第二遍。
第二遍差不多耗时五分钟,后面又错了几个,譬如“iu”和“ui”。看着他忐忑的递给我默写本,我一改往日的威严,而是表扬他一开始的出错的“b”“d”这一次纠正过来,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
儿子的眼睛里突然闪过一丝感激的泪光,虽然两次默写均未能全对,换作平常也许早就挨了皮肉之苦,但我却“大方”的让他先下去玩儿一个钟头再上来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这是他在一年级上期的时候绝不可能,甚至不敢奢望的待遇。
儿子居然动情的对我说:爸爸,我想你打我“手板儿”。我些许惊诧地问道:“为什么?!”儿子眼泛泪花的回答到:“因为我没有认真写,我没有完全正确……”我一把抱住儿子的小圆头,亲吻他的额头,柔声说:“儿子,没有全对并不代表不认真,爸爸看着你记忆和书写每一个拼音,都很认真呀,甚至没有出现相同的错误,这比之你上学期是大大的进步。爸爸以身作则的教导,终于使得你小小年纪不讳败、不逃避,有过失甘愿自罚,你此番言行举止,汗颜多少自以为优秀的大人小人,你能如此比今天默写拼音全对不知让爸爸骄傲了多少倍!”
儿子一把将我抱住,露出了那招牌式的爽朗笑容,只不过这憨态可掬的笑容里隐约夹杂着一丝“长大”的羞涩。
我终于由内而外体会了什么叫“有时候,成长就是一瞬间的事儿……”在一个孩子还没有形成是非观、价值观的时候,大人强而有力的引导一定要占据主流。植入干净的、光明的、勇敢的、坚定的;避免腌臜的、阴暗的、猥琐的、软弱的。
有人管这叫“先紧后松”的教育理念,其实并不正确,这只是一种近乎粗浅的理解,因为教育成长,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松紧”来调节自身的心态,继而帮助自己更为出色的完成阶段性任务,不存在绝对的“先后顺序”。
有时候,成长就是一瞬间的事儿……
不只是孩童!
大年初三,晚上请亲友欢聚一堂,热热闹闹吃一顿团圆饭似乎成了我的既定节目。就在酒足饭饱,谈资渐稀之际,刘叔隔着可坐二十几人的大圆桌隔空问我:“今天是不是就到这里?”我夹了一口菜,看了看酒杯里的黄酒,态度谦和的答了一句:“刘叔,我酒还剩半盏,您稍待!”
又过了一阵,大家倡议酒未完全之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那么今天的宴会就宣布结束,我服从的端起酒杯,站起身来,一饮而尽,干脆利落,滴酒不剩,正当所有人正在收拾行装准备转身离场时,一句“且慢”脱口而出,“我有一句话要讲,不讲我憋在心理难受。”随即望向对面“上席”列坐其次的二爸、爸爸、姑爷、姑姑,“在座的长辈不得打断我接下来的一番话……”
我端起酒杯站起身来,面向我的亲表哥:“哥哥,我结婚那天你为什么没有来?”
此语一出,噤若寒蝉,热闹的氛围似乎须臾之间凝固了。“我扪心自问,我当兄弟的没有得罪与你。结婚之前,我对众家异性兄弟言道:‘我家别人不来,我兄长必来’,于是乎我请柬还没有来得及写,拍了第一张图片就发给了哥哥,犹如石沉大海,毫无回音。如果说当时没有看到,后面我朋友圈也好,什么其他也好,说不知道实在说不过去。你这个做法就是不对的……”
“方才哥哥你都下席了,为啥子我非要敬你一杯酒,在你万般表示已饮酒过量不愿再饮我仍然近乎执着要与你喝下这杯酒,因为我一生就一次的喜酒你没有喝,今天我来让你喝了。这件事情你一直没有主动提起,我今天不识抬举提了,为什么?因为我在意这段血脉亲情,毕竟我就一个姑姑,你也没有多的舅舅。2024新的纪元新的开始,众人为证,从此以后,喻某人决再不提及此事,干了!!!”
然后一一望向在座的姑姑、姑爷、爸爸、二爸,“今天我说的对不?”四位至亲长辈无一摇头,有些木讷但又无法辩驳地点了点头,深思熟虑后还“嗯”了一声以示回应。
言罢,我满满一杯黄酒猛然下腹,随即表示要与嫂子满饮一杯,嫂子开车无法饮酒,我没有丝毫介意,满饮一杯拂袖而去。
有时候,成长就是一瞬间的事儿……
我一生重情重义,我和表哥虽然间隔八岁,但生日之差一天,我农历五月十九,他农历五月十八,在我买房的时候困难重重,哥哥连续助我两次,虽然我嘴上不说,难道我心没有算数?外面的朋友与我非亲非故,在我危难之时慷慨解囊,这样的恩情难免要让我以“歌功颂德”的方式予以我的感恩之心,而自己的一家人,亲兄弟,我除了铭记在心还有就是实际行动。
譬如我让我侄儿来我这边学习,譬如我对姑姑、姑爷的态度,两位长辈满六十我提前近一个月埋头苦书赵孟頫泥金《孝经》,装裱好车身都差点装不下,想尽办法运回老家,送了一千礼金,虽然不多,一片恭谨孝心细水长流。姑姑和姑爷两个人前后脚生辰,但是他们只做一次“酒”,我又给姑姑生日当天发了五百红包,姑姑坚决没有收取,不管有没有收,我一片敬爱之心天日可鉴。
我喻某人大婚之日,我是要收你千儿八百块钱的人吗?值得如此置若罔闻,噤若寒蝉?于情于理,孰是孰非,应该自省。如果是陌生人,如果是普通朋友,如果是点头之交泛泛之辈,我喻某人多记一秒多说半句便是自甘堕落,自我下贱,但我们是血浓于水,血脉亲情啊……
我这个人有一个缺点,是不吐不快;我这个人又有一个优点,只对生命中必然会停留驻足的重要者敞开心扉,我不高兴你绝不会阴暗中不高兴你,要让你真真切切、彻彻底底知道我不高兴在哪里,我要不要资格让你知道我不高兴,单凭“血脉亲情”四字,走遍天下也无人敢说一个“不”字。
我为什么那天晚上执意要和我嫂子单独喝一杯,古人云“妻贤夫祸远”,为妻者,夫虑不足,妻当何为?劝善、劝和、劝思、劝退、劝仁、劝义……我知兄嫂家里买了二房,侄儿也在读书,辅导班兴趣班,费用繁重。但只要当时二位大驾光临,哪怕是投来一个真挚而祝福的笑容,我喻某人岂是那种斤斤计较财货的小男人?我自己的亲侄儿上任何科目莫非还要收取一分钱?
但我喻某人向来言出如山,我既然当着包括刘叔、恩师、舅舅等七位尊长,以及胥、彭、杨诸位贤达胜友,言之凿凿,掷地有声,说了从今往后不再提及此事,必当谨守誓言,三缄其口。
新的开始,新的把握,新的走向。至于怎么走,道不在我,在兄嫂,在后人。
有时候,成长就是一瞬间的事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