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三笑集
《论语》每日一读201

《论语》每日一读201

作者: 朱红东 | 来源:发表于2021-01-02 08:39 被阅读0次

《论语》泰伯篇第八16

【原文】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大意】孔子说:“一个人貌似狂放却内心不直爽,无知幼稚而不厚道真诚,浅薄空洞、若存若亡,却听不进古圣先哲的学问,这种人我真不知道应该拿他怎么办?”

【一点启示】豪迈狂放之人一般直率,无知者通常谨慎朴实,胆小者往往诚信,这是常态。所以狂妄者干脆率直大家好谅解,既狂妄自大,不率真实在不敢恭维;无知的人对大家恭顺一些,大家还愿意帮助他。若是无知又不能谨慎,就不好与人相处;外表诚恳,最好内外合一,讲求信用,一般不容易上当。外表憨厚,做事却无信用,大家不相他,上当受骗,怨不得别人。自己内外一致,持续精进,努力向善,别人才乐于相处。

【浅谈】

(1)这里指出三种学习中不好现象,对照检查一下自己即可,也没什么大不了,在某个阶段人人可能都会有,所以不要从此贴上标签,否定自我。

(2)狂而不直,狂放不羁,勇敢,敢打敢闯,却不直,说完不在乎、不兑现,这是假狂放,不敢担责,溜了。可耻!

(3)侗而不愿,侗,老实巴交,憨厚朴实的状态,却内心不厚道,老实是装的,内外不一。可悲!

(4)悾悾而不信,无知无能,学识空空洞洞,却听不进好的东西,闻道大笑之,自以为是,不信古圣先贤的教诲和别人善意的提醒。可怜!

(5)缺点一定是相辅相成,而优点往往相得益彰。谦虚必好学,无知自大必浅薄;好学不争必合群,自大狂妄人厌之;合群友爱必仁厚,狂妄狡诈必走投无路。

(6)这也是最可怜可气的三类人,表面狂放却内心胆怯不正直,弯弯绕多;本来愚笨无知,却自以为是,不想提高,不愿学习;没什么本事,却想骗人。教育的无奈,孔子的感慨,今天依然有。

(7)对照检查自己,不怕有缺点,只怕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不下决心改正。甚至缺点加缺点,变成自己致命的弱点,带自己一路狂奔,殆矣!

(8)时时对照提醒自己,从一个小白做起,虚而不盈,有信、有诚、有谦卑、乐善好学,大道之行,虽远必达。

相关文章

  • 《论语》每日一读201

    《论语》泰伯篇第八16 【原文】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大意】孔子说:“一个人貌...

  • 一读一思:学会思考,才拥有智慧

    [咖啡]【每日一读一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孔子 解读: 昨天到某校参加技能...

  • 《论语》每日一读23

    《论语·为政篇》7 【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大意】...

  • 《论语》每日一读24

    《论语·为政篇》8 【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大意】子夏问...

  • 《论语》每日一读25

    《论语·为政篇》9 【原文】子曰:“吾与回言终曰,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大意】孔子说:“...

  • 《论语》每日一读26

    《论语·为政篇》10 【原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庾哉?人焉廋哉?” 【大意】孔子说:“先看...

  • 《论语》每日一读16

    《论语·学而篇》16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大意】不要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不了解...

  • 《论语》每日一读27

    《论语·为政篇》11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大意】孔子说:“温习以前所学,才能体悟出新的道理,...

  • 《论语》每日一读28

    《论语·为政篇》12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大意】孔子说:“有才德的君子不像一般器物只有一种用途。” 【一点...

  • 《论语》每日一读35

    《论语·为政篇》19 【原文】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每日一读2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te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