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以州来划分地区,虽然现在这种方式不存在了,但还是留下了许多时代的印记,现在有很多地方的地名仍然还带有“州”字。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就有很多:广州、温州、福州、泉州、徐州、兖州、沧州、锦州等等。那么台州也是其中之一。
风俗这东西(台州篇)台州的方言是来自古代吴国的语言,跟普通话是百分之八九十不一样。
来介绍一下在一个外地人眼中的台州吧。
隔壁邻居嫁女儿,依照这里的风俗,女方家酒席办在中午,男方家酒席办在同天的下午及晚上。男方接亲队伍要在午饭前赶到女方家,新郎新娘在酒席上一起敬酒给女方的亲朋,之后,女方就要带着娘家备的嫁妆随新郎前往男方家里。嫁妆里棉被是必备的,还有杂七杂八,邻居家的是一辆十六万的轿车。在这里,貌似都很富足。之前我看到一份嫁妆是辆宝马车,还有一份是二十多万的车。
当新郎新娘抵达男方家里的时候,鞭炮打起,礼花放起,拜堂仪式也随之开始。大概要拜个把个钟头,来的客人都送上红包,父辈的朋友红包就送到父亲手里,新郎的朋友则送到新郎本人那里。通常父亲会穿一件口袋很大的衣服或者背个挎包,用途就是来装红包。红包金额普遍在1280元以上,金额的尾数都务必是80。客人红包送出的时候,都会收到一包中华牌香烟。
当客人基本到齐时候,拜堂仪式也已接近尾声。请来烧菜的师傅,在他们自己搭建的棚子底下, 为各餐桌已经摆好了冷菜,客人可以入席了。随后热菜会相继端上来。席间,主人会为客人发喜糖,然后每人一包中华,一袋喜糖(里面含红色蛋皮的鸡蛋,方糕和各类零食),还会为年长者退红包送礼物(礼物一般会是床上四件套,棉被之类)
席闭的时候,天黑起来,开始放礼花。客人也开始慢慢离去。这个时候送喜糖时间开始,会有很多陌生人带着自家的小孩来主人家讨喜糖吃,主人会把早早准备好的喜糖送给这些人。
最后就是闹洞房了,这样这样的结婚仪式就算完成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结婚仪式可能发生在登记结婚后的几年,结婚的新人可能带着孩子参加自己的婚礼。
这是结婚的风俗,丧葬的风俗也是很隆重的。会在挑好的良辰吉日送葬,亲朋好友会送来花圈,并参加送葬队伍,车队,乐队都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些人家会请寺院里的和尚来念经超度,佛教在这里非常盛行,每隔三五百米都会有寺院,无论是大山还是小山,每座山也都会有寺院。偶然在路上,你也会碰见逛街的和尚。
风俗这东西(台州篇)这里还有很多少见的节日:七月半啊,就是农历的七月十五,也就是鬼节,各家各户都要准备好满满一桌子酒菜来祭拜,这个活动不一定要在七月十五当天举行,可以在七月的任意一个好日子。与此相似的节日,就是冬至了,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里的中秋节,也不象我们通常那样要吃月饼,而是食饼桶(用年糕做成的饼状的皮,里面放上肉啊,豆芽菜,土豆丝,豆腐干,煎鸡蛋等等,随自己喜欢选菜放进入。)这里年糕非常受欢迎,过年的时候就会有成群的人去磨坊做年糕,过年吃年糕是这里的风俗。平时每天清晨也会有“滚烫糕,滚烫糕”的叫卖声。这里的过年也不象我们北方那样从除夕那天开始,真正的新年从初一开始,初一大人小孩才穿新衣带新帽。
这里有很重的土豪气息。可能源于这个缘故,很多人都认为读书没用,所以沾沾自喜,自鸣得意的感觉尤为强烈。
这只是我一个外地人所见所感,与具体事件具体情节有关,很难做到百分百客观公道,见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