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国学与传统文化巢湖文海
李白:没有归来,依然少年(三)

李白:没有归来,依然少年(三)

作者: 孟婆的碗不空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06:32 被阅读286次
李白的上阳台帖

三、名师风流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这两句话出自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经常会听到人们用它来夸人或者自夸,比如《红楼梦》里的史湘云,在芦雪庵大口吃着鹿肉的时候,就曾经这样以名士自诩,来回复林黛玉对她的嘲谑。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算作“名士”呢?

魏晋的名士王孝伯给了我们一个这样的答案:

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我对他这句话的理解是,名士不一定要有奇才,但第一要无事,无事则无束缚,要知道自由可是名士最要紧的东西;其二能痛饮酒,能痛饮酒的人必定是率性自然、潇洒快意之人,这率性潇洒当是名士必不可少的格调;其三能熟读《离骚》,《离骚》乃屈子一腔忠诚之作,热情奔放,光明纯洁,熟读《离骚》就是传承他的浩然正气,这光明正大是名士不可动摇的根基。

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自由无拘,率性疏狂,正大光明这三个条件都具备,那么他就可以称得上是名士。

近代的闻一多先生就曾经大声地吟哦“痛饮酒,熟读《离骚》”这句话,他内心也向往着这样的名士胸襟。据传他曾经伴着天上的明月,给自己的学生讲课,月光下的他汩汩滔滔,才思奔涌,一堂课不经意就上成了澎湃的大江。

也正是因为他具备这样自由的精神,率真的性情,光明的气质,所以才有了他“最后一次讲演”的冲天一怒。他是英雄,即使黑云压城也能保持自己的本色不改;他当然更是名士,海雨天风也不能熄灭他内心熊熊的烈火。所谓的名士的“自”风流,其实就是这样,无论万千阻挡,我也决不投降,永远有“自”,永远是“我”!

这样的风流,闻一多先生有,嵇康有,阮籍有,更早的“凤歌过孔丘”的楚狂有。而我们的李白承前启后。他脱口而出的“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同屈子的“伏清白以死直”千古同调。一直以来都是士子们藐视权贵保持自我的坐标。年轻的毛泽东“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发声,应当也是承继了这样的名士传统。

“原谅我这一生疯狂不羁爱自由。”黄家驹在歌中唱道,而名士们对自由的热爱就是这样超越一切。不自由,毋宁死!“心为形役”是他们最不可忍受的事。因此如果说李白的名士风流,那么就应该从他热爱自由的天性开始。

“……又昔与逸人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因举二以有道,并不起。此白养高忘机,不屈之迹也。”

《上安州裴长史书》中的这段文字,记录了一段他真实的隐士生活。

爱自由的他曾经和隐士东严子一起隐居在岷山之南,数年巢居深山,不肯涉足城市。在山林中他与禽鸟为友,彼此相亲到可以在掌中给鸟喂食的程度。广汉太守听说此事,忍不住啧啧称奇,在亲眼见到这一幕后,为他们的悠然忘机超尘拔俗而心折,于是向朝廷郑重举荐了他。

在大唐走终南捷径,借隐居博名来谋求出仕的大有人在,而且这已经形成一种风尚。可是李白的寻仙问道却不是这样的作秀,他很随意地就拒绝了这样的出仕机会,选择在山中继续优游。

作为贺知章口中的“谪仙”,李白不仅生来的俊朗帅气,“眸子炯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蕴藉”(魏万《李翰林集序》),而且天生就有仙人飘逸出尘的气质。“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两句诗,对他而言并不是一句空话,游览名山,交游隐逸,一直以来都是他的乐趣所在。

寻仙问道和建功立业,一出世,一入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在他的身上却并行不悖。他虽然希望有人举荐自己,自己就可以借此大展宏图。但那也要有个前提,就是正巧自己也有出山之志。现在他陶然此中,悠然忘机,功业就对他没有一点吸引力。委屈自己的意愿来做官?那可不是潇洒的李白做出来的事。

在他的《赠孟浩然》一诗里,他曾热情地礼赞大诗人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之所以这样,除了是仰慕孟浩然的才情,据说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新唐书》记载,孟浩然有一次和友人狂欢,竟因为酒醉错过了和要举荐自己的韩朝宗的重要约会。韩朝宗因此大怒,自此再不理会孟浩然,而孟浩然却也洒脱得很,他“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在月下花前痛饮酒淡功名,全不介意。这样的“风流”恰好和李白心性相投,他喜欢的就是这样的率性自由。

其实拒绝举荐,对李白来说还真不是最任性肆意的事,他如果疏狂起来,连皇帝的命令都不会放在心上。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就这样说李白。他斗酒饮尽,除了诗情大发,诗如黄河奔流而不可止,甚至天子的传旨他都可以视若不见。醉意朦胧中兀自喃喃,自称酒中神仙,要在酒家长醉不起,不肯上船前去面圣。

以杜甫的个性推断,这样的事绝不可能是杜撰,一定是真实的存在,甚至在当时可能就已经广为流传,成为佳话。倜傥风流的名士李白,不只是“平交王侯”,对堂堂天子他也是不肯假以辞色,一直真率到底。

在世俗看来这是多么不守规矩啊,但规规矩矩地生活从来就不是他们的追求,他们要的只是陶渊明那样“曷不委心任去留”的潇洒快意。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多年以后,他回忆起在长安的生活,忍不住这样骄傲地和别人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风流,才有了他后来的不容于朝廷,被赐金还山。但他和孟浩然一样,全无后悔。“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傲岸高贵的他从来就不是小鸟可以依人鸣啾。他是自由豪纵的大鹏,自然这小小的朝廷就容不下他尽情翱翔的双翅。

在《新唐书》里还有这样的记载: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唐书里说的是唐玄宗爱重李白的诗才,曾赐食李白,亲为调羹,有一次他急欲李白为乐作歌,就速招李白进宫,而喝了酒的李白却越发纵意,竟开始恶搞当时炙手可热的高力士,让其为自己脱靴……

类似的情节在民间也流传甚广,小时候和家人去外村听戏,就听过“李白乘醉答番书”这一出,戏里的李白令皇帝亲手调羹,龙巾拭吐,还让贵妃研墨,力士脱靴,他尽情地戏弄这些权力金字塔上的塔尖人物,待戏弄够了,才乘兴写了一封番文的书信扬我大唐的赫赫国威。

这些故事据史家的相关考证,实是后人的以讹传讹,且不说贵妃是否亲自为其研墨,单单高力士为其脱靴一事就不可信。其时高力士已身居高位,这一类的服侍,即使是对皇帝也无需再亲力亲为。王子公主见了他,也是要尊称一句“阿翁”的。李白再疏狂不羁,也不会无聊至此,无事生非。

但后世的人却对此深信不疑。而且认为这样的事只有李白才可以做的出。

几百年后北宋的另一位翰林学士苏轼这样评价李白:“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才高如苏轼,也仰视李白这样的光华。恐怕也真的只有李白,才能做到这样,什么皇权巍巍,什么王侯煊赫,他是真的全不放在眼里。论心头的分量,他们未必比得上桃花潭的汪伦,五松山下的荀媪。

可见,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朝堂,李白的名士风范已经深入人心。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在杜甫的《七绝·赠李白》里,我们的诗仙,酒仙,剑仙李白就是这样快意放纵。终其一生,他有指点江山的意气,有笑傲江湖的任侠,有求仙问道的超然,有蔑视权贵的风骨。

我们爱这样的李白,因为爱他,我们甚至给他安排了一个浪漫的神话终结,喝醉了的他,看着水里的明月那样皎洁美好,忍不住童心萌动,要去捞起来擎在手里,照亮人间。

而从此他就成了天上的月亮,一直闪亮在我们的心上。

这就是我们的李白,书生李白,侠客李白,名士李白,青春飞扬的李白。

我们说他不曾归来,因为他从没有离开。

我们说他一直少年,因为他永不会老去。

即使有一天,白雪飘在我们的鬓角,而他在我们的记忆里还是青春的模样!

相关文章

  • 李白:没有归来,依然少年(三)

    三、名师风流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这两句话出自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经常会听到人们用它来夸人或者自...

  • 李白:没有归来,依然少年(二)

    二、侠客心胸 我虽然不玩游戏,但却知道我们的李白在2016年就已经出现在王者荣耀的手游里。而且一经推出,就得到玩家...

  • 李白:没有归来,依然少年(一)

    他是诗家天子。 在中国诗歌史上,他是顶峰之上的顶峰,就像他诗中天姥山的样子——“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 归来依然少年

    归来依旧少年 没走样的身材,没后移的发际线,没有手串的手腕 这些都证明着我和油腻还有着距离。 眼角的鱼尾纹,变差的...

  • 李白:归来仍是少年

  • 2017-07-08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依然少年

  • 《少年的你》:归来依然少年

    最佳新演员 最佳女主角 最佳电影 最佳导演 最佳编剧 最佳服装设计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最佳摄影 小时候,梦想很大,...

  • 愿:

    时光经年,笑容依然如初;沧海桑田,归来仍是少年!

  • 少年远行 归来依然深爱

    只身在外,经常想念家里的饭菜,心血来潮时,还会自己做。大多时候,做出来的饭色香味全无,偶尔做成功一回,味道也大不如...

  • 回忆杀- 归来依然少年

    8.18,翻开了大妈的微博,被她发的定位“三大”撩拨的心思翻涌,一波波回忆泛滥开来,很想甩下手头上的事不顾一切奔回...

网友评论

  • 凡心尘语:写得好!
    孟婆的碗不空:@凡心尘语 有的时候来不及及时回复,就放下了,感谢有你!
  • 夕雅y:欣赏🤗🎈🌙🌙🌙
    孟婆的碗不空:@夕雅y 欢迎来访!🍹😊
  • 20339e047695:于夜欣赏,问好!😀
    20339e047695:@海夜听风 :smiley:
    孟婆的碗不空:@银狐帝国 凌晨问候!🍹😊
  • 马到成功程雨烟:银狐帝国诏令风行者小空决穆陵河堤水淹敌军,风行者小空意欲借皇上的手除掉农夫,故意令情爱千秋去决河堤。情爱千秋怕担千秋骂名,将此事告知农夫,农夫带兵前往阻止决河堤。农夫上疏:此事若行,不知将有多少百姓被淹死,请陛下收回成命。若能救一方百姓,臣死而无憾。银狐帝国亲到河堤,怒道:“农夫,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误朕军机。象你这样心慈手软,怎么统兵打仗?如果强攻穆陵河,将有多少将士白白送命?”情爱千秋道:“臣也不愿担这千秋骂名,无力阻止,故而通告农夫,是生是死,听凭皇上处置。”银狐帝国怒道:“历史上有多少决河堤水淹敌军的事例,哪有留千秋骂名的?你们俩若攻不下穆陵河,提头来见。”小狐仙道:“其实根本就不用决河堤,只要令一些士兵假扮成难民趁夜偷渡河,四处散布假消息,只说是河堤已决,不知淹死了多少百姓,大水马上就会汹涌而至,乱敌军心,鼓动百姓赶紧逃难。又散布假消息,说大军误以为河堤以决,将士各自逃难去了,守决堤将士必然惊惧逃亡。陛下就可乘胜追击了。”银狐帝国依计而行,攻下穆陵河。
    马到成功程雨烟:@海夜听风 他之所以会封杀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在他面前说我这样乱写会坏他的名声,三人市虎,一个人这样说他不会信,说的人多了他怎能不信?什么样的感情经得住流言的考验?很多人可以共生死、可以共患难,唯独怕坏了名声。自古以来帝王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哪个帝王会因此坏了名声?狐宝宝写他只立了一个皇后,哪有坏他名声的恶意?狐宝宝冤不冤啊?我只感到痛心。狐宝宝喜欢乱写,和狐宝宝相处都会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吧?

    狐宝宝和耕农哥农夫词《如梦令》:半世凄风苦雨,浪里孤舟难渡。梦里探花郎,可愿陪侬共渡。无助,无助,只怕知音陌路。

    如果有那么一天,很多人对耕农哥说狐宝宝这样乱写会坏他的名声,耕农哥会不会不再理狐宝宝、封杀狐宝宝?
    孟婆的碗不空:@马到成功程雨烟 越来越纯熟啦!
  • 半暇:醉在现实,醒在梦里。早。
    孟婆的碗不空:@半暇 我们就在半梦半醒之间。😉🍹
  • 南窗饮风:还有国士。

本文标题:李白:没有归来,依然少年(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gk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