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8分钟家庭幸福课婚姻育儿今日看点
为啥我们这么努力的培养“优秀网瘾少年”?

为啥我们这么努力的培养“优秀网瘾少年”?

作者: 球爸小新 | 来源:发表于2016-12-26 21:26 被阅读72次

前几天,球妈的一位好朋友,带着5岁的儿子,豆豆,千里迢迢,从帝都到魔都,欢度我国第35个节气“立霾”。据她说这几天,上海迪士尼的上空飘荡着各种热情洋溢的“京片子”味儿。

昨天,我和球妈带着球球,和她两娘吃饭。席间,我客套的问了一句,“啥时候回去啊,在上海多玩几天嘛?”,谁知豆豆妈说:“我是想多呆两天,但豆豆为了幼儿园的全勤奖,非要明天就回去。”

我问豆豆,“你为什么这么想得全勤奖啊”,豆豆支支吾吾得也答不上来。只是说,“奖励,就要去争取啊。”

他这么说的同时,我脑子中突然有个感觉,我们的教育和当年球爸小时候,躲在表哥家里,三天三宿,打“仙剑奇侠传”时得感觉不是一模一样吗?不断通关,打怪,升级,获得各种宝物和奖励。刚开始玩得时候,还觉得情节吸引,画面精致(现在看,简直low爆了),但到越打到后面,情节也不管了,画面也不在意了,就想快点打通关,否则“我打这些装备有啥用啊?”,

我跟豆豆妈,也分享了我得这种体会,她说,对对对,就是你说的这种,他们幼儿园不仅有全勤奖,还有平时的小红花奖励,午休,作业,参加活动……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各种行为,都跟小红花挂钩。

我们的孩子,不就是我们千方百计培养出来的优秀网瘾少年吗?

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开始各种考试的升级过程,为了让你持续性的升级动力,学校设置了奖章系统(小红花),排名系统(分数榜),明星榜样系统(三好学生),还有进度条系统(高考倒计时),而家长也给你各种许诺,奖励,促使你打出成绩,打出水平。

当你沉迷于一种游戏中数日,而被蓦然被拉回现实中,那种感觉,就像时空转换一样,没有游戏的规则,奖励,你会不知你当下做的有什么意义。

当年球爸第一次创业开公司,那个兴奋啊,终于没有领导,打卡机,绩效考评了,心里那个翻身农奴把歌唱啊。

但没过多久,我就开始为这种自由“犯愁”了,没有人告诉你今天该做些什么,没有人告诉你这事儿做的对还是不对,没有批评,也没有鼓励,没有人给你放假,所以你就没有假期了,当一个从清晰的游戏规则,排行榜中跳出来时,你反而不知道你是谁了。

学习到底是谁的事儿,你想过吗?

不知道有没有人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孩子的事儿,还是父母的。

不客气的说,那些认为是自己的事儿,而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各种培训,各种辅导,千方百计希望孩子出人头地的家长,大多是loser,他们自己生活不如意,未来希望靠孩子改变命运,拜托,你先过好自己先。

还有一种家长,虽然承认这是孩子的事儿,但忍不住,要为孩子的50年后操心。曾经遇到一位妈妈,因为孩子在班上的体育委员落选,而担心孩子自信心受损,未来做什么事儿都容易放弃,工作不顺,家庭不和,甚至儿子未来当不上世界首富,都是因为小学没当上体育委员,这件事而导致的。

你别笑,这种神逻辑,几乎在所有的家长心里都存在。“你考试不好,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媳妇,生不出好娃……从此一生就毁了。”由此可证,“现在考不好=一生就毁了”,卧槽,人生的偶然性呢,时代的机遇呢,未来的干爹呢?而作为爸妈的你,考个试而已,需要往死里整吗?

吐槽这些,最终想说的是,

学习是孩子的事儿,把你的臭钱收起来。

如果你想毁掉孩子的一个兴趣,很简单,拼命的奖励他的这种行为。因为孩子想的,压根就跟你不一样。

比如,你孩子考了全班第一名,你很高兴,对孩子说

“儿子,成绩考的不错,爸带你去迪士尼”。

你的希望是让孩子对“考试成绩好”和“快乐”产生链接,让孩子想要快乐,就拼命学习。

但孩子的理解完全不是这样。

他首先会想“你高兴,带我去迪士尼,是因为我成绩好”,

然后会想“那么我成绩不好,你就不高兴了,就不会带我玩,甚至会惩罚我”。

孩子学习,完全是为了你高兴,以及你高兴后给他的“赏赐”。啊,多么孝顺的孩子啊,多么感天动地的情怀。

但这种对父母讨好的动机,也许得到的并不是你想要的结果。

球爸高中,是湖北省数一数二的学校,就是那种出考题,祸害全国高中生的那种。这种学校,你别觉得只有学渣才作弊,学霸一样作弊,甚至为了名次,做出更出格的事儿,据说我们学校就出过,一个学霸给另一个学霸下泻药的事儿。

有个高中学霸同学,在多年后跟我分享过,当年对于他来说,高考每丢一分,都是亏的,都觉得对不起父母。现在回头看那个时候,北大、清华、211,这些概念都是学校父母灌输给他的,我们只是为了完成他们的理想而去考这些学校,但上这些学校对我们的未来,人生到底有什么影响,好像从来没想过,就这么误打误撞的上了大学,然后毕业,然后……奖励,遮挡了我们向未来张望的视野。

培养好奇心,而不要培养求分心

如果我们不该用各种形式的表扬,来鼓励孩子学习。那父母们该做什么呢?

伦敦大学做了一项研究,表明对成功影响最显著的因素就是认知需求,什么,认知需求听不懂,好吧,“好奇心”你总该懂吧。这帮应该学霸的研究的结论也说,即使聪明的孩子也只有持续的努力,才能挖掘出自己的潜力,但如果他没有足够的好奇心,是不可能坚持下去的。

好奇心,恰恰是我们家长所忽视的一种能力。

也许你会说,我有陪孩子在大树底下数蚂蚁呀,我有跟孩子晚上数星星呀,我还努力 查百度,回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呢。

这才哪到哪啊,这些充其量只是低阶段的好奇心,在英国心理学家莱斯利的《好奇心》书中介绍,“真正的好奇心,是人们在观察周围事物、收集信息的过程里产生的提问兴趣,还会让人想进一步去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才是能激发创造力的好奇心。”

这种好奇心的培养,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那么简单。我觉得需要家长最少做到三点

1、提问比回答更重要

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就是好奇心的萌芽,你别傻呵呵跟他讲一堆科学道理,或者直接扔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的书,这些往往都不是他们想要的答案。

你要做的是给他一个好问题“是啊,这是为什么呢?”,并陪他一起去找到答案。

比如孩子问你,月亮为什么一会儿是圆的,一会儿是弯的。你可以回答他“对哦,为什么呢,那它什么时候是圆的,什么时候是弯的呢?”,这就启动了寻找答案的按钮。

2、敢放手

很多时候,孩子的好奇心,都来自爸妈看起来很危险的举动中。

之前的文章中,我也讲过这个例子。这是一位父亲亲身的分享,他孩子,有一天要求装一台电脑打游戏。爸爸虽然很犹豫,怕孩子沉迷游戏,但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后来这个孩子不仅没有沉迷游戏,还在游戏世界中认识一帮朋友,甚至还组成社团,做一些网络项目,后来还自学了3D动画编程,这可是很多成人都很难学会的技术。

孩子并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容易学会,别贸然否定他们的决定,也许美好的事情就能发生

3、肯背锅

孩子寻找答案的过程,一定不是一帆风顺,一定是各种闯祸。

爱迪生小时候在自己家阁楼作实验,差点把家都给烧了,但即使这样,他母亲还是包容他的行为,甚至凑钱给他重建实验室。

我们往往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把儿子训的跟孙子一样,但又有谁的成长是没犯错的,每一次错误都是往真理前进了一步,但如果父母肯对自己孩子说,“没事儿,大胆去做把,出了啥篓子,还有你爹妈给你背锅”。

我想,这个孩子,一定会幸福很多吧。

相关文章

  • 为啥我们这么努力的培养“优秀网瘾少年”?

    前几天,球妈的一位好朋友,带着5岁的儿子,豆豆,千里迢迢,从帝都到魔都,欢度我国第35个节气“立霾”。据她说这几天...

  • 网络成瘾真的是自己的问题吗?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20)》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9.7...

  • 巴菲特选股10招-心中无股(第469期)

    ​1、看的不同,不看股价 少年有网瘾,股民有股瘾。 网瘾少年总想上网,股民总想看行情。谁也别笑话谁。 以所不欲,勿...

  • 网瘾少年

    当今社会,只要是星期天上网吧一看青少年都是在打游戏的。 什么撸呀撸,吃鸡,cf玩这些的比比皆是。 本来怀着闲着没事...

  • 网瘾少年

    网瘾在很多年前是一种需要被治疗的疾病。可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家好像越来越觉得玩游戏没关系,可是青少年玩游戏一不小心...

  • 网瘾少年

    这是一位14岁男生小林的画。小林是家中的独子,165cm左右的个子,蓝色的运动装,中长的头发有些乱,好像好久没有理...

  • 网瘾少年

    今天我刚吃完午饭下楼时发现我的朋友正在楼道里联网,我说:“喂,陈小鹏,你除了玩手机其他什么都不会了吗?”楼道里还...

  • 网瘾少年

    柔和的阳光,从窗外洒到了咨询室的桌子上,巧儿还在跟我学习着昨天的那个治疗方案的时候,正好又有顾客来了。 我看了看这...

  • 网瘾少年

    我一直有网瘾,就像吸毒者。 直到现在大一的我,还是会经常跟高中的兄弟通宵打DOTA。 我们称之为信仰。 因为这个游...

  • 网瘾少年

    “瘾”是用来形容人有特别深的不良癖好,也用来指某人对某事物特别的痴迷。总有一些人对某一事物成瘾。而阿K就是一个对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啥我们这么努力的培养“优秀网瘾少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cs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