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一次的武汉和读过的几本方方

作者: 一袍风 | 来源:发表于2016-09-23 21:33 被阅读372次

小时候的民主路冇得那多人

外地人为了看大桥才来到汉阳门

汉阳门的轮渡可以坐船去汉口

汉阳门的花园

属于我们这些住家的人

冬天腊梅花

夏天石榴花

晴天都是人

雨天都是伢

冬天腊梅花

夏天石榴花

过路的看风景

住家的卖清茶

……

偶然间在手机自带的音乐播放器里,发现了这首《汉阳门花园》,当调子一起的时候,我就决定要单曲循环,直到室友不经意间哼出那句“冬天腊梅花……”

而今已经不需要播放器,这首歌就会在我脑海里一遍遍盘旋。

它不愧是一首民谣地图,让我一下子想到了那座只匆匆去过一次的城市——武汉。

然而,除此之外,听着这首歌,我还想到了一个人,方方。

01  那个匆匆而过的城市

说起武汉,其实我对它的第一印象并不好。

其一,因为我唯一一次去那儿,目的是为了考试,一个并不能让人轻松应对的出行目标,附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上,结果可想而知。

其二,许是正赶上城市大换装,到处都是施工现场,尤其是当我们领到准考证后,奔赴考场附近旅店的路上,行驶了将近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似乎没有上过平坦的马路。

其三,对于一个挑食兼伪环保主义者,没吃到正宗的武汉热干面与辣鸭脖也就罢了,就餐的小店里,碗盘筷子,竟都是一次性的,着实令人提不起饮食欲望。

其四,因为当时还是个穷学生,自然没有闲钱登上黄鹤楼,遥望日暮乡关,也没有闲时踏上古琴台,寻觅雅乐知音,也就难免心生遗憾,更添愁绪。

所以,踏上离城的列车时,我大舒了一口气,暗自发誓以后再也不来这座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一次性城市了。

不过,誓言这玩意儿,现今好像没有几个人会真正信守,男人不例外,女人亦如是。

尤其是当我偶然读到了方方,读到了她笔下的汉口,见识了她笔下的女扁担。

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打破誓言,但心底里却有种渴望蠢蠢欲动,开始为下一次启程打点行囊,想去看看那些有故事的市井街巷,瞧瞧那些有经历的汉口女人。

02 那些偶然窥见的方方

发现方方,应该是从武汉归来。

考试既已结束,无论等待结果的内心是如何忐忑,总要找些事情来稍微放肆一下,让之前紧绷的神经舒缓一些,便在随园西山图书馆的书架间游走。

我这人看书杂,也没有目的性,所以一般不使用图书馆的检索系统,而是在一架架书堆里慢慢溜达,往往一站就是半天。

虽然,找书的过程耗力费时,但最终捧回来的那几本,总会让人眼前一亮,大呼过瘾。

而方方,就是被我这样捧回来的。

第一本是《万箭穿心》。

看名字,让我想到了《杨门女将》里张智尧饰演的杨宗保,在天门阵里被万箭穿心的那一幕,着实让我心疼了一阵子。

不过方方的这本和杨家将一点关系也没有,这是一本当代的世相书,烟火气十足,汗臭味十足,血腥气也十足。

一个三江交汇的火炉城市——武汉,造就了一位泼辣爽直的坚强女性——李宝莉。一段爱与恨交缠的世俗生活,缘起于一座“万箭穿心”风水格局的楼房。

有人说这是一本女版《活着》,我没有如此联想过,只知道读《活着》的全程,我是沉重的,而读《万箭穿心》,我会在诙谐戏谑的桥段中苦笑,也会在故作潇洒的情节里落泪。

我第一次在一本小说里看到一位生动丰满的女性形象,在历经生活的残薄与命运的惨痛后,那位用肩膀扛起生活的女扁担依旧会想,“人生是自己的,不管是儿孙满堂还是孤家寡人,我总得要走完它”。

而今写到这,我又想到了《山河故人》里的那句台词——“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以及片尾——年逾五十的涛包着饺子,仿佛听到儿子的呼唤,她走到一处荒凉废弃的空地,跳起年轻时代的迪斯科。

“一个人能做事会做事爱做事,是她的运气,一个人总能被家里人喜欢和欢迎,是她的福气。”

“一个人跟自己的天性别着来,是天下最苦的事。因为那份苦,苦的是心。”

“所谓生活,想要过瘾,大概就当是这样的,有声有色,有苦有乐,有悲有欢,有泪有笑。”

翻开当年的读书笔记,看着这几句摘抄,总觉得嚼着嘉云糖的嘴里依旧有苦味。

第二本是《水在时间之下》。

故事依旧发生在市井、泼辣而真实的武汉,从汉口城里一条小巷开始,从一位卖茶叶蛋的老妪开始。

当年汉剧中光芒万丈的名角“水上灯”,后来如日中天时自动消失的女人“水滴”,最终,在时光流转中氤氲成街角墙基上的斑驳青苔。

几十年的光阴里,爱与恨,罪与罚,舍与得,安定富足与颠沛流离,人性的光明与阴暗,生活的矛盾与苦楚,被一点一点剖开来,赤裸裸,坦荡荡。

水至柔,其动也刚。但是,相较而言,这世上最柔软也最无情的利刃却是时间。

“时间能将一切雄伟坚硬的东西消解和风化。脆弱的人心只需时间之手轻轻一弹,天大的誓言瞬间成为粉末,连风都不需要,便四散得无影无踪。”

所以,你可以说这世上,最是时间残酷无情。然而,你也不得不承认,时间有时也是药。

“它以流逝的方式抚慰你,让你在不痛不痒不知不觉中慢慢恢复神智。它让紧张变得平缓,让痛苦逐渐递减。”

同样因为时间,我早已淡忘了这故事中的一些人物角色与具体情节,这让我没法把那些应当重要的信息分享给你,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曾在这一场人生的缩影里,尝过心苦的滋味,品过杂陈的命运,叹息过一些万箭穿心的错过,感慨过一些肝肠寸断的放下,于我而言,不就已经足够了么?

我知道,“扛住人生的复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也知道,“有时候,命运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

我还知道,“生活就是这样子。热闹着伤感着寂寞着疼痛着朝前走。秋天又如期而至。”

第三、四、五本是《惟妙惟肖的爱情》《风景》《桃花灿烂》。

这几本书里的故事,我是真想不起来了,请原谅我读书太过不求甚解,凡事浅尝辄止,毕竟我只把这事儿当做是私人化的生长途径,少了功利,才多乐趣。

不过,我敢确定的是,这几本书,读来并不乏味,否则当年那么心浮气躁的我必定是读不下去的,也更不会在笔记本上留下书名与摘抄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我的微信名字里那个“旸”字,便是从这书里认识的,其为日出之意,颇得我这棵向日葵的心。

另外,也是在这书里,我识得了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之外的另一首张养浩:

“弄世界机关识破,叩天门意气消磨,人潦倒青山慢嵯峨,前面有千古远,后头有万年多,量半炊时成得甚么?”

通过这【中吕】朱履曲,越发觉得元散曲美妙,也越发觉得古诗文的魅力难挡,韵味无穷。

所以呢,若你有空,若你心闲,不妨读读方方笔下的这些情事,他们没有摸头抚脸杀,也没有迷妹痴汉脸,但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反而挠心。

PS:

最近想到这,不禁又翻了翻过去的笔记,发现读的第一本方方,原来是《行为艺术》,而她的长篇《乌泥湖年谱》与《武昌城》也开始引诱我,也许再见武汉之时,我能读完。

相关文章

  • 我去过一次的武汉和读过的几本方方

    小时候的民主路冇得那多人外地人为了看大桥才来到汉阳门汉阳门的轮渡可以坐船去汉口汉阳门的花园属于我们这些住家的人冬天...

  • 武汉方方和武汉老奶奶

    武汉方方她把和平时间应该做的事情,在需要鼓舞士气的时间不该做的事情,心灵扭曲的做了,并且她是体制利益的受益者!按战...

  • 江城——我们曾经约定一起去的地方

    上期给大家分享了我的第三故乡——合肥。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武汉的经历。我去过武汉两次。 一次在武汉待了一夜...

  • 雅俗不共存

    很多人读过几本书,去过几个地方,就总会卖弄一下这句话,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总会藏在你的气质里。附庸风雅我觉得是没有错...

  • 方方武汉日记

    不知道我的微博还能不能发出来。前一阵,因为反对年轻人街头集体爆粗口,导致微博被封(我现在仍然坚持我的观点:就...

  • 一些想法

    曾去过几次海边 胸怀却未有多么宽广。 曾读过几本书, 学识却不曾增长。 曾走过一些城市和山水, 却疑惑壮美的景观是...

  • 邻家大妈方方和女作家六六

    一、邻家大妈—方方 这次疫情期间,身处疫情中心—武汉的方方,写下了毁誉参半的《武汉日记》,我也看了她的日记,文章中...

  • 囤书

    今天网上有活动,我买了十几本书,坐等收货。以前上学的时候从没去过图书馆,所以没读过多少书的我觉得自己应该好好补补。...

  • 方方,你在为谁讲话?

    这些日子,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湖北武汉的小老太作家方方,写了一篇《方方日记》,她竟然为了出名和赚钱,不惜舔着在武汉疫...

  • 推荐几本2016年我读过的书

    不免俗地在岁末年初做一次年度总结,首先是梳理了2016年读过的书,挑选出一部分自己觉得不错的书目分享给朋友们。 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去过一次的武汉和读过的几本方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pt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