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有一个朋友,高中整个整个学期的睡觉,上了大学更是经常逃课,毕业论文都懒到去网上买,完全一个学渣人设。
奇怪的是,她就算整学期睡觉,期末考试总能前三名;能逃的课都逃了,考试却从未挂科,还拿过好几次奖学金;毕业论文因为买的质量太差,她自己重写后却拿到优秀。
说她作弊的有,说她运气好的有,说她靠关系的有,说她聪明的也有。无论听见什么,她都微笑不语。
前两天我们相约在西溪河边聊天,回忆青春,聊起了这些事。她哈哈大笑,“原来你好奇了这么久啊,安啦,我没做过弊更没靠过关系,真的都是自己做的。”
我开始闪星星眼,“学霸,求指教。”
她连连挥手,“我可当不起学霸,最多是一个比较善于学习的学渣。我虽然上课睡觉,做作业之前,都会看一次书再认真做,不抄袭任何人;
课我是逃了,可你没看见考试前我通宵复习;毕业论文那个就不说了,我的懒没偷到,看了三天的专业书,写了一天一夜啊。忧伤……”
我挥舞起我的小拳头,“这还不是学霸?谁能这么短时间学会这么多东西?你这又学东西又偷到懒了,找打!”
“别啊,我没说完呢,女孩子不带这么暴力的,还能不能愉快地做朋友了……喏,这是我前两天买的书,我的学习方法和里面的类似,但我只学感兴趣的,没达到作者的水平。此书供你参考,特别有用。”
我将信将疑,真有这么神奇?
她把书递给我,封面上写着书是一个一年完成MT33门课程的小子写的,这……这还是人吗?“好吧,暂时放过你,等我看完书,找不到答案,你懂的!”
她翻了个白眼:“就怕你到时更崇拜姐姐我,我走了,看完书再联系。”
“不送。”
2
带着疑问和好奇,周三的中午我翻开书页,看书加上做笔记用了两个半小时。从阅读快感上讲,此书可媲美小说,能吸引读者不停歇一口气读完。
“如果只用一种方式了解某样事物,你就不会真正了解它。了解事物真正含义的秘密取决于如何将其与我们所了解的其他事物相联系。通过联系,你可将想法内化于心,从各种角度看问题,直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才是思考的真谛!”马文·明斯基说。
高效学习亦如是,作者斯科特.杨观察到“学得好的同学总在试图找寻知识间的关联,而学得慢的同学却往往只会死记硬背”,从那时起他开始研究如何高效学习。
通过自身经历、观察和实验,他总结出这套学习的内功心法“易筋经”——整体性学习法,希望帮助更多的人学会学习。
那究竟什么是整体性学习?全文的观点围绕“学会把知识联系起来会让你记得更多,学得更好”展开,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就是高效学习。书中从理论和方法加以指导,阅读完毕我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3
《一代宗师》中,宫二小姐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前几日和书友聊到写作,提到这几个词。
见自己:写文先看到自己,遵从内心,写出自己的感受,读者只能从你的文章里面,看到你自己;
见天地:大量的阅读和输入,进而不断地改进自身,写文要切中读者痛点,能解决读者问题;
见众生:“我曾经看山是山,而后看山不是山,而今看山还是山。”当度过见天地的阶段,是否能见到千千万万个自己,能真正的传递思想和价值观。
作人如是,写文如是,学习更如是。我们多少年来做了那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学习者,而忽视了知识本相通的道理。
这三个词,事实上也可以用于解释“整体性学习法”。
#见自己:#
学习目标:我为什么学习?我希望学习给我带来什么?我计划什么时候学习完毕?
获取知识:确定目标,我应该选择哪类课程?
从需学习的课程(包括不限于书籍、电视、课程),能否迅速获得需要的信息?
怎样获得? (个人认为快速阅读、做笔记、思维导图相当有用,作者在书中也有推荐相关方法。)
理解知识:了解信息的基本意思,并放在上下文中联系。(具体可参考语文试卷的概括中心大意或者英语试卷的阅读理解。)
#见天地:#
将已经获得和理解的知识扩展开来,使其同其他相关知识建立联系。(发散思维)
深度扩展(知识的背景探究):了解一个观点或者结论的前世今生,这样就有了与其他知识联系的基础
横向扩展(在知识周围建立联系):知识不会孤立地存在,与此类似的结论还有哪些?围绕这一结论有哪些其他的事实?
纵向拓展(在其他知识是否有相同模式):能将一个公式与一个自然事件相联系吗?比如水的流动或是驾驶汽车?如果这个发现与一个看起来完全不相关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你能发现什么类似之处吗?想想看地震的预测与八国联军事件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见众生#
纠错:学习不可能不错误。古语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也有“尽信书不如无书”。可阅读与你观点相反的书籍,以及把结论放入现实世界中看等方法。让自己回顾到问题的初始。
应用:学不能致用,是知识的极大浪费。应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如前段时间我报名的写作课,不能光听不练,必须动笔,这也是检查知识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
测试(总结):前几个阶段是学习的阶段,“吾日三省吾身”,学习的时候最好多问问以下问题:
我以前看过或听过这个知识吗?我理解知识的含义吗?我知道知识从何而来,与哪些知识有关系吗?我删除了那些错误结论吗?我将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了吗?
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会让你清楚自己对于某个知识的理解到了什么水平。
4
我打电话给我的朋友,把我的理解告诉了她,她哈哈大笑,“丫头你终于开窍了!这下知道了吧。我懒,想要多玩,就想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就会强迫自己不知不觉用这些方法。然而数学什么的,不感兴趣,我仍旧是渣。真正的学习者,是不惧怕困难的学科的。”
“嗯嗯,我知道了,就好比把一类相关的知识比作城市,文科是你的北上广,理科是那些五线城市,你没有打通它们之间的高速公路,哈哈!”
“丫头,知识这么多可不好。高速公路确实是各类大的相关知识间的联系,但你也不要忽视城市内部啊。好比广安现在创文明,领导能容忍脏乱差?把你的学习六阶段的薄弱环节加强,比如扩展什么的!”
“遵命,领导!”
后记:此书名为《如何高效学习》,作者斯科特.扬,强烈推荐大家都去阅读,网上很多电子书资源,有条件的书友请买纸书,真的干货满满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