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澧之谣
![](https://img.haomeiwen.com/i9417891/e2235a6ac15b96ab.jpg)
《资治通鉴》原文:邹人孟轲见魏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曰:“善。”
初,孟子师子思,尝问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亦仁义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我是孟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人称我为“亚圣”,那是后话。不过,我自幼师从孔子的嫡孙子思,深谙儒家“仁爱”之理。我为我的祖师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知疲倦地周游列国、游说诸侯的精神所感动,虽然最终也没有哪个诸侯采纳孔子的建议,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努力,总有一天会让儒家思想为君王们所接受的。
在君王们的眼里,最为看重的是利益,能够帮助他们获利的建议,他们就会采纳,否则,即使你所得再好,他们也不会动半点心。
我常常在想,“仁爱”与“利益”只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人们应该对此做出怎样的选择?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曾经请教过我的老师子思。
那是一个初春的早晨,我与老师子思离开鲁国国都曲阜,行走在鲁国的郊野上。大地刚刚从严冬中苏醒,原野上还残存着点点积雪,农人们三三两两,挥锄翻动看不到半点绿色的土地。这是一年中最难捱的季节,陈年的粮食已经告罄,新年的收成还不知在哪里。眼前的农人们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干瘪黧黑的脸上浮现着营养不良的灰黑色。
农人们的惨状令我心痛,想起刚刚离开的王宫。王公贵族们个个绫罗绸缎,肥头大耳,他们奢靡的生活,与农人的悲惨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先生,牧民之道,何以为先?”我问老师子思。
子思看了看我,笑着说道:“先利之!”
“先师孔子不是说过,君子用来教化百姓的,应该是仁义道德,为什么要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呢?”我觉得子思的话不对,有违先师孔子的教诲。
子思看了看身后的曲阜城,又看了看田野里劳作的农人,然后说道:“仁义道德本来就是用以获得利益的,君王没有仁爱之心,那么百姓就得不到他们所想要得到的;君王不能坚守道义,那么百姓也就会乐于欺诈了,这将对国家和百姓带来巨大的不利呀!”
“先生言之有理!”子思的话说起来很有道理,我从心里表示认可。
“你可知《易经》上有这样一句话‘利者,义之和也!’还有‘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子思继续说道。
“孟轲不知,还请先生明示!”
“利益,是仁义的总和;仁义,是利益的基础。”子思看了看我,又继续说道:“利益是用来使自己安生,使自己的德行得以增强的!”
“哦……”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子思见我还是不太明白,就继续说道:“国之君王不能完全摒弃利益的追求,但也不能不顾仁义道德,要在满足人们追求利益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仁义的最终目标!”
我明白了,利益与仁爱并不是矛盾的,有了仁爱之心,方能获取更大的利益;有了足够的利益,方能更好地施行仁爱之心。
子思老师的话解开了我心中疑惑,让我对君王治国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当然,这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现如今,我来到了魏国都城大梁的王宫门外,我要面见魏王罃,向他说明治国之道。
魏国不愧为战国时期的强国,仅从这王宫的气势来看,就非同一般,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走进王宫,只见魏王罃肥胖的身体堆在王座之上。
“王上,孟轲有治国之良策献与王上!”看着魏王罃慵懒的神色,我有些反感,但既然已经来了,我还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与他听听,至于他是否采纳,我是不抱指望了。
“哦”魏王罃抬了抬眼皮,挪动了一下身子,算是对我招呼了一下。
“王上……”我正要陈述我的观点,见魏王罃坐直了身体,将身上的王袍整理了一下,打断了我的话,说道:“原来是孟老夫子,孟老夫子不远千里来到我魏国,是否要给寡人一些有利魏国的建议呀?”
“王上为何只说利益,不谈仁爱呢,孟轲所言,都是儒家仁爱之理!”我看到魏王罃说起利益时两眼放射出贪婪的光。
“没有利益,谈何仁爱,寡人治国,只求利益,故而有了今天魏国的强大,你那酸腐的仁爱思想,在这纷乱的战国时代是行不通的,还是快快离开吧!”魏王罃眼里充满了嫌弃,又将身体慵在王座上,双眼微闭了。
“王上!”我对于魏王罃的这种态度十分不满,就这样一个目光短浅的昏君怎么会有一个如此强大的魏国呢,不行,我要好好和他说说,我继续说道:“如果一国之内,君王只知道说‘怎样才能有利于国家?’,大夫只知道说‘怎样才能有益于我的封邑?’百姓只知道说‘怎样才能有利于我自身?’那整个国家上下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处心积虑,相互争夺,国家离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
听到我说利国家灭亡的日子不远了,魏王罃似乎有些紧张,又坐直了身子。
我见到魏王有所反应,于是继续说道:“没有讲求仁义却遗弃自己父母的,也没有讲求仁义却轻慢自己君王的。大王也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何必谈利呢?”
听了我的话,魏王罃陷入了沉思。我看到他紧皱着眉头,低着头思考了好一会儿,然后缓缓地说道:“嗯,先生讲的有些道理!”
对于魏王罃的反应,我是不做太多的指望了,子所以坚持要把话讲完,是因为我想尽到一个儒家学者的职责,至于魏王罃是否采纳,那是他的事情了,事实证明,他是不会采纳的。
唉,只可惜,为君者不懂得仁爱与利益的关系,大多数人都被利益蒙闭了眼睛而失去了仁爱之心。看来,我儒家学派真是任重而道远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