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3-03-07 06:00 被阅读0次

    朱熹《大学章句·传七》专门讲正心修身。

    修身在正其心,是说自己如果产生愤怒、恐惧、患得患失等情绪,或者追求享乐,就会偏离本心,这就是不正。愤怒、恐惧、忧虑、喜悦等都是人之常情,是心之发用,但是一旦出现而不能自警,则很容易让私欲占据上风,左右了自己的言行。

    原文说“身有所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程颐认为这个“身”应该是“心”字,朱熹采纳了这个观点。我认为这样理解没有问题,问题是圣贤一般都用“心”字专指本心,而本心是寂然不动的,所以一旦说心有所忿懥,就会产生根本上的混淆,此身乃欲望之身,是生理本能之身。一旦不能正心,则欲望战胜本心,因此正心其实就是去私欲。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朱熹解释说,如果那个本心不在了,我们就不能检制自己的身体,就会发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些情况。这是因为我们偏离了本心,因此,君子必须认识到这种情况,敬畏天理,把偏离的心再正回来,如此才能本心常存,身无不休。

    我想说,视而不见,不是失魂落魄,什么也没看见;听而不闻,不是像聋了一样,什么也没听见;食而不知其味,不是失去了味觉,吃什么都没有味道。而是说我们的感官失去了心这个主宰,感官本身成为主宰,所见、所闻、所味都不是真见、真闻、真味。

    打个比方,一个人看到医院走廊里别人丢失的巨款,如果他的心不正,在他眼里,那笔巨款就是可以换来美食、豪车、享受的财富,但对一个不失本心的人来说,则看见了遗失者的焦虑、恐惧,看见病患可能因此露宿街头,看见病人可能因此失去生命。

    我们也可以借助佛家的妄识来理解这句话,感官产生的见闻觉知都是幻相,而不是根见,因为此时我们迷失了自性。

    我们还可以读读老子道德经中的一段话:“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儒释道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接着又是朱熹的串讲词,他说,意诚,则内心真正没有一点恶,而是充满了善,只要此心存在,就可以检制己身(正心)。但是如果只懂得诚意(慎独),却不能细致体察此心是否正,就无法正心以修身。

    这段话显然非常难懂,问题就在于他把“诚意”与“正心”完全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有先后之分,诚意在前,正心在后,而对他们的定义又无法支撑这种独立。八目既为功夫,我们不妨从用的侧面来理解,诚意即慎独,正心即去私欲,慎独与去私欲如何分出先后?

    朱熹在编排的时候,“释诚意”为单独一章,而其他的传文都把前后功夫衔接起来,即“格物致知”、“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朱熹本人大概也觉得,先诚意后正心,有点牵强吧。从《大学(古本)》原文看,也是如此,可见“诚意”有其特殊的地位,对“先”、“后”的解读不能从字面去简单的理解,这个问题,我们以后探讨。

    可见,朱熹把八目视为大学的次第功夫,显然立足不稳。

    ----《我读大学1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hl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