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游日记随笔笔(第八日)

作者: 我是素颜 | 来源:发表于2019-08-08 06:30 被阅读4次
    云南游日记随笔笔(第八日)

    云南游日记随笔(第八日)

    文:我是素颜

    一条静溢的河穿过市中心,河水轻轻荡漾缓缓地流淌着。河畔的过道上有匆匆路过的行人。广场上是锻炼的人群。跳广场舞的大姐大妈是中国的广场特色,不过各地曲调不同,舞姿不同,风格各异。

    四个穿着民族服的小伙子伴随着特色的音乐,跳起了自己民族独特的舞步。裹在身体上的衣饰让他们的舞姿和少女一样娇柔。看上去颇有点孔雀舞的步伐。

    云南游日记随笔笔(第八日)

    一处绿植环绕的小空间,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正坐在小凳子上,抽着烟枪。长长的烟枪顶在地上,老人悠然地吸食着,烟气淡淡地散开。我们每天上楼的时候,在六楼的转脚处,也有一位五六十岁的老者在吸烟枪,烟味一时散不去,还是挺浓郁的,但不呛人。平日里他的烟枪就守在角落里,旁边是一个小板凳。专门过去闻了闻,烟枪中散发的味道还是浓浓的。

    云南游日记随笔笔(第八日)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特色。匆匆而过的人群,不乏带孩子的妈妈和奶奶的身影。孩子被裹在背上的包裹带中,上面露着半张小脸,小眼睛张望着有限的小小世界。下面的两个小脚包自然地垂在两旁。他们长大之后可还会有在长辈背上的记忆?包裹大多为刺绣品,最多见的是深红的带有丝绒的传统布料,上面绣着花样。

    云南游日记随笔笔(第八日)

    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多是穿着和我们一样的汉族人,但也不乏不同穿着的女人们,有一些包着像我们睡觉的枕巾一样的花头巾,有一些把长长的头发,套着油亮的里套子,一圈一圈盘在头上。还有扎着羽毛的男人出现在马路上,衣上的衣着配饰各有特色。他们和广场上雕塑上的不同名族的人群一样,每个民族有各自的穿着打扮方式,有不同的歌舞形式。正巧舞台上有广场舞比赛,少数民族的舞姿要转换成广场场的形式,也算云南特色的广场舞了。

    云南游日记随笔笔(第八日)

    骑着电动摩托匆匆驶过的小商贩,摩托车后面载着两个连在一起的竹筐,竹筐里面是兜售的各式新奇水果。也有不嫌辛苦,一肩用担子挑着两筐水果的小贩,一颠一颠地走来。

    云南游日记随笔笔(第八日) 云南游日记随笔笔(第八日) 云南游日记随笔笔(第八日)

    筐里的水果是我们不太常见的,有一枝枝绿色的莲蓬,也有杨贵妃最喜吃的荔枝,还有一管管细细的竹筒饭,也有圆圆的鹌鹑蛋一般的李子,还有口味颜色不同的玉米面或红枣面蒸糕。

    用手机拍摄两个自行车载着莲蓬和蒸糕的小商贩的美食时,卖莲蓬的男商贩恶语拒绝,用手挡住了镜头:不许拍。另一位小商贩解释:怕你们举报呢。

    生存不易,理解万岁。

    这个城市四季如春,适合很多水果种植生长。又见到一种与石榴相近的百香果,捏起起松松软软的,没有石榴丰满。咬开外皮,里面有一些酸酸的黄绿色果粒,挺开味。绿色的梨子超大个,一个足有一斤多,恐怕吃的非得几个人“分离”不可。还有黄色的大瓜,张了嘴的无花果,黄色的李子等。

    云南游日记随笔笔(第八日)

    新奇水果多,蔬菜种类也多样。很多绿色枝蔓类植物叫不来名字,也不知好不好吃,习惯不习惯吃。价位倒是一点不贵,比起我们习惯吃的白菜、黄瓜之类常食用的菜蔬要便宜许多。

    难怪昆明被评为宜居城市。不高不低的温度正当时,让人感觉很舒意,午休时间不觉可以延长到三四个小时,而平日在家乡,十五分钟就足够。行走在路上,处处有绿植,各色的花儿也争奇斗艳连成了片,是一处天然的氧吧,好看养眼好闻养心。

    云南游日记随笔笔(第八日)

    当然了,所有景都在外来者的眼中,司空见惯的本地人自然是不以为然的。正如人们所言“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而旅游呢,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自然外面的景色再好,也只是远观而已,永远走不过心的深处。能够驻杂在心深处的地方,还是属于一个叫家乡的地方,那是一个让人呆腻歪,恨不得永远逃离却又让你梦魂牵绕之处,无论走多远多久都舍不下,那个地方也是吾心安处,是每个人的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云南游日记随笔笔(第八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yn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