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赏雪台奶格玛_有凤来仪生命哲学
《雪漠智慧课程》读书笔记:致知(2)

《雪漠智慧课程》读书笔记:致知(2)

作者: 明空如月_QD | 来源:发表于2020-10-31 10:09 被阅读0次

    阅读内容:《雪漠智慧课程》地161-180页

    【“知命是关键,选择明得失。”人生中最关键的事,就是明白自己的使命,但明白使命还不够,还要在明白的同时做出选择和取舍。】

    【明白自己该如何选择,并且真正地进行选择,就是知命。无论做事,还是追求梦想,都必须知命。】

    【“君命由心造,天人可合一。”自然是一个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当你达到无我时,就会融入大天地,成为大自然本身,会得到自然之力的加持。因为人与自然本质上是相同的。之所以无我状态下的祈请往往能达成愿望,就是这个原因。】

    【只要拥有大智慧,你就会发现这个秘密。】

    【孔子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基础,老子代表了中国真正的上层建筑,两者缺一不可。】

    【“此身到世间,犹如演话剧。剧本已写好,剧情正演出。” 世界是个大舞台,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场已经写好的戏。但是,熙熙攘攘、穿梭往来的人群之中,有多少人能看透这一点,超越幻戏人生?没有多少。】

    【“日月两盏灯,天地一台戏。你我演千年,谁解其中意。”这几句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心变了,生命程序就变了,命运轨迹也会改变,人生中就会出现另一种剧情。这就是“君命由心造。”】

    【人生之花需要汗水、泪水甚至献血的浇灌,才会绽放出极致的美丽。】

    【每个人的命运都像游戏,从年轻到垂垂老矣,只是眨眼间的事情,一辈子似乎刹那间就过去了。蓦然回首,你常常会觉得怅然若失,不知道时间跑到哪里去了,也不知道自己这辈子到底做了什么,因为看起来你得到了很多,但到头来什么都不是你的。】

    【人生就是这样,只是一场时间的游戏。当你看透这一点,明白自己什么也带不走,想要创造另一种命运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命。】

    【人生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运行一套程序,你不能在原有程序还在运行时,就开启另一套程序——一来你做不到,二来,就算你能做到,也会引起混乱。所以人不要贪心,不要什么都想要。如果想改造命运,就要彻底地改变心,不要犹犹豫豫,瞻前顾后。】

    【君子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是君子,都会守住君子的品格和德行。因此,就算在一个小地方,他的路也是宽广的,他的心也是安乐、恬淡、知足的。所以,小人想要改变,当务之急不是争取很好的机遇,而是给自己换一颗君子的心,学会与人为善,无欲无求。这时,他的命运自然就会改变,用不着他去求的。换句话说,想要改变命运,信仰是最好的办法,甚至是唯一的办法。】

    【信仰不一定是宗教,任何你觉得值得为之奉献生命的,都可以称之为信仰。】

    【如果你的生命中有一种东西值得向往和实践,而且比任何东西——包括生命——都重要,你就是有信仰的。如果很多东西都比你的“信仰”更重要,你就没有信仰。】

    【真正的信仰者一定要以信仰文化为程序,实践自己的信仰,而不仅仅用语言来表达信仰。】

    【即便你通过信仰改变了自己的心,如果没有相应的行为,这种改变也没有真正的意义。因为真正构成命运的,不是心念,而是行为,我们之所以只说心而不说行,是因为心决定了行为,行为承载了心。】

    【既然知命了,就要马上作出选择,毅然地放下、舍弃一些东西,追求值得追求的东西,并且,马上付出实际行动。这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信仰的大力。】

    【“表相消失时,便能归故里。”大手印文化认为,所有人都没有离开道的本体,所有人都没有离开本体智慧,因此了义地看,所有人都是解脱的。那么,远离解脱的是什么呢?是念头,是“我相”。念头生起时,人就会产生梦境般的幻觉,同时远离解脱,可一旦放下执念,不再纠缠于念头,又会回归本体。回归本体的同时,本体本有的智慧就会显现。这就是“归故里”,因为解脱的状态是生命最本源的状态。】

    【真心和妄心是同一个本体的两种显现,其中,真心就像风平浪静的大海,妄心则是海上的波浪。念头起时,如风起浪涌,各种幻觉随之出现,六道轮回也随之出现;念头息时,浪花消失,各种幻觉消失,海平如镜,回归本体,解脱达成。真心和妄心的本体都是道的大海,我们的本体也是道的大海,所以,我们的生命中本身就有道,本身就有轮回和解脱两种状态。当你明白这一点,并能安住于道的本体,不被念头引起的幻觉所迷惑时,你就是道。也如老子说过的,道,无处不在。】

    【“浪子游天涯,终有知迷时。若在实相中,并无发生事。”浪子不管流浪到什么地方,都知道哪里是故乡、怎样才能回到故乡,他只要下定决心回去,就立马能回去。】

    【世界是一个梦境,生命也像梦境,它虽然会显现出诸般景象,但从来没有离开过解脱的本体。人的生活也是这样。一切我们以为发生过的,过了此时此刻,就成了记忆,记忆构成了我们的人生。记忆一旦消失,人生的痕迹也会消失,自己经历过的一切都会消失。所以,一切都执著不了。安住在光明境的本体中观察,也会发现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生。我们的记忆屏幕上出现的许多影子,不过是镜子里来来去去的幻影,它改变不了镜子的什么东西,更撼动不了镜子的本体。明白这一点,还能证得这个发现时,就能消除所有业障。】

    【在本体智慧的观照下,过去的一切都只是镜中影像,无论有着怎样的内容,对镜子本身都不构成影响。这种见地,就是典型的大手印文化,也是东方哲学中最精要的内容。】

    【人的心灵无论多么相似,也一定有某种东西是自己独有的。所以,别人永远不可能完全理解你的感受,也不可能完全明白世界在你心中的投射。】

    【时刻都要记住,过去的早已过去,现在的很快就会过去,未来的也终究会过去。】

    【人们被心中的想象所迷惑,不明白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幻影,就像镜中的影像,不能对本体构成影响时,就会感受到轮回之苦。如果一个人能看破这种痛苦的虚幻,看破轮回的虚幻,他就会证得本体智慧。当他安住于本体之中,静静地观照世间的万千幻象时,就会看到轮回中的净土、红尘中的娑萨朗。这时,就算他的肉体还在红尘世界之中,他也已经到了娑萨朗净土。】

    【知性顺万物,当明人性事。前面讲过的知命是看清自己,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明白自己该如何取舍,这里的知性则是看清万物,明白人性。知命之后,就要做到知性。】

    【在文化传播中,明白人性是第一位的,明白人性,文化才有可能成功。】

    【所谓知性,就是像水这样,随顺万物,随现其形,让任何接触你、接触这种文化的人都很自在——这不是圆滑世故,而是圆融。】

    【圆融不是思维,不是逻辑,也不是“应该”和“必须”,而是一个人证得究竟智慧,对一切都了无牵挂后自然出现的状态。这时,他已经真正地实现了无我,没有偏见,没有成见,只有对万物的随顺,以及滋养万物的心和行为。】

    【当一个人达到这种境界时,他看起来就像普通人一样,跟身边的世界没有任何区别。遇到光明,他就是光明,遇到灰尘,他就是灰尘。无论光明还是灰尘,对他来说,都是滋养。这才是真正厉害的人。】

    【而且,他跟老好人不一样,老好人的顺从有时会坏事,但圆融的人不会坏事。因为他的随顺不是没有原则地顺从,而是随顺对方的心,同时潜移默化地用正道来引导对方,让对方在正能量的熏染下,慢慢地离苦得乐。这才是圆融知性。】

    【知性的前提是尊重,尊重对方的心,尊重对方的喜好,尊重对方的选择,永远不用自己的观点去限制对方,更不会强硬地要求对方改变。】

    【儒家强调恭、慎、通、直、仁,把它们视为做人的五个要诀。其中,恭就恭敬,以礼待人,不会傲慢地对待任何人;慎是谨慎,做任何事都要谨慎小心,以免节外生枝,徒耗生命;通是圆融变通,能将智慧贯彻生命,做到豁达明理;直是直心,毫不虚假伪装;仁是仁义、仁慈,有同情心。】

    【我经常强调“恭”,因为恭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入世时一定要“恭”,面对任何人都不能高高在上。这是一种境界的呈现,也是一种个人涵养,跟你面对的是谁没有任何关系。】

    【真正的恭敬,是对生命和存在的敬畏,没有任何的分别心。】

    【入世时也一定要“慎”,不要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圣人做事非常谨慎,因为他明白,一分钟的不谨慎,有时可能要用一天、一月、一年甚至一辈子去弥补。】

    【即便你是真君子,光明磊落,处事也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觉得这是怕事,也不要拉不下面子,要学会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要把生命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也不要陷入人事纠葛之中。】

    【儒家很强调“通”,提倡通人教育,它有点像现在的全人格教育,讲究的不是某个领域的能力很强,而是综合素质很强,能够灵活变通。而且,这种变通必须建立在真诚无伪的基础上,否则仍然不是儒家所认为的通人。】

    【做事也好,做人也好,治学也好,都要圆融通达,打成一片,不要格格不入。】

    【儒家也强调“直”,这个“直”既是正直的直,也是直心的直。】

    【保持没有机心分别、一点都不虚伪算计的心,就是在修道。】

    【儒家认为,你的心必须“直”,但你的行为必须“通”,也就是内直外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雪漠智慧课程》读书笔记:致知(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cs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