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孔子提供自己的经验,他说有些人见善如不及,看到别人好的地方,自己赶紧想学习,怕来不及去学;见不善如探汤,看到坏的事情,就像手伸到滚开的水里一样,马上缩手。就是说有些人看见坏的事情绝对不做。像这样专门走好的路子,坏的路子碰都不碰的人,我还看过,也听到过他这样的言论。
孔子说有些人隐居以求其志,一辈子不想出来,尤其古代以做官为发展志向唯一的道路,可是有些人一辈子不肯出来做官,自己自由意志,做自己的学问,管自己的人生,不想出名,也不想做官,做事则处处要求合宜、合情、合理。孔子说,这样的言论我听得多了,可是没有看到真这样做到的人,所以绝对不要功名富贵,行义以达其道的,在理论上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
孔子是说专门做好事,坏事碰都不碰,这样的人蛮多,而能做到第二条的人却少,一辈子功名富贵不足以动心的,这在理论上讲容易,到功名富贵摆在面前时,而能够不要的,却很难!
孔子虽然说第二种人他没见过,其实他的学生颜渊我们可以认为接近他说的第二种人,“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颜渊是孔子是得意的学生,孔子暗中把他定为接班人。
孔子常在外人与学生面前夸奖颜渊,说他,“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首先是安贫,这近似隐居。颜渊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把自己的怒气迁移到别人的身上,同样的错误也不会犯两次。
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时年40岁,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有机会做官,他也没有做,而是忠实的跟随着孔子,孔子之门的学生曾三盈三虚,唯有颜回未离孔门半步,因而后人评价说:“颜渊独知孔子圣也。”颜渊学道、悟道、准备传道。可惜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收集在《论语》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后世尊其为“复圣”。
这是人生的哲学,但要注意,这一篇内容也离不开政治哲学。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孔子说,齐景公是天生的诸侯,掌政权时,财产很多,有上千的名马。也就是说富贵到了极点,可是在他死了以后,没有一点好事留下来值得世人去怀念他的,老百姓早把他忘了。而伯夷、叔齐两兄弟,连皇帝都不要当,最后是饿死在首阳山,到现在大家都还在称颂他们,真是万古留名,这就是“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这两句话的表现了。换言之,如果没有薄帝王而不为的修养,随便讲“隐居以求其志”,那也只是说说叫叫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