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篇第十六」11
【原文】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文】
孔子说:“若见善(则见贤思齐)有如追之不及,见不善(则心存戒惧)而如手探热水。我见过这样的人,也听过这样的话;若隐居则求实现抱负,得行义则能实现理想。我只听过这样的话,却没见过这样的人。”
【注释】
“善”,指一切人、事、物所表现出的善良和美好。
“探汤”,用手试于热水之中。比喻心存戒惧。探,试也;汤,热水也。
“隐居”,此系指抱负无法施展时的生存状态,非指道家的避世。常用语,不译。
“求”,设法实现、得到。
“志”,意向、抱负。
“行义”,实践仁道主张。专用词,不译。义,仁的理性实践路径。
“达”,到达、实现。
“道”,志向、理想。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评析】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这两句话都应当是孔子之时流传于世的古语。
“见善如不及”,是说只要见到世间之善,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唯恐自己不能同于其善。此即见贤思齐之意;“见不善如探汤”,是说只要见到世间的不善,就会心存戒惧,生怕自己受到染污。就好像用手去试探热水,必须要小心翼翼,以免被热水所伤。这种善“善”恶“恶”之举,凡志学向道之人皆能为之。莫说天下之大,即孔门三千弟子中,亦大有人在。因此孔子说,他听过如此之语,也见过如此之人。
“隐居以求其志”,是说当机缘未熟之时,有志之士无法施展其抱负。因影响力有限而不能及于天下,仿佛“隐”于世间,故称“隐居”。这种被动的“隐居”不同于道家逍遥世外、不问世事的主动“避世”,而是努力寻求施展抱负的机会;“行义以达其道”,是说一旦风云际会、机缘成熟,有志之士便努力实践仁道主张,最终实现仁道理想。太公垂钓渭水,夫子周游列国,皆属“隐居以求其志”。但太公得遇文王后,却能“行义以达其道”,通过辅佐武王灭纣兴周,最终得以实现辟除乱世、平定天下的理想。而太公身后五百年直至“天下之无道也久矣”的孔子之时,却再也不见有人能匡扶乱世、“行义以达其道”。因此孔子说,他听过如此之语,却未见如此之人。
圣人之学,不只求独善其身,亦求兼济天下。是故“大学之道”,起于“明明德”,继于“亲民”,而终“止于至善”。孔子见天下无道已久,民众水深火热,而自己既不得用,又“未见其人”匡救天下,不由心生感慨悲悯,故发此语为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