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前面我们读到庄子一连否定了三种人,最后说出了真正达到最高境界,也就是逍遥游的人。这样的人可以“乘天地之正”,“正”指代大道,是老子的“常道”,也是释迦牟尼佛所发现的一切众生本具的智慧德性。觉悟了宇宙人生真相,开发自性德能之后,便能“御六气之辩”。“六气”是阴、阳、风、雨、晦、明。这个“气”讲起来很麻烦,它是中国古代哲学概念。简单地说,“气”就是宇宙的本体,是万物的第一因。现代科学家认为,物理世界是由三大要素构成的,三要素就是物质、信息和能量。物质是什么?物质其实就是能量。古人所说的“气”和能量的概念很相近。“六气”都是从一气变化而来,“御”是驾驭、掌控。什么叫做“御六气之辩”呢?就是说了悟自心、彻证本元的人,可以应付外在一切境缘,不被波诡云谲的万变迷惑住。
“以游无穷”才是庄子的人生最高境界。“无穷”没有终结,也没有起始,是造化流行不已的境况。什么东西能是无穷的?只有恒常、绝对的道,以及道体现在人物之上的终极价值本原——老子名之为“德”,儒家称之作“性”,佛法叫做“心”。宇宙也有生灭之时,万法都在无常之中,唯有这个本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我们的精神可以同大化一样长存,和天地万物融而为一。
能够如此逍遥,哪里还会需要有待于我心以外的凭借?人如果能使这个生命真实的价值彰显,做到“独立而不改”,便可以与天地齐寿,这不是神话,而是从工夫中得到的真实受用。庄子的逍遥游,是精神的愉悦,是心灵的释放,但和宗教有所区别的地方在于,庄子并不厌弃这个世间,没有特别强调出离尘寰。身体虽然还必须在老、病、死的规律制约下,但心却全然不会感到伤悲与苦累。这等境界,这样的人,才叫“不染方为真不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