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教学依然是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初三的一轮复习,由于901和902两个班的学习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教学的进度已经拉开的很大的距离,901班还停留在函数模块,而902班已经开始了几何模块,在回顾本周教学数据的时候,我发现了两个有意思的投票结果,虽然班级、教学模块和数据结果大不相同,但深挖掘却可以发现一个共性的问题:
901班《一次函数的应用》和902班《图形的认识》第一张投票的题目是与一次函数相差求最值的问题,是一道填空题,我根据学生的答案生成了选项,有意思的是最开始统计结果的时候,有6个答案之多,生成选项后,我给了大家1分钟时间反思检查自己的结果,随后的投票结果集中在B和C这两个选项上。
第二张是《图形的认识》里与线段和差相关的问题,是一道选择题,作答情况很不理想,只有15%的同学选择了正确选项,我首先请一位正确的同学分享了他的做法,随后进行了系统的讲解。
为什么这两个问题同学们的错误率这么高呢?
我发现,虽然是不同模块的知识,但这两个问题都体现了数学的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解的合理性。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直线,k的正负影响了函数的增减性,因此在给定范围去判断最值的时候,要讨论k的情况来决定是函数的最大、最小值是在何处取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变法就是能结合图形进行判断。而本题的k<0,因此在x=3处取最小值,同时也可以分别把1和3代入求值进行比较来得到结论。
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构成的线段换个角度思考,就是如果一条线段上有一个点,能把这个线段分成两部分,而这两条小线段的长加起来等于整条段段的长。因此给了AC,BC,AB的长,只需要其中两个相加等于第三个就可以,从而转化成一个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同学们会做错或做不出来的原因依然是没有画出大致图象来表示,没有意识到问题要分不同情况来讨论列式以及最后的结果是表示线段的长度,因此不能为负。
虽然这个两问题是很简单的,但是结合学生的能力特点,不难发现,分类讨论思想对两个班的学生来说依然是一个难点,虽然在函数模块对k的取值,a的取值做了一定的强调和练习,但还不能很好的把这种思想迁移到其他模块的学习中来,两个班的同学通过自主画草图结合图形思考问题的能力都还比较弱,在后续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动笔画一画,多做一些相关方面的强化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