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生活无法被控制,但我们可以建立原则来应对它。
原则——你的价值观、你的工具、你的保护伞
这篇小文是我学习《敬子的整理收纳课》之后的践行笔记。如果你也喜欢极简的居家环境,喜欢有条理地梳理生活物品,欢迎和我交流。
读了雷·达里奥《原则》这本书之后,我被“原则”这个词深深吸引了。
原则是内心罗盘,是行为范式,是我们应对生活的技巧。
治大国如烹小鲜。
生活小事里,一样可以发挥原则的威力。
今天我在《敬子的整理收纳课》中,学到了“扔东西的五个准则”,觉得这是绝佳的生活原则典范。
为了不引起歧义,就姑且统一称作“扔东西的5个原则”吧。
为什么扔东西也要有原则呢?
清理物品看似不费脑筋,却要面对错综复杂、难以确定的局面。
你是否面对一件要扔掉的旧衬衫拿不定主意?是否曾经觉得一双磨脚的皮鞋穿之难受、弃之可惜?是否已经拿定主意要清掉一些书,但最后又捡了回来?
如果没有稳定、科学的标准,仅通过自己的主观意愿做决定,那你的清理会十分低效、无效甚至造成后悔和自我怀疑。
为了让我们更快速做出理性判断,避免反复怀疑自己的决定,在清理之前建立“扔掉物品的原则”十分必要。
《敬子的整理收纳课》中提到了扔东西的五个原则,分别是:1年没用过、不需要、不舒服、不合适、不心动。
如果满足这五个原则之一,那你就要考虑是否真的有必要保留这件物品了。
我的践行成果
下面是我根据这个五个原则的践行情况。
(一)原则1:一年没用过
我很快发现了几个一年没用过的物品。
1、加湿器
加湿器本来是用在办公室的,但很快办公室调整布局没处放,我就拿回了家里。而这两年小宝宝开始爬行、学走路、登高,这样的小电器我总觉得不太安全,就一直没有使用。况且家里这段时间也并不是很干燥,所以就一直闲置了。
盘点之后我发现,这个加湿器现在已经不适应我的家庭环境了。虽然这个加湿器虽然还能用,但我仍选择了丢掉。
2、吸尘器
吸尘器还是非常好用的,但由于这一年经常有长辈搬来和我同住,他们不太习惯用吸尘器,所以这个吸尘器就被我收在柜子里比较深部的位置,导致取拿极为不便。
于是,这次我把吸尘器安置在了外面方便拿到的位置,打算接下来一段时间观察自己是否还会用到这个物品,然后决定它的去留。
通过行动我体会到,“一年没用过”是一个提示原则,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指标。它并不是指一年没用过就要扔掉,而要剖析一年没用过的原因,之后决定自己的处置方法。
(二)原则2:不需要
和《断舍离》当中提倡的一致,“不需要”需要从2个维度考虑——当下、自己。
如果当下的自己用不上这个东西,那它就是有必要清理的。
对于已经践行了一段时间的我来说,这个并不难判断。我很快发现几本婴儿图书已经用不到了,立即把它们放入了清理区。
(三)原则3:不舒服
不舒服,指的是这个物品虽然可以用,当下的自己也能用到,但因为使用它不方便或者不舒服,以至于它没有给我们带来很好的使用体验,因此也可以考虑清理。
这个原则真的帮到了我。
我从书柜当中清理出了14个本子,没错,一共14个。
这14个大小不一的本子,大部分是参加会议的赠品,个别是心血来潮买来的创意文具。它们要么太小,要么太厚,要么不能充分展平,要么纸张质地欠佳。
虽然这些本子很早就躺在家里了,但我一直选择的都是携带轻便的手账本,或者尺寸合适的工作日志。
今天我才意识到,我之前一直没有用到它们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让我“不舒服”,一直很抗拒使用。
通过这个原则,我终于明白:当下的我是绝不会用到这14个本子的。因此我迅速联系了捐赠,把它们送给了需要它们的小学生。
(四)原则4:不合适
不合适,指的是这个物品虽然可以用,但不适合当下的身份或者当下的情境。
我发现自己一直收藏了2个旅游时买的风铃,非常漂亮,曾经一度挂在家里。但有了小孩子之后,由于风铃上的小部件很不安全,所以被我闲置已久。
这2个小风铃,就是不再适合我居家情境的物品,于是我拍下照片之后选择了丢掉。
(五)不心动
比较理想的家居环境,应该是举目所及,都是让自己感到欣喜和愉悦的物品,有想立即再次使用的感觉。
而如果某件物品没有让自己产生这样的体验,甚至有一种“如果有更好的我一定马上换掉”的感觉,其实就属于“不心动”的范畴。
很多商场的赠品,都属于这类。
我有一个厂家赠送的鼠标垫。我之前并没有觉得它有哪里不对,但是总觉得不是太理想。
通过这个原则解释之后,我发现它的图案和颜色太过跳跃了,和我的书桌很不匹配,而且上面还有很多广告文字,让我感觉非常喧闹。
我已经买了一个纯色鼠标垫把它替换掉,这样就感觉舒服多了。
举目所及,皆是爱物
(六)总结
我清理上述这些物品,用了不到1小时。如果没有对原则的清晰把握,我的清理工作一定会耗时更久,甚至不能下定决心清理掉它们。
扔东西的五个原则——1年没用过、不需要、不舒服、不合适、不心动,会给你带来这样几个好处:
- 快速决定,节约时间;
- 有依据地进行理性决策,减少怀疑和后悔;
- 在行动中提供反思和复盘的依据,便于自我省察。
虽然你读了《原则》这本书,但一下变身雷·达里奥显然不可能(雷·达里奥就是此书作者)。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从小事中逐渐锻炼自己建立原则、执行原则的能力。
我会继续学习敬子的课程,记录自己的践行过程,建立自己的生活原则。如果你感兴趣,欢迎和我交流。
我的相关文章:
《做不到断舍离?试试关注存量法!》https://www.jianshu.com/p/a8abc290dbaf
《扔掉1000件物品后,我的人生发生了哪些改变?》
https://www.jianshu.com/p/1b5b2473c48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