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体”与“用”

作者: 作家雪漠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08:15 被阅读32次

           前段时间,我听说,一所大学斥巨资建起一座先进、美丽的图书馆,里面却没什么可借的书——据说,该大学把钱都用在建馆上,反而没钱购书了。

           这个行为固然滑稽可笑,像是个特例,但它体现出的,却是这个时代常见的一种思维模式。这个时代的人,总是根据别人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子、穿什么衣服、衣着举止是否优雅时尚,来评价一个人的水平和层次。这样的评价体系,导致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都出了问题。最可怕的是,本应引领思想潮流的群体中,也出现了大量混混。这些混混不但自己混日子,对活生生的生活、生命不闻不问,说得出几句令人费解的话,便把自己当成大师和思想家,还把身边的人也变成那样。他们不能为年轻人解惑,也培养不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对当下的社会来说,他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孩子,尤其是一些在高等学府里读研、读博的孩子,连善待别人、尊重别人都做不到,这样的人,就算拿到了高等文凭,又能为社会作出多大贡献?所以,对大学来说,最主要的,应该是培养真正的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品牌、大学价值,而不是打造豪华的外表,或争夺什么名利、奖项、指标。尤其重要的是,大学里必须有一批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们既能从老祖宗那里继承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前人的成果和经验,又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打破专业局限、学术圈子、文化流派等门户、门第之见,打通时空、地域、民族、国家等局限,打破形式、框框、工具的限制,跳到社会、人类的上空,观察自己为之服务的对象,又不能高高在上。这样的人,才可能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

           为什么我说“可能”,不说“能”呢?因为,这样的人,仅仅具备了知识分子的基本素养,和一种成为知识分子的可能性,还没真正成为知识分子。算得上知识分子的人,不但要具备这种高度、这种独到的眼光,还要以自己的存在,积极地干预环境、影响社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换句话说,他不但要有知识分子的“体”,还要有知识分子的“用”。比如,庄子是个大智者,逍遥自在,但他如果不写《逍遥游》、《齐物论》等,他就称不上知识分子。因为,知识分子必须用行为贡献社会,他绝不是那种躲起来空想,不理会这个世界的人。只实现了“质”,却没有相应的“形”,就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分子的“体”与“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eqk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