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这样的人多少年多少代才能出一个?
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故宫博物院的顶级书画中,有近一半都是张伯驹捐献的。这些国宝当时尚且以“亿元”计算,放在今天价值多少?
作为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他的人品却比国宝更为贵重。他的一生是一个传奇,而传奇,却很少是圆满的。
01.
张伯驹和末代皇帝溥仪的族兄溥侗、袁世凯次子袁克文和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并称“民国四公子”。
张伯驹(1898—1982)是河南项城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是清末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镇芳,开了中国最早的官商合办的盐业银行。
他长什么模样?
玉树临风,面若旦角,平静如水,清淡如云,举手投足间,不沾染一丝一毫的烟火气。
他是什么性情?
贾宝玉的风骨,纳兰容若的脾性。功名利禄全不爱,自陈“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他有多聪明?
像金庸小说里黄药师的夫人阿衡一样,过目不忘。翻一下书,过几天还能把里面的诗句一字不落的背诵下来。
他如何对待感情?
“两情一命永相怜,从未解,秦朝楚暮。”年近八旬的张伯驹去女儿家小住,对老妻潘素仍旧依依不舍。他们相濡以沫四十余年,他一路栽培她成长为中国最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她一路成全他为不染尘埃的名士器宇。
02.
以狂著称的刘海粟赞叹张伯驹: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
那时的高手们常用“打诗钟”来考验一个人的诗词才华,好比曹植能在七步之内成诗,张伯驹丝毫也不逊色。
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
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这是张伯驹初见夫人潘素时作的藏头诗。
当时的潘素还是十里洋场上的当红花魁潘妃,他一见钟情,瞬间成诗,不仅把潘妃的名字藏头,还巧妙地嵌入了轻盈善舞的赵飞燕和擅弹琵琶的王昭君,寥寥数语,即把潘素的风情才华淋漓笔下。
周汝昌曾说:以词人之词论,应以南唐后主李煜为首,以张伯驹为殿。此后,很难再产生真正的词人之词了。”
当年的须生之王孟小冬,曾经心心念念一直想拜京剧大师余叔岩为师。可是,有记载却说“余叔岩平生,只教了孟小冬三出半戏,李少春两出,但教了张伯驹四五十出。”
作为京剧票友,张伯驹做过三件大事:
一是和余叔岩合作编写了《近代剧韵》,系统介绍了京剧十三韵;二是和梅兰芳、余叔岩等人创立“北平国剧协会”;三是1937年组织京剧名角为河南旱灾筹款义演,轰动全国。
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袁世海说,张伯驹对戏曲界的贡献是他们这些演员们所不及的。
在书法上,张伯驹著有《中国书法》一书,他遍历名家,融真、草、隶、篆于一炉,开创了别具一格的鸟羽体,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像极了他自由自在,超逸通脱的心性。张伯驹的字配上夫人潘素的画,珠联璧合,是书画收藏界的珍品。
03.
诗词戏曲、琴棋书画之外,张伯驹最为知名的,还是他的“天下民间第一收藏家”身份。
1936年,传世名画《照夜白图》被倒卖出境,张伯驹听说后痛心不已。担心其他国宝重蹈覆辙,他不惜变卖一切家产,只为这些重要文物不流入国外。
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最古卷轴画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卷》等等,经过张伯驹收藏的名画都录入他著作的《丛碧书画录》。这样的收藏有118件之多,被称为天下第一藏。
以《平复帖》为例,别看只有巴掌大的80字,现在市值却接近20亿。
为了收藏,张伯驹从豪门巨富变成债台高筑,住处也由原来李莲英的老宅最后变成只有10来平米的小屋。也是因为收藏,1941年他被特务绑架。可是他却“宁死魔窟,决不许变卖家藏”。
北平解放前,张伯驹担心千年古都随处可见的文物毁于一旦,多次劝说傅作义将军能够放弃战争,走和平解放的道路。
后来北平和平解放,有老朋友劝他借此功劳向政府要官,张伯驹却淡淡地说:“我还是画我的画,我也不要官,我也不要钱。”
1956年,张伯驹将自己耗尽万贯家财的收藏名画捐献给了故宫。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没要一分。文化部就只好颁发给他一张褒奖令。
许多人不理解他为何这样做,他说:“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04.
包括帝王在内,历代收藏家都在《平复帖》上留下自己的印章,唯有张伯驹,没有在上面留下丝毫痕迹。凡是经手收藏它的,都通过它赚钱,张伯驹也不是没有机会。当年日本人以20万大洋出价购买,虽然短短几天就可以净赚16万,他却断然拒绝:黄金易得,绝品难求。
为了《游春图》,他卖掉了自己的宅院,再加上夫人的首饰,凑足240两黄金。那可不是一般的房子,占地15亩,曾经是李莲英的旧宅。在今天只地皮就值几百亿。
但是他却愿意倒贴大把银子,无偿捐赠给国家。
政府发的褒奖令呢?
他也不在意,章诒和拜师潘素学画时,发现它藏在靠近房梁处,“不甚考究,还蒙着尘土”。
1957年,张伯驹被打成右派。
1966年,他又被打成“牛鬼蛇神”。
年近70的他被人拉着,跪伏在地上,艰难地爬行。家被红卫兵反复查抄,四壁皆空,满目萧然。他还曾经被关在一个地下室里两年,整整两年,未曾被放出去……
唯有一次,他低下了头:那天,红卫兵将他收藏的卷轴丢到院里焚烧,张伯驹跪在火旁,不停地哀求:“要烧就烧我吧,这可都是国家的宝贝,烧了就再也没有了。”
一阵痛心。
献出这么多国宝,却换来一顶反党的铁帽子。
张伯驹却说:“国家大,人多,个人受点委屈不仅难免,也算不了什么,自己看古画也有过差错,为什么不许别人错送我一顶帽子呢……我只盼望祖国真正富强起来!”
1982年,张伯驹感冒住进医院。八个人合住的大病房,每个病人都比他严重。潘素向院方请求换个单人或双人病房,却被告知:“张伯驹不够级别,不能换。”
交叉感染,他由感冒转为肺炎,终于在85岁生日的第二天阖然离世。
一声叹息。
05
友人孙曜东回忆:伯驹虽然拥有偌大家业,但在生活上简朴得令人难以置信。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穿丝绸,也从不西装革履,常年一袭长衫,而且饮食非常随便,有个大葱炒鸡蛋就认为是上好的菜肴了。他对汽车的要求是,只要有四个车轮而且能转就行了,丝毫不讲究派头。
张伯驹曾与太子袁克定在政治上水火不容,但私交却非常好。袁克定落难,人见人躲,张伯驹欣赏他不为日本人所动的气节,把他接到家里,赡养照顾,直到他1958年去世。
这一养就是整整十年。
文革期间,张伯驹白天受批斗,晚上回到小屋依旧和老妻潘素一起写诗作画。
最穷困时,他和老友见面,依旧兴高采烈地谈古书画、谈老戏、谈杨梅余,乐天知命,从不怨天尤人。
富贵时,张伯驹家里专有宫里的师傅给做点心;贫困时,画家黄永玉曾看到他在俄罗斯餐馆喝蹩脚的红菜汤。
这才是真正的贵族:富贵时,宫廷点心吃得,从不因自己的门第出身而骄人;落魄时,蹩脚的大红菜汤也喝得,从不因自己是“牛鬼蛇神”而卑下。
周汝昌说:“阅读张伯驹,我深深觉得,他为人超拔是因为时间坐标系特异,一般人时间坐标系三年五年,顶多十年八年,而张伯驹的坐标系大约有千年,所以他能坐观云起,笑看落花,视勋名如糟粕、看势力如尘埃。”
流年碎影的张伯驹,始终温暖着我们的文化记忆。
当我们为他所遭遇的不公而不平时,也许他只会淡淡来上一句:我收藏的画都在故宫了,我就放心了……
附图欣赏:
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平复帖》 传世最古卷轴画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卷》 南宋《百花图卷》 张伯驹鸟羽体
网友评论
我《平复贴》我《游春图》我《张好好诗》没有他保存不下来。
但使吾宝永存吾土,世传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