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品
























| 修身·内篇·乐集 + | 译文
【原文】一日与友人论身修道理, 友人曰: “ 吾老矣。” 某曰:“公无自弃, 平日为恶, 即属纩时干一好事, 不失为改过之鬼, 况一息尚存乎?”
【译文】一天我与朋友议论修身养性的道理, 朋友说: “ 我老啦。” 我说:“ 您不要自暴自弃, 平时做了坏事, 即使在临死前做一件好事, 也不愧是一个改过的鬼, 况且你还一息尚存呢!”
【原文】既做人在世间, 便要劲爽爽立铮铮底, 若如春蚓秋蛇,风花雨絮, 一生靠人作骨, 恰似世上多了这个人。
【译文】在人世间做人, 就要有铮铮铁骨, 爽爽精神, 如果像春天的蚯蚓, 秋天的蛇, 风中的落花, 雨中的败絮, 一辈子依靠别人做自己的内在精神, 那他就是这个世上多余的人。
【原文】有人于此: 精密者病其疏, 靡绮者病其陋, 繁缛者病其简, 谦恭者病其倨, 委屈者病其直, 无能可于一世之人, 奈何? 曰: 一身怎可得一世之人? 只自点检吾身, 果如所病否。若以一身就众口, 孔子不能。即能之, 成个什么人品?故君子以中道为从违, 不以众言为忧喜。
【译文】有这样一个人, 精细入微的人嫌他大意疏乎, 生活得靡绮的人又嫌他没见过世面, 穿着繁缛的人嫌他简朴, 谦虚的人嫌他傲慢, 做事圆滑的人又嫌他直率, 世上没有一个认可他的人, 这应该怎么办呢? 回答说: 世界上怎么会有一个人符合全世界人的审美观点呢, 只要自己检查自己是否真的具有别人所说的毛病就可以了。若以一个人来适合众人的要求, 就连孔子也不能, 就是能, 又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品呢?所以君子做事是看是否违背道理, 而不是因为别人说什么而忧郁和高兴的。
【原文】夫礼非徒亲人, 乃君子之所以自爱也; 非徒尊人, 乃君子之所以敬身也。
【译文】礼节并非仅仅是为了接近别人, 而是君子自爱的表现;不仅仅是为了尊重他人, 也是君子自尊的表现。
【原文】君子之出言也, 如啬夫之用财; 其见义也, 如贪夫之趋利。
【译文】君子说话, 就像吝啬的人使用钱财那样节俭; 但他表现正义却像贪婪的人追求名利那么迫切。
【原文】古之人勤励, 今之人惰慢。勤励故精明而德日修, 惰慢故昏蔽而欲日肆, 是以圣人贵“ 忧勤惕励”。
【译文】古代的人勤奋努力, 现在的人懒惰散漫。勤奋进取所以会精明, 使品德一天天得以修正; 懒惰散漫自然昏愦, 使欲望一天天膨胀。所以, 圣人看重勤奋和努力, 不断对此忧虑和警惕。
【原文】先王之礼文用以饰情, 后世之礼文用以饰伪。饰情则三千三百虽至繁也, 不害其为率真; 饰伪则虽一揖一拜, 已自多矣。后之恶饰伪者乃一切苟简决裂, 以溃天下之防, 而自谓之率真, 将流与伯子之简而不可行, 又礼之贼也。
【译文】先王所制订的礼仪条文, 是用来表现人情的, 后世所制定的礼仪制度, 是用来装饰虚伪的。表现人情的条文有三千三百条, 虽然内容繁杂却也不失其质朴与纯真; 掩饰虚伪的礼仪虽然只有一揖一拜, 本身已是太多了。后世厌恶表现虚伪的人, 就与它简单而草率地决裂, 以致于破坏了天下人的仪礼, 却自以为是质朴而纯真, 这将流于伯子的简单而不可行, 这也是对礼的损害。
【原文】清者, 浊所妒也, 而又激之, 浅之乎其为量矣。是故君子于己讳美, 于人藏疾, 若有激浊之任者, 不害其为分晓。
【译文】清洁的人, 会被污浊的人嫉妒, 而你还要激他, 肚量不是太浅了吗? 因此君子对于自己要避讳称扬自己的美德, 对于别人, 要掩藏别人的毛病。如果是担当激励浊者的人, 不妨把清浊分清。
【原文】处世以讥讪为第一病痛。不善在彼, 我何与焉?
【译文】为人处世, 最要紧的是不能讥笑讽刺别人。别人有不完善的地方, 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原文】余待小人不能假辞色, 小人或不能堪。年友王道源危之曰: “ 今世居官切宜戒此, 法度是朝廷底, 财货是百姓底,真借不得。人情, 至于辞色, 却是我底, 假借些儿何害?”余深感之, 因识而改焉。
【译文】我对待小人, 总是不能给以好脸色, 使他们常常感到难堪。与我同年考取的朋友王道源认为这样不行, 说: “现在做官了, 应当将这个毛病戒掉。法令制度是朝廷制定的, 钱财货物是百姓拥有的, 确实不能当作人情来赠送。至于言辞脸色却是自己的, 借来些给他们, 又有什么害处呢?” 对于他的话, 我深有感触, 因而改正了以往的做法。
【原文】刚明, 世之碍也。刚而婉, 明而晦, 免祸也夫。
【译文】刚直和清明, 是处世的障碍。刚直而又委婉, 清明而又含蓄, 就可以免于灾祸。
【原文】君子之所持循只有两条路, 非先圣之成规, 则时王之定制, 此外悉邪也, 俗也, 君子不由。
【译文】君子所坚持和遵循的, 只有两条路, 不是先王既定的法规, 就是现实君主所制定的制度, 除此之外, 全是歪门邪道及庸俗之道, 君子不应当效法。
【原文】非直之难, 而善用其直之难; 非用直之难, 而善养其直之难。
【译文】做到正直并不困难, 善于运用正直才是困难的; 善于运用正直并不困难, 善于保持正直, 才是困难的。
【原文】处身不妨于薄, 待人不妨于厚; 责己不妨于厚, 责人不妨于薄。
【译文】对待自身不妨刻薄一些, 对待别人不妨宽厚一些; 反省自己不妨多一点, 指责别人不妨少一点。
【原文】坐于广众之中, 四顾而后语, 不先声, 不扬声, 不独声。
【译文】坐在大庭广众之中的时候, 要先观察周围的环境, 然后再开口讲话, 不要抢先发言, 不要大声叫嚷, 不要自言自语。
【原文】苦处是正容谨节, 乐处是手舞足蹈, 这个乐又从那苦处来。
【译文】端正肃穆时痛苦, 手舞足蹈时快乐, 这种快乐是从那种痛苦中来的。
【原文】滑稽恢谐, 言毕而左右顾, 惟恐人无笑容, 此所谓“ 巧言令色” 者也。小人侧媚皆此态耳, 小子戒之。
【译文】言辞滑稽诙谐的人, 每当讲完都要左顾右看, 只恐怕别人没有笑的模样, 这就是所谓的巧言令色。小人在向人献媚时, 全是这种模样。年轻人要以此为戒。
【原文】人之视小过也, 愧怍悔恨, 如犯大恶, 夫然后能改。“无伤” 二字, 修己者之大戒也。
【译文】一个人对待自己的小过错, 能够惭愧悔恨就像犯了很严重的错误那样, 此后定能改过。“ 无伤” 这两个字, 是自我修养的大戒。
【原文】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 一不认则两过不免。彼强辩以饰非者, 果何为也?
【译文】有了过失是一个错, 不愿承认自己的过失又是一个错。一旦承认了错误则两个错全免, 一旦不承认则两个错都免不掉。那些用强词狡辩来掩饰错误的人, 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原文】一友与人争而历指其短, 予曰: “ 于十分中, 君有一分不是否?” 友曰:“ 我难说没一二分。” 予曰:“ 且将这一二分都没了, 才好责人。”
【译文】一位朋友与别人争吵, 将对方的毛病一一揭了出来。我说: “ 在十分错中, 你是否也有一分错呢?” 这位朋友说:“我也很难说没有一二分错。” 我说: “ 先将这一、二分错全改正了, 才好去指责他人。”
【原文】余二十年前曾有心迹双清之志, 十年来有四语云行欲清, 名欲浊。道欲进, 身欲退。利欲后, 害欲前。人欲丰,己欲约。近看来太执着, 太矫激。只以无心任自然, 求当其可耳, 名迹一任去来, 不须照管。
【译文】我在二十年前, 曾立志要做到心境、行为都清清白白,二十年来我坚持这样四句话: “ 行为要清白, 名声要淡泊,道行要发展, 为人要谦让; 遇利要居后, 逢难要向前; 对人要宽, 对己要严。” 目前看来, 这样太过于执着与偏激。应该无欲无求, 顺其自然, 要求自然就可以了。名声行为皆任其自然, 不必考虑。
【原文】君子之为善也, 以为理所当为, 非要福, 非干禄; 其不为不善也, 以为理所不当为, 非惧祸, 非远罪。至于垂世教则谆谆以祸福刑赏为言, 此天地圣王劝惩之大权, 君子不敢不奉若而与众共守也。
【译文】君子做善事时, 认为是理所应当去做的, 并非为了祈福和求官。他不做恶事, 是认为这是不应当去做的, 并非因为害怕招致灾祸和罪恶。至于在教化世人的时候, 则以福祸的赏罚来恳切劝导。这种劝导处罚的大权是天地圣王所拥有的, 君子不敢不奉行, 而与众人共同遵守。
【原文】茂林芳树, 好鸟之媒也; 污池浊渠, 秽虫之母也。气类之自然也。善不与福期, 恶不与祸招。君子见正人而合, 邪人见譾夫而密。
【译文】茂密芬芳的树林, 是可爱的鸟类的活动场所, 污秽肮脏的池塘沟渠, 是害虫的滋生之地。这是由于它们的本性相类似。良善不与福分相约, 邪恶不与祸患相伴。君子见到正直的人情投意合, 小人见到丑恶的人亲密无间。
【原文】吾观于射, 而知言行矣。夫射审而后发, 有定见也; 满而后发, 有定力也, 夫言能审满, 则言无不中, 行能审满,则行无不得。今之言行皆乱放矢也, 即中, 幸耳。
【译文】我观看射箭时, 领悟到了言行的规律。射时先要仔细地观察目标, 然后再把箭身射出, 这样就是有了正确的认识;先将弓拉满然后再放箭, 这样就有了强大的力量。人的言行也是如此。如果对自己的言论能仔细审查, 所言则无不达到目的; 如果对自己的行为能事先准备得当, 则行动就会圆满完成。现在人们的言行全如乱放的箭, 即使射中目标也不过是侥幸而已。
【原文】蜗以涎见觅, 蝉以声见粘, 萤以光见获, 故爱身者, 不贵赫赫之名。
【译文】蜗牛因为爬行时留有涎迹而被发现, 知了因为鸣叫的声音而被粘住, 萤火虫因为发出的光亮而被捕。所以, 洁身自爱的人不注重显赫的功名。
【原文】大相反者大相似, 此理势之自然也。故怒极则笑, 喜极则悲。
【译文】相对立的事物发展到了极限, 就会出现相似之处, 这是理势发展的必然表现。所以愤怒到了极点的人会狂笑, 兴奋到了极点的人会痛哭。
【原文】敬者, 不苟之谓也。故反苟为敬。
【译文】敬就是不能随随便便, 因而不随意草率就是敬。
【原文】多门之室生风, 多口之人生祸。
【译文】门多的房子招风, 话多的人惹祸。
【原文】磨砖砌壁不涂以垩, 恶掩其真也。一垩则人谓粪土之墙矣。凡外饰者皆内不足者, 至道无言, 至言无文, 至文无法。
【译文】用砖石砌成的墙壁, 不再用白色土涂饰, 这是因为不愿意掩盖它本来的面目。用白色土涂饰后, 人们就会认为这是用粪土砌成的墙了。凡是注重外表装饰的, 都是因为其内在有不足之处。最完善的道理不依赖言语来表达, 最精辟的言语不依赖文字来表达, 最佳的文章不依赖文法来修饰。
【原文】苦毒易避, 甘毒难避。晋人之璧马, 齐人之女乐, 越人之子女玉帛, 其毒甚矣。而愚者如饴, 即知之, 亦不复顾也。由是推之, 人皆有甘毒不必自外馈, 而耽耽求之者且众焉。岂独虞人、鲁人、吴人愚哉! 知味者, 可以惧矣。
【译文】苦口的毒药容易避开, 甘甜的毒药难以躲避。晋国人的璧马, 齐国人的乐伎, 越国人的美女玉帛, 这些东西毒性很大, 而愚蠢的人对待它们却像见到了饴糖一样, 即使知道它们有毒, 也无所顾忌。由此推知, 人人都有喜好甜毒之心,这是不需要外人赠送的, 对甜毒求之若渴的人太多了, 哪里只是虞国人、鲁国人和吴国人愚蠢呢! 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应以此而生畏惧之心。
【原文】好逸恶劳, 甘食悦色, 适己害群, 择便逞忿, 虽鸟兽亦能之。灵于万物者, 当求有别, 不然类之矣! 且凤德麟仁,鹤清豸直, 乌孝雁贞, 苟择鸟兽之有知者而效法之, 且不失为君子矣, 可以人而不如乎!
【译文】好逸恶劳, 沉溺于美食与女色, 损人利己, 为自己选择便利而欺辱他人, 这种事连鸟兽也能做。人类作为万物之灵, 应当力求有所区别, 不然的话, 就和动物相类似了。况且凤凰有德, 麒麟仁爱, 仙鹤清高, 獬豸正直, 乌鸦孝顺,大雁忠贞, 如果选择这些有智慧的鸟兽来效法, 才不失为君子呀。为什么有些人连鸟兽都比不上呢?
【原文】万事都要个本意, 宫室之设只为安居, 衣之设只为蔽体, 食之设只为充饥, 器之设只为利用, 妻之设只为有后。推此类不可尽穷。苟知其本意, 只在本意上求, 分外底都是多了。
【译文】一切事物的出现都有它原来的意义。建造宫殿, 是为了居住; 缝制衣物, 只为了遮蔽身体; 调制食物, 只为了充饥; 制造机器, 只为了使用; 迎娶妻子, 只为了生育后代。以此类推, 没有穷尽。如果知道了事物的本来意义, 就应该只在这方面努力, 其他的都是多余的。
【原文】士大夫殃及子孙者有十: 一曰优免太侈, 二曰侵夺太多, 三曰请托灭公, 四曰恃势陵人, 五曰困累乡党, 六曰要结权贵、损国病人, 七曰盗上剥下、以实私橐, 八曰簧鼓邪说、摇乱国是, 九曰树党报复、阴中善人, 十曰引用邪昵、虐民病国。
【译文】在朝做官的人给其子孙带来的祸害表现在十个方面: 一是富裕使其过于奢侈; 二是强取豪夺; 三是损公利己、网罗关系; 四是仗势欺人; 五是困累乡民; 六是巴结权贵, 损害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七是欺上瞒下, 中饱私囊; 八是胡言乱语, 扰乱国家的大政方针; 九是结党营私, 打击报复, 任人唯亲; 十是重用卑劣亲近之人, 欺压民众, 损害国家。
【原文】儿辈问立身之道。曰: 本分之内不欠纤微, 本分之外不加毫末。今也舍本分弗图, 而加于本分之外者不啻千万矣,内外之分何处别白, 况敢问纤微毫末间邪?
【译文】晚辈向我请教安身立命的道理, 我对他们说: “ 本分内的事情, 不能少一分一毫, 本分外的事情, 不能多一分一毫。现在舍弃本分内的事不做, 而去追求本分以外的事的人何止成千上万。本分内外的分别, 何处可以辨别得清楚? 又如何敢问纤微毫末之间的区别?”
【原文】智者不与命斗, 不与法斗, 不与理斗, 不与势斗。
【译文】明智的人不与命运相对抗, 不与法律相抗衡, 不与天理相抗争, 不与权势相争斗。
【原文】学者事事要自责, 慎无责人。人不可我意, 自是我无量; 我不可人意, 自是我无能。时时自反, 才德无不进之理。
【译文】学者凡事都要责问自己, 不要轻易责问别人。别人不符合我的意愿, 自然是由于自己的气量小; 我不能得到别人的赞同, 自然是自己无能。时时刻刻自我反省, 才能品德没有不进步的道理。
【原文】气质之病小, 心术之病大。
【译文】气质上的弊病小, 心术不正的弊病大。
【原文】童心、俗态, 此二者士人之大耻也。二耻不脱, 终不可以入君子之路。
【译文】幼稚和庸俗, 这是读书人的两大耻辱。不清除这两大耻辱, 终究不可能加入君子的队伍。
【原文】习威仪容止, 甚不打紧, 必须是瑟譨中发出来, 才是盛德光辉。那个不严厉, 不放肆? 庄重不为矜持, 戏谑不为譭護, 惟有道者能之, 惟有德者识之。
【译文】熟习威仪容止并不是最要紧的事, 声音只有从瑟、譨中发出来, 才具有品德高尚光辉。那个不严厉, 不放肆? 庄重而不矜持, 戏谑而不轻狂, 只有具有道德修养的人才能做到, 只有具有德行的人才能明白。
【原文】容貌要沉雅自然, 只有一些浮浅之色、作伪之状, 便是屋漏少工夫。
【译文】容貌要沉静、文雅、自然, 只要有一点轻浮浅薄的表现, 故意做作的姿态, 就是在品德修养方面下的功夫欠缺。
【原文】德不怕难积, 只怕易累。千日之积不禁一日之累, 是故君子防所以累者。
【译文】德性不怕难以积累, 只怕容易崩塌瓦解。积累千日, 禁不住一日之间的瓦解。所以君子应当防止崩溃的现象出现。
【原文】枕席之言, 房闼之行, 通乎四海。墙卑室浅者无论, 即宫禁之深严, 无有言而不知、动而不闻者。士君子不爱名节则已, 如有一毫自好之心, 幽独言动可不慎与?
【译文】枕席上的谈话, 自己屋内的举动, 也与四面八方相连通。不说一般的房屋, 即使防范森严的宫廷禁地, 没有什么言论外人不知道, 也没有什么行为外人不了解。名士君子不珍惜自己的名节就罢了。如果还有一点自尊自爱之心, 个人独处时的言语行动, 可以不谨慎吗?
【原文】富以能施为德, 贫以无求为德, 贵以下人为德, 贱以忘势为德。
【译文】富有的人以能施舍为有德, 贫穷的人以无奢求为有德,高贵的人以能礼贤下士为有德, 地位低下的人以不攀附权势为有德。
【原文】入庙不期敬而自敬, 入朝不期肃而自肃, 是以君子慎所入也。见严师则收敛, 见狎友则放恣, 是以君子慎所接也。
【译文】走进庙堂, 自然就会肃然起敬, 进入朝廷, 自然就会肃穆庄重。所以君子对自己出入的地方要慎重。遇见严师会有所约束, 遇见轻浮的朋友则会放肆, 所以, 君子接人待物要谨慎。
【原文】《氓》之诗, 悔恨之极也, 可为士君子殷鉴, 当三复之。唐诗有云:“雨落不上天, 水覆难再收。” 又近世有名言一偶云:“ 一失脚为千古恨, 再回头是百年身。” 此语足道《氓》诗心事, 其曰“ 亦已焉哉”, 所谓“何磋及矣”, 无可奈何之辞也。
【译文】《氓》这首诗, 表现出无限悔恨的情绪, 为士人君子提供了前车之鉴, 应当反复品味它的内涵。唐诗说: “ 雨落不上天, 水覆难再收。” 近世又有两句名言: “ 一失脚为千古恨, 再回头是百年身。” 这就道出了《氓》这首诗的寓意,它所要讲的也就是这些了。所谓何所嗟及矣, 不过是无可奈何的言辞罢了。
【原文】平生所为, 使怨我者得以指摘, 爱我者不能掩护, 此省身之大惧也, 士君子慎之。故我无过而谤语滔天不足惊也,可谈笑而受之。我有过而幸不及闻, 当寝不贴席、食不下咽矣。是以君子贵“ 无恶于志”。
【译文】我平生的言行举止, 使忌恨我的人借以对我进行指责,使关爱我的人不能对我进行保护, 这是我自我反省之后最感到恐惧的。士人君子应对此谨慎小心。所以如果我没有过错, 即使到处都是流言飞语, 也不必惊慌, 应当在谈笑声中承受; 如果我有过错却还没有听到别人的指责, 也应当寝食难安。因此君子应注意不损伤自己的意志。
【原文】谨言慎动, 省事清心, 与世无碍, 与人无求, 此谓小跳脱。
【译文】言语谨慎, 行为稳重, 明了事理, 清心寡欲, 与世无争, 与人无求, 这样就是小的洒脱。
【原文】身要严重, 意要安定, 色要温雅, 气要和平, 语要简切, 心要慈祥, 志要果毅, 机要缜密。
【译文】体态要严肃庄重, 意志要沉稳安定, 容貌要温和儒雅,气质要详和平静, 语言要简明朴实, 心地要慈爱温和, 意志要果敢坚定, 心机要缜密细致。
【原文】善养身者, 饥渴寒暑劳役外感屡变, 而气体若一, 未尝变也。善养德者, 死生荣辱夷险外感屡变, 而意念若一, 未尝变也。夫藏令之身至发扬时而解譿, 长令之身至收敛时而郁阏, 不得谓之定气。宿称镇静, 至仓卒而色变; 宿称淡泊, 至纷华而心动, 不得谓之定力。斯二者皆无养之过也。
【译文】善于养身的人, 劳作时面临饥渴寒暑外部感受的屡次变化, 却能使元气和身体保持统一, 不产生任何的变化; 善于修养德行的人, 面临生死荣辱、平安危险等外在感受的多次改变, 却能使意志持之以恒, 不会有任何变化。蕴藏元气的身体, 到了需要动用时却患上解体之疾, 到了应收敛时就堵塞, 这不能叫作定气, 也不能叫作镇静。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神色大变, 不能叫作淡泊。对于纷乱繁华的景象, 心思就会动摇, 不能叫作定力。这两种过错, 都是缺乏修养造成的。
【原文】里面要活泼, 于规矩之中无令怠忽; 外面要摆脱, 于礼法之中无令矫强。
【译文】内心的活泼要局限于规矩之中, 不要使其怠惰疏忽; 外在的洒脱要局限于礼法之中, 不要使其过于逞强。
【原文】四十以前养得定, 则老而愈坚; 养不定, 则老而愈坏。百年实难, 是以君子进德修业贵及时也。
【译文】在四十岁以前如果能养成坚定的意志, 以后随年龄的增长就会更坚强, 如果培养不出坚定的意志, 那么年纪越大就会越糟糕。人活百年确是不易, 所以君子应当及时培养道德, 进修学业。
【原文】涵养如培脆萌, 省察如搜田蠹, 克治如去盘根。涵养如女子坐幽闺, 省察如逻卒缉奸细, 克治如将军战譹敌。涵养用勿忘勿助工夫, 省察用无怠无荒工夫, 克治用“ 是绝是忽” 工夫。
【译文】保持涵养如同培育脆弱的幼苗, 反省检察应像搜寻田间的蛀虫, 治理国家如同除去盘根错节的草根, 保持涵养如同女子坐在深闺, 反省检察如同巡逻的士兵缉拿奸细, 治理国家如同将军同强悍的敌人作战。涵养的培育要下到勿忘勿助的工夫, 反省检察要下到勿荒勿怠的工夫, 治理国家要用到是绝是忽的工夫。
【原文】世上只有个道理是可贪可欲的, 初不限于取数之多, 何者? 所性分定原是无限量底, 终身行之不尽, 此外都是人欲, 最不可萌一毫歆羡心。天之生人各有一定底分涯, 圣人制人各有一定底品节, 譬之担夫欲肩舆, 丐人欲鼎食, 徒尔劳心, 竟亦何益? 嗟夫! 篡夺之所由生, 而大乱之所由起,皆耻其分内之不足安而惟见分外者之可贪可欲故也。故学者养心先要个知分, 知分者心常宁、欲常得。所欲得自足, 以安身利用。
【译文】世界上可以多求的只有道理, 从来不规定可以索取的数量,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它的天性注定就是没有止境的, 人一生也探索不尽。道理之外, 尽是人的欲望, 最不能够产生一丝一毫的羡慕他人之心。上天创造人, 让其各有一定的本分限制, 圣人培养人, 让其各有一定的品德操守。比如轿夫幻想坐轿, 乞丐梦想美食, 这只能使其白费心机, 终究能有什么益处呢? 可叹! 篡夺之心由此而生, 大乱也由此而起,这都是因为不满足自己分内之事, 而感到耻辱, 只贪图自己本分之外的东西的缘故。学者修养身心,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本分, 明了自己本分的人心绪总是宁静的, 本分之内的欲望总是能够得到, 这足以满足其安身立命的需要。
【原文】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 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 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译文】心术以光明诚实为第一, 容貌以端正老成为第一, 语言以简洁朴实为第一。
【原文】学者只把性分之所固有, 职分之所当为, 时时留心, 件件努力, 便駸駸乎圣贤之域。非此二者,皆是对外物,皆是妄为。
【译文】有学问的人只要把自己天性本分内的事, 本职所应当做的事, 时时留心, 件件努力, 就会慢慢进入圣贤的境界。在这两方面之外, 都是身外之物, 都是胡作非为。
【原文】进德莫如不苟, 不苟先要个耐烦。今人只为有躁心而不耐烦, 故一切苟且, 卒至破大防而不顾, 弃大义而不为。其始皆起于一念之苟也。
【译文】追求品德的进步应先从不做苟且之事开始, 而这需要有耐心。现在的人只有浮躁之心而没耐心, 对一切事都是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以至于不顾原则, 舍弃大义, 这都是由于苟且之心的一念之差所造成的。
【原文】不能长进, 只为昏弱两字所苦。昏宜静以澄神, 神定则渐精明; 弱宜奋以养气, 气壮则渐强健。
【译文】不能长进, 只是为昏弱两个字所妨害, 都是因为昏聩和虚弱的困挠, 昏聩时应当静心来澄清神志, 神志清醒就会逐渐精明; 虚弱时应当发奋来培养元气, 元气充足就会逐渐强健。
【原文】一切言行只是平心易气就好。
【译文】一切言谈举止, 只要是平心静气就好。
【原文】恣纵既成, 不惟礼法所不能制, 虽自家悔恨亦制自家不得。善爱人者无使恣纵, 善自爱者亦无使恣纵。
【译文】如果养成恣意放纵的品性, 不仅礼法不能约束他, 就是自己悔恨, 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善于关爱别人的人, 不让人恣意放纵, 善于自爱的人, 也不要使自己任意放纵。
【原文】天理与人欲交战时, 要如百战健儿, 九死不移, 百折不回, 其奈我何? 如何堂堂天君, 却为人欲臣仆? 内款受降?腔子中成甚世界。
【译文】天理与人欲相互对抗时, 要像身经百战的勇士, 九死不移, 百折不回, 这样的话, 人欲又能如何呢? 堂堂天理, 怎么可以做人欲的仆从呢? 内心屈服于人欲, 它会成为什么样的世界?
【原文】有问密语者, 嘱曰: “望以实心相告。” 余笑曰: “吾内有不可瞒之本心, 上有不可欺之天日。在本人有不可掩之是非, 在通国有不容泯之公论。一有不实, 自负四愆矣, 何暇以貌言诳门下哉!”
【译文】有向我打听秘密的人, 嘱咐说: “希望能真心实意地告诉我。” 我笑着说:“ 我体内有不可欺瞒的真心, 头上有不可欺骗的天日, 我本人有不可遮掩的是是非非, 在全国有不可泯灭的公论。如果不讲真话, 就会辜负这四个方面了。哪有功夫用不实之辞诳骗你呢!”
| 简介
《呻吟语》是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1536—1618)所著的语录体、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刊刻于1593(明万历二十一年),时吕坤在山西太原任巡抚。 《呻吟语》是吕坤积三十年心血写成的著述,他在原序中称:“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故以“呻吟语”命名。全书共分六卷,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一共有大约数百则含意深刻、富有哲理的语录笔记。
《呻吟语》是吕坤的代表作,该书立足儒学,积极用世,关乎治国修身,处事应物,言简意赅,洞彻精微,影响很大。尹会一称其:“推堪人情物理,研辨内外公私,痛切之至,令人当下猛省,奚啻砭骨之神针,苦口之良剂”。申涵光称:“不可不常看。”有现代学者誉其为:“古今罕见的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南性书籍”。
| 附言
到今天,也是刚好入驻简书整整的两个月,且不说发生了什么,又结识了多少的人,哪怕粉丝数量的增长,这都是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在我心里。
很少主动去跟一些简友互动,依旧是除了日常的那几位。有时候看到别人给自己点赞,也总觉得该有所回应才是,即便再忙,再是不想搭理任何。然而,在拜访名单中清退了好一批人,虽然有的后期又重新有所回来,但也早已不是我当初想看见的模样。
我知道又是我该去清退一些人的时候了,那么的杳无声息,总是很残忍。很是清楚自己想要的一切,即便我并不渴望对方能给我带来什么,只是在想,即便我不去主动拜访对方,是否有人感受得到我的落寞和无助,就目前而言。
也并不奢求认识多少的人,就像我从来不打听对方的任何,她想说,自会告知我心里的一切,我亦如是。当然,也是想彼此能更长久些,在前行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有时候,不想知道任何,就好比我们无法回避自己的伤痛一样,有的人,终是会离开,所以在走的那刹,内心也不至于太过伤感,执语凝噎,有的只是为她默默祝福。
有的人走了,自然也会有新的人去填补这一空位,一切又都循环往复,随时间流转。并不想去刻意挽留任何一个人的离开,只要她愿意,我仍旧可以作为一位忠实的听众,去听她讲述自己的过往。
我在找我的同路人,那是我一句话,就能解读出我所有感受的种种。他可能很普通,但很真实,也怀揣着同样的梦想与激情,贵在坚持。可能比我年长,但并不妨碍成为忘年;也可能很是稚嫩,但并不阻碍他前行的脚步。
从不主动去跟简友交流自己的一些想法,对于我来说,大家都挺忙的。即使交流,也是基于从评论区开始的一个互动,熟络至简信的转移,到最终的幕后。
今儿起,也将取消关注3位简友(墨影teresa ,逸之何春雷,至简从心),很是抱歉,这个无关于任何,我更想让自己退居幕后去关注你们,我还是会时常去看望彼此,若你们愿意在我这多停留几分钟,我想此番你是能得以看到的,也得以理解的。
越到最后,很多事情也反倒稀疏平常了,在众多简友心里,也已是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我呢,也想在别的方向寻求一些突破,给我想要的一切可能!
......
戊戌 四月三十 丑 于昌平北街家园一区
| 心画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汉·扬雄 ”
| 文章
阅读请转至半暇·简适文集!
| 箴言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吕坤《呻吟语》
| 箴言
学会和自己独处,心灵才能得到净化。独处,也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回归自我。心灵有家,生命才有路。
| 品藻
(一)墨影teresa
写字其实也是一种生活,特别享受这种笔墨练习过程中的专注,勇猛与精进...
(二)历史的转折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半暇效果,取其一瓢,便沐一生。
历史的转折·见评·【心畫】修身(卷二·节选十三)·呻吟语·明·吕坤
| 诗选
《避免》·顾城
你不愿意种花
你说
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掉落
是得
为了避免结束
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 寄语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