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笔记①

作者: 如是秋山 | 来源:发表于2018-12-18 08:27 被阅读2次

    中医有内治,有外治,我们平时服的中医汤药属于内治,中医三种外治方法,针灸、艾灸,推拿按摩。推拿按摩:用能量手的相关部位在我们体表的相关部位进行操作,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注重事先的练功。

    针的发展历程:首先是砭石,骨针,到竹针,到金属针。

    黄帝内经是系统的中医理论,有大篇幅介绍针灸。《难经》也有大篇幅记载。《针灸甲乙经》有详细的针灸临床指导。

    针灸铜人

    六世纪传到朝鲜日本,十四世纪传到越南,东南亚,十六世纪传到欧洲。现在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疗法。美国针灸研究应用最发达。针灸在美国和现代医学平起平坐。

    不使用药物,通过外在刺激,调动人体的潜能。其理论支持是中医理论,重点是经络理论和腧穴理论。

    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经脉连接内脏和体表,是主干道。而络脉是小支脉。

    经脉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及其附属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络脉系统包括十五络脉以及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

    虚实,正气不足则虚,邪气盛则实。

    三视图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为“脉气所发”、“神气游行出入”之处。

    “腧”与“输”通,有转输的含义,“穴”有孔隙的意思。腧穴在历代文献中又称“砭灸处”、“气穴”、“骨空”、“孔穴”、“腧穴”以及“穴位”等。

    《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涉及到针灸和推拿要讲的穴位,分为三大类,一是十四经穴(十四经,十二正经和);二是奇穴(例如太阳穴、清明穴);无定穴,以痛和反应点作为穴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学习笔记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ck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