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笔记①

作者: 如是秋山 | 来源:发表于2018-12-18 08:27 被阅读2次

中医有内治,有外治,我们平时服的中医汤药属于内治,中医三种外治方法,针灸、艾灸,推拿按摩。推拿按摩:用能量手的相关部位在我们体表的相关部位进行操作,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注重事先的练功。

针的发展历程:首先是砭石,骨针,到竹针,到金属针。

黄帝内经是系统的中医理论,有大篇幅介绍针灸。《难经》也有大篇幅记载。《针灸甲乙经》有详细的针灸临床指导。

针灸铜人

六世纪传到朝鲜日本,十四世纪传到越南,东南亚,十六世纪传到欧洲。现在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疗法。美国针灸研究应用最发达。针灸在美国和现代医学平起平坐。

不使用药物,通过外在刺激,调动人体的潜能。其理论支持是中医理论,重点是经络理论和腧穴理论。

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经脉连接内脏和体表,是主干道。而络脉是小支脉。

经脉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及其附属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络脉系统包括十五络脉以及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

虚实,正气不足则虚,邪气盛则实。

三视图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为“脉气所发”、“神气游行出入”之处。

“腧”与“输”通,有转输的含义,“穴”有孔隙的意思。腧穴在历代文献中又称“砭灸处”、“气穴”、“骨空”、“孔穴”、“腧穴”以及“穴位”等。

《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涉及到针灸和推拿要讲的穴位,分为三大类,一是十四经穴(十四经,十二正经和);二是奇穴(例如太阳穴、清明穴);无定穴,以痛和反应点作为穴位。

相关文章

  • 【七】中医、西医、营养学和营养医学分辨

    文/陈彩霞 关于《失传的营养学》音频学习第7天的笔记: 〖中医、西医、营养学和营养医学〗 1、中医: 取消中医,这...

  • 人体经络的走向动画图,值得收藏

    以下摘自中医学习笔记 中医如果用精油落实解决效果会更好。 精油与中药殊途同归 精油地药学属性 导读: 中医上说,经...

  • 中医问诊~学习笔记

    中医问诊为中医四诊合参内容之一,通过询问人体有哪些不正常症状,在八纲辩证、脏腑辩证和整体辩证的基础上,从而达到问诊...

  • 中医诊断【学习笔记】

    对中医感兴趣,记录一下偶尔学习的内容。第一次学习【学习笔记】一、四诊:是中医检查患者以收集病情资料的方法。包括望闻...

  • 中医诊断【学习笔记】

    滑脉和弦脉 《濒湖脉学》记载滑脉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漉漉如欲脱。浅解:滑脉,其特点是往来进...

  • 从38.5度说开去:一个孩子爸爸关于小儿发热的认识和体验

    从38.5度说开去:一个孩子爸爸关于小儿发热的认识和体验 中医杂谈 2012/08/21 中医学习笔记 现在的爸爸...

  • 中医学习笔记

    要想减肥先减腹 要想减腹找天枢 肚脐旁开两支 内热体质喝荷叶水闷泡五分钟一天两杯加拍打腹部 体湿性是湿气和热量的淤...

  • 中医学习笔记②

    络脉,连接主干道的小支脉。经脉我们用交通枢纽来理解,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对一个城市交通的观察和思考来理解经络呢?穴位的...

  • 中医学习笔记①

    中医有内治,有外治,我们平时服的中医汤药属于内治,中医三种外治方法,针灸、艾灸,推拿按摩。推拿按摩:用能量手的相关...

  • 刘力红《思考中医》第一章 (思考中医pdf文档:百度网盘下载)

    读书笔记:刘力红《思考中医》第一章 思考中医pdf文档:度盘下载 第一章 略说中医的学习与研究 一、树立正确的认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学习笔记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ck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