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6岁的男孩子,跟爸爸玩游戏输了就哭,而且很难哄好,还会一个人生闷气很久,这种情况正常吗,如何引导?
回答:感谢“半日闲”邀请!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的孩子,也是男孩子。他在六岁多的时候开始学的象棋,刚学会就要闹着跟我一起下。我是纯业余选手,连个象棋爱好者都不能算,但大人毕竟比孩子能多看好多步棋,所以如果不故意相让的话,小家伙是很难赢的。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小家伙也是非常想赢,刚输一盘时,他会很失望地看着棋盘,也很难过,但会再下第二盘。如果第二盘再输了,就开始哭了,很委屈地看着我了。一般情况下,前两盘是按照他们象棋老师的要求:落子无悔,下棋不语的。不过,到了第三盘时,我会在关键时候给他讲解,告诉他一些路数。慢慢地,小家伙现在已经象棋水平已经从初级班,进入中级班了,每局开局的前十几步已经很有模有样地开始排兵步阵了。
所以,思考下来,孩子们都会有比较强的好胜心,这是因为儿童期的孩子都会对“趣味性、竞争性”的活动和游戏感兴趣,也会喜欢投入比较大的精力和比较重的“感情”在里面,一旦受到挫折和打击,肯定也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负面情绪。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主要是看家长如何进一步引导和陪伴孩子在挫折状态下的状态调整。
对于男孩子来说,爸爸既是家长,又是老师,还是玩伴。在大家一起玩游戏时,孩子会把爸爸当成竞争对手,而爸爸除了把自己也当成竞争对手外,也一定要记得自己还是家长,也是老师。也就是说,爸爸除了要在游戏中胜过孩子,还要教给孩子怎么赢,为什么能赢。而不是单纯地也把孩子当成竞争对手,自己赢了孩子就很开心——其实,家长胜过孩子是很正常的,没什么值得开心的,反而是孩子培养得能够用过自己才更加值得开心。
所以,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多陪伴他,先问问他的感受,是难过,还是委屈,还是疑惑,还是其他的什么情绪。然后找到具体原因,和孩子一起再分析出解决办法,并鼓励孩子进行再一次的尝试,最后争取陪着孩子一起取得胜利和成功,让他感受到努力付出后取得成功的快乐,让他真正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坚持就是胜利”的直观体验。
最后,寒竹哥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好好地陪伴自己的孩子,所有的家庭都能拥有轻松快乐的亲子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