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随笔]奶奶编织的芦苇箔

作者: 落幕红尘 | 来源:发表于2017-12-13 19:41 被阅读200次
选材

文/落寞红尘

箔子有很多种,有盖房子用的,有家用的,有大箔子,有小箔子。盖房子用的箔子芦苇是不去皮的,箔子的编织比较粗糙,是整把整把芦苇捆扎而成。现在农村上盖房子,也不用这个啦。而家用的箔子,编织起来很讲究的,是一根一根的编织,先要把一根根芦苇,从众多的芦苇中挑选出来。选一些年代生长久的,去了皮乃有光泽的,既长又不弯曲的那种芦苇,选够一定数量后就可以编织了。

"躺鱼"

用芦苇编织的箔子,在农村用途很广。以前听父母说过,60年代的时候,芦苇遍地都是,取的人很少,即便取了也是当柴火草给烧了。

夏季雨水多,那时候沟沟渠渠鱼很多,只要在沟渠的一头叠上坝,形成落差。当水接满到一定高度后,在离坝的不远处,一米远的地方,用一截木棍横在沟渠两段,再把箔子放在坝和小木棍之间,这时再在坝上开一个浅浅的流水的口子,鱼便会顺着水流,大大小小成群成群的,朝水泄流的下游,汇龙而来。他们唱着歌,欢快的,朝你早已摆放好的箔子终点而去。

一切妥当后,你可以离开,一两个小时后再来,记得带一个大点的口袋装鱼就行。箔子上被压的都是鱼,一次弄个50斤,100斤鱼,也不奇怪。一个雷雨季,家家都能弄个几百斤鱼。

家家有,卖也没处卖,鱼能吃到你发腻。那怎么多鱼该怎么办呢?大的腌制,小的下锅用开水煮一煮,捞出来后在箔子上面晾干就可以啦。

没事的时候把晾干的鱼干拿出来,把里面内脏清理干净,烧什么冬瓜汤,萝卜汤之类的,抓一把放在锅里,很起鲜的。

晾晒红薯干

在我们这儿,家家都会种着一些红薯。而红薯,长成之后,最迟也必须在霜降到来之前,从地里面全部取出来。老人们说,过了霜降。再把红薯从地里面取出来,就不易存放了。所以霜降前如遇到一连几天晴天无雨的日子,家家都会用两条板凳,两根棍子,把箔子铺在上面,然后把洗净切好的薯条,放在箔子上凉晒。因为箔子透气功能好,有三天功夫,薯干就晒好了。收藏起来,能够吃两个季。

红薯属于粗粮,在那个少吃少穿饿死人的的饥荒年代,救了多少人的命。那个时候吃红薯是为了填饱肚子,不被饿死。

现在红薯的价值是因为它有抗癌的物质,才又被人们重视起来。过去没粮食,没得吃,天天吃红薯,吃到倒胃,风一吹,胃子里泛酸水,直往外流。现在人们吃红薯,是把红薯当成了保健品。稀饭锅里添点红薯干或红薯,熬出的稀饭可口美味。

曝伏

民间有曝伏一说。就是将被子鞋子衣服等物品,在大伏天里面拿出来暴晒一下。

特别是一家人的鞋子,有那么多,洗刷过的鞋子都放在箔子上面晒,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赶制年货也少不了箔子

腊月一进20,这的人就开始忙年了,赶制年货,蒸包子这种习俗,到现在也没变。好像不蒸包子,就不叫过年似的,多少都会蒸一点。

包子出笼挌哪儿?外面早就放好了箔子,包子出笼前在箔子上洒点凉水,为的是包子倒在箔子上面,不粘箔子。

城里人不用箔子,因为他们也没地方放。我们农村人少不了它,所以说现在还能见到有人在编织箔子。

[红尘随笔]奶奶编织的芦苇箔

相关文章

  • [红尘随笔]奶奶编织的芦苇箔

    文/落寞红尘 箔子有很多种,有盖房子用的,有家用的,有大箔子,有小箔子。盖房子用的箔子芦苇是不去皮的,箔子的编织比...

  • 🌽家乡美食篇之苞芦松(1)

    年一近呀,松味也就越来越浓了。 奶奶每年春节都要做苞芦松,我也特别爱吃苞芦松。奶奶在做苞芦松时,我总会好奇地去看看...

  • 【红尘】

    【红尘】 浔阳芦浦一江秋,天下沧桑入梦流。 袖底青霜刀剑舞,红尘纸上月中楼。

  • 脆脆香香苞芦松

    2月3日 星期日 小雨 明日便是除夕,奶奶要制作苞芦松了。 苞芦松——当地安徽黄山一种具有...

  • 四随笔

    随笔一: 冷风冬雨,漫漫长路, 不见归途,笑看红尘去。 随笔二: 天边总是云彩飘散, 我心总在过去流连。 随笔三:...

  • 老奶奶用毛线编织的花

  • 《微雨红尘随笔――梦》

    《微雨红尘随笔 ――梦》 文:微雨红尘 今天又梦见自己回到了学校,梦见了熟悉的校园,教室,同...

  • 红尘随笔

    时光飞逝,当所有的的恩怨都尘埃落定,轻呼吸,感谢自己终于真的可以平静从容的面对岁月。又开始小孩子脾气,较真工作中的...

  • 讲课

    2021年5月12日随笔 今天上午第三节讲课,因为非常喜欢手工编织,所以我备了综合实践课《纸条编织小鹿》。 本次讲...

  • 当初那个少年......

    冬日芦黎 昨夜梦回从前 醒来不见少年 世事无常奈我何? 逍遥太极红尘剑! 5/5/2021 HK

网友评论

  • 长风潇雨:不同地域,风俗有异,欣赏!
    落幕红尘:@长风潇雨 谢谢阅读支持。
  • 平凡真实:我们这边以前用稻柴做的,专门有窑厂收购盖泥坯的,小时候我们一家都做,不看,都要忘记了。这篇文章真让我想起好多小时候的事,谢谢了。
    平凡真实:@落幕红尘 我们这边基本看不见了。
    落幕红尘:@平凡真实 现在稻草基本上是还田了。
  • 夜语可书:奶奶巧手:+1:
    落幕红尘:@夜语可书 奶奶今年87了。
  • e6918feac8a9:美文佳作!!
    落幕红尘:@长青宁密康杜泰达1572527 谢谢支持。
  • 公子江沐:喜欢:+1:
    公子江沐:@落幕红尘 :smile:
    落幕红尘:@无情客qhq 谢支持。
  • 马到成功程雨烟:谁能与我杯酒同醉,谁能与我把酒言欢,谁能与我惺惺相惜,茫茫人海中谁才是我的知音?谁能做到善始善终,谁能做到不为名不为利?小狐仙来看亲爱的朋友们啦。
    马到成功程雨烟:@落幕红尘 那年长亭送别时,三载心血付水流。万事不能由心意,梁祝化蝶枉情痴。心血滴滴化文字,相思入骨苦无眠。一曲悲歌谁会意,心事又有几人知。文由心生,心中没有爱,又怎能写出好文?请朋友们不要用没有文章的简书号给我打赏,我到哪去找文章,又怕赏错了人,同名同姓的人多着呢。也请那些赏我的朋友来简书写文章吧,我好赏还。赏还得是钱财,收获得是关爱,收获得是最珍贵的友情,没人赏是不是没人疼没人爱好可怜啊?感谢朋友们的厚爱。
    落幕红尘:@马到成功程雨烟 🙏💗💕💖
  • 柳橙芝:好喜欢
    落幕红尘:@柳橙芝a 谢友友阅读。🙏🍊🍅🍐🍋🍎🍏
  • 长亭外的夏小乔:晚安,朋友,做个好梦!🌙✨✨✨✨✨
  • 山的孩子:我是北方的,这里没有竹子,有芦苇但少。我们这里编筐卧娄全用一种叫“掃条”的野生植物来编。😀🌹🌹
    山的孩子:@山的孩子 是的,无论在哪里,都有赖以生存的东西
    落幕红尘:@山的孩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风中漫想:👍👍👍
    落幕红尘:@风中漫想 🙏🙏🙏
  • 闽洞秋沙:箔子的用处可不小了👍
    落幕红尘:@难得i浮图 😀😀😀
  • 无疾不伤:没见过,不过看你的文,我想吃鱼了。吃不了的可以给我邮寄点。😂
    无疾不伤:是那个箔没见过。哈哈😄鱼我是老见,就是野生的少了,我们这里卖的全是养殖。喜欢吃野生的。
    落幕红尘:@无疾不伤 真的假的,鱼没见过?
    无疾不伤:我负责帮忙消灭掉😂
  • 精进的医生:我们这儿也兴这个哦!☺
    落幕红尘:@医生的精进 芦苇这一物,恐怕全中国都有。
    精进的医生:@落幕红尘 我是湖北鄂西的。😃😃
    落幕红尘:@医生的精进 我是江苏苏北的。

本文标题:[红尘随笔]奶奶编织的芦苇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vz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