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已阅君读书散文
虞虢二国:名马玉璧,不敌唇亡齿寒

虞虢二国:名马玉璧,不敌唇亡齿寒

作者: 已阅君 | 来源:发表于2024-01-02 08:47 被阅读0次

春秋战国故事062

虞国、虢国这两个国家均为姬姓诸侯国,比邻而居,唇齿相依。虞国在如今山西平陆,虢国在如今河南三门峡及山西平陆一带,都和晋国接壤。

虢公名丑,骄横好战,屡次侵犯晋国的南部边境。边疆再次告急,晋献公便打算攻打虢国。

骊姬请求说:“为什么不派申生带兵前去?他素有威名,将士们俯首听命,一定可以马到成功。”献公先前已被骊姬蛊惑,恐怕申生战胜虢国之后威名更盛,功高盖主便难以制约,因此犹豫不决,最终没有派他出征。

献公问大夫荀息:“我们可以去攻打虢国吗?”

荀息答道:“虞国、虢国关系和睦。如果我们攻打虢国,那么虞国必然会施加援救;如果我们移师攻打虞国,虢国又会施加援救。以一敌二,恐怕难以取胜。”

献公郁闷地说:“这么说来,我对虢国就毫无办法了吗!”

荀息又答道:“我听说虢公耽于声色。您可以派人在国内访求美女,教会她们歌舞,用锦衣华服、鲜车怒马把她们盛装打扮起来,再送往虢国,低头求和。虢公一定欢欢喜喜地接受。他沉溺声色,必疏于政事,排斥忠良,我们可向犬戎行贿,让他们侵扰虢国边境,然后再乘机攻打,就可以把虢国灭了。”献公采纳了荀息的策略,将一大批年轻貌美的歌舞伎进献到虢国。

虢公很高兴,正要笑纳,大夫舟之侨劝阻说:“这是晋国下饵钓我们虢国,您为什么要吞下他们的饵料呢?”美色当前,虢公压根不听,竟同意了晋国的求和。

从此,虢公白天观赏轻歌曼舞,夜晚享受晋国美女,朝夕作乐,连上朝都很少去了。舟之侨十分焦急,再次谏言劝阻,惹得虢公大发雷霆,把他远远打发出去镇守下阳关隘。

没过多久,犬戎贪求晋国的财物贿赂,果然侵扰虢国边境,率兵到达渭河入黄河处,被虢军所败。犬戎首领不甘心,便集结全国兵力倾巢而出,又来攻打。虢公因前次大获全胜,也不惧怕,亲自率兵抗击,双方在桑田(北虢地名,今河南灵宝市)相持不下。

献公又问荀息道:“现在犬戎、虢国难解难分,陷入胶着,我可以去攻打虢国了吗?”

荀息答道:“虞国、虢国的交情还在。我倒有一个计策,可以今天战胜虢国,明天拿下虞国。”

献公赶紧问:“你这到底是什么样的计策?”

荀息答:“您重金贿赂虞国,从虞国借道,攻打虢国。”

献公问:“可我新近才同虢国讲和,攻打虢国师出无名,虞国怎么肯相信我呢?”

荀息答:“您暗中派遣南部边境的人在虢国寻滋生事,虢国的守边官吏一定会出言责备,进行惩治,您就以此为名,向虞国请求借道。”献公听从了他的计策,虢国的边境官吏果然如荀息所料的那样行事,双方边境出兵互相攻击。虢公正和犬戎打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暇顾及。

献公问:“现在攻打虢国不愁没有名义了。只是不知道应该送些什么东西去贿赂虞国呢?”

荀息答:“虞公虽然贪财,然而非天下至宝,绝不可能让他动心。必须拿出两样东西,我只怕您舍不得。”

献公问:“你说说看,到底是什么东西?”

荀息答:“虞公最爱的东西,就是玉璧和宝马。您不是有垂棘的玉璧和屈地的宝马吗?请您用这两样宝物,向虞国借道。虞国贪求玉璧和宝马,一定会落入我们的圈套。”

献公叹了口气,说:“这两样东西是我的心头至宝,我怎么忍心送给别人呢?”

荀息说:“我当然知道您舍不得呀!但您想一想,虞国借道给我们去攻打虢国,虢国没有虞国相救,一定会被我们所灭。虢国亡了国,虞国还能独存吗?玉璧、宝马还能跑哪儿去呢?不过是把玉璧寄存在外国的国库中,把宝马寄养在外国的马厩里罢了。”

大夫里克说:“虞国有两位贤臣,一个叫宫之奇,一个叫百里奚,料事如神,极有谋略,恐怕他们出言劝阻,那该怎么办呢?”

荀息说:“虞公既贪婪又愚蠢,即使有人劝谏,他也一定不会听从。”献公便把玉璧、宝马交付给荀息,派他去虞国借道。

虞公起初听说晋国来借道,要攻打虢国,神气十分恼怒,等见到玉璧和宝马,不觉转怒为喜,双手捧着玉璧不住地抚摸,眼睛注视着宝马一眨不眨,问荀息道:“这是你们晋国的国宝,举世无双,为什么要送给我呢?”

荀息说:“我们国君钦慕您的贤明,敬畏您的强盛,所以不敢独享宝物,希望博取大国的欢心。”

虞公说:“好吧,你一定有话要对我说。”

荀息说:“虢国人屡次侵犯晋国的南疆,我们国君为了社稷安定,忍辱求和。现在两国成为盟友还没多久,虢国就背信弃义,天天谴责我们,所以国君想要借道去责问他们。如果晋国侥幸战胜虢国,那么所有俘获的财物全都送给您。我们国君愿与您世代友好结盟。”虞公心花怒放。

宫之奇赶紧劝阻说:“您千万不要答应啊!俗话说‘唇亡齿寒’,晋国吞并同姓诸侯国,也不是一个国家了,唯独不敢对虞国、虢国下手,是因为两国唇齿相依,互帮互助。今天虢国灭亡,那么明天灾祸必然就降临虞国了!”

虞公说:“晋国的国君拿出国宝来与我示好结交,难道我爱的就是这点东西吗?晋国强于虢国十倍,失去虢国而得到晋国,有什么不好呢?你给我退下,别管我的事!”宫之奇还想再劝几句,百里奚拉住他的衣服,他这才作罢。

宫之奇退下后,对百里奚说:“你不仅不帮我劝说国君,还拉住我不让我说话,这是什么缘故?”

百里奚说:“我听说在蠢人面前说金玉良言,就好比把珠玉扔到路上。夏桀杀关龙逢,商纣杀比干,都是因为他们不顾一切直言劝阻。你呀,危险了!”

宫之奇说:“这样的话,那虞国必定会亡国,我和你该去哪里呢?”

百里奚说:“你独自离开虞国就行了。如果又带上我一个,不是罪加一等吗?我慢慢来吧。”宫之奇便带着整个宗族的人出走,没说去了哪里。

荀息出使虢国,顺利完成使命,回去报告晋侯说:“虞公已经接受了玉璧和宝马,同意借道给我们。”

献公便想要亲自率兵攻打虢国,里克进宫拜见献公说:“虢国很容易攻克,无须烦劳您亲自前往。”

献公问:“那你有什么战胜虢国的计策吗?”

里克答:“虢国的都城在上阳,但国门在下阳。只要下阳一破,虢国就势如破竹。我虽不才,愿意为您带兵出征。如不能取胜,甘愿领罪受罚。”献公便拜里克为大将,荀息为副将,率领四百辆战车前去征讨虢国,先派人向虞国通报晋军到来的日期。

虞公说:“我收下了贵国的国宝,无以为报,愿意出兵跟随。”

荀息说:“您要是出兵跟随,还不如把下阳这个关隘献给我们。”

虞公问:“下阳,这是虢国镇守的关隘。我如何能献给你们?”

荀息说:“我听说虢君正在桑田和犬戎大战,胜负未知。您假称为虢国助战,献战车给虢国,暗中把晋军放进去,那么下阳关就唾手可得了。我这儿有一百辆铁皮战车,您就拿过去用吧。”虞公依计行事,哄得下阳守将舟之侨信以为真,打开城门,放战车进去。

车中藏有身穿盔甲的晋国士兵,他们一进入关内,立刻一拥而上,大举厮杀。舟之侨一看形势不对,想要关闭城门,已经来不及了。里克率领大军长驱直入。舟之侨失守下阳,害怕虢公问罪,索性带兵投降了晋国。里克让他作为向导,朝着上阳一路进发。

虢公在桑田听说晋军大破下阳关,心急如焚,不敢恋战,急急忙忙班师回朝,被犬戎军队一阵冲杀,大败而逃,只幸存了几十辆随身的战车。虢公跑回都城上阳指挥防守,可惜杯水车薪,茫然无策。

不多时,晋军到来,在上阳城外修筑工事,实施围困。从八月到十二月,城中木柴、粮菜全都耗尽。随着抗战时间的推移,取胜的希望日益渺茫,士兵疲惫不堪,百姓日夜号哭。里克派舟之侨写了一封信,用箭射进城中,敦促虢公投降。

虢公说:“我的先祖是周王卿士,我不能向诸侯投降!”便趁着黑夜悄悄打开城门,率领家眷往成周而去。里克等人也不追赶。百姓欢天喜地感谢神明保佑,迎接里克的大军进城。

里克安抚百姓,秋毫无犯,留下士兵戍守。将国库中的宝藏全部装载到马车中,把其中的十分之三连同歌舞女一起献给了虞公。虞公更加喜形于色。里克派人快马加鞭,报告晋侯,自己则声称得了疾病,在城外驻扎休兵,要等待病好后再退兵回国。虞公不时馈赠药品,经常派人来问候。

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忽然探子来报:“晋侯大军已到郊外。”虞公就问晋侯的来意,报告消息的人说:“可能是生怕打不赢虢国,亲自过来接应。”

虞公说:“我正想要当面和晋君修好。现在晋君不请自来,倒如了我的愿。”说完,慌忙安排到郊外迎接。两位国君相见,彼此寒暄客套,互相感谢。献公约虞公在箕山比试打猎。虞公想要在晋国人面前炫耀,于是出动了城里所有的武士、战车和骏马,与晋侯追逐比赛,决一胜负。

这天,从清早到傍晚,献公和虞公打猎兴致勃勃,围挡还没撤去,忽然有人来报告:“城里起火了!”

献公说:“这一定是百姓家里失火,一会儿就能扑灭。”坚持再打一会儿猎。

大夫百里奚密奏虞公:“听说城里有骚乱发生,您不可久留。”虞公便先行告辞晋侯返回,半路上看见百姓纷纷逃窜,嚷着:“晋兵趁我们不防攻城,城池已经被攻下来了!”

虞公遭遇晴天霹雳,不禁怒气冲天,喝令:“车马全速前进!”刚来到城下,只见城楼上一员大将身靠护栏站着,盔甲鲜明,威风凛凛,对虞公大声说:“过去承蒙您借道给我们,现在您又把虞国借给我们,多谢您的恩赐!”虞公顿时被激怒,便想攻入城门。

城头上传来一声梆子响,刹那间箭如雨下。虞公命车马速速后退,派人督促后面部队赶快支援。士兵报告说:“后队走得慢,全都被晋兵拦截了,士兵不是投降就是被杀,车马也都被晋兵缴获。晋侯大军很快就到。”

虞公进退两难,叹气道:“我真后悔,没有听宫之奇的劝阻!”向四处一看,百里奚正在旁边,就懊恼地问他:“那时你怎么不出来劝我?”

百里奚说:“您连宫之奇的话都不听,还能听得进我说的话吗?我不说话,是要留下来在这个关头为你护驾的。”

正在危急时刻,虞公看见后面有一辆战车驶了过来,原来是虢国投降的将领舟之侨。虞公不禁面有愧色。

舟之侨说:“您误听晋国的花言巧语,舍弃了虢国,已经酿成大错。为今之计,与其逃奔他国,不如投靠晋国。晋君宽宏大量,必定不会加害于您,而且他对您同情怜惜,一定会厚待您。您不要再有疑虑了。”虞公仍然踌躇不定。

晋献公随后到来,派人请虞公相见,虞公不得不去。献公笑着说:“我这次来,只是为了取回玉璧和宝马。”便命人将虞公带到后队的马车中,让他住宿在军营中。

百里奚紧紧跟随着虞公,有人讥讽他也投降了晋国,百里奚就说:“我食君之禄这么久,便以此为报吧!”

献公进城安抚民众。荀息左手托着玉璧,右手牵着宝马,走上前来,笑眯眯地说:“我的计谋都已实现。现在就把玉璧放回晋国的国库,把宝马牵回晋国的马厩。”献公喜出望外。

献公把虞公带回晋国,想要杀了他。荀息嗤之以鼻:“这就是个呆货,能有什么作为!”于是以寓公之礼相待,另外再送给他一些玉璧和马匹,嘲讽说:“我们晋国不忘您借道的恩惠。”


改编自《东周列国志》、《左传》、《国语》等,原创作品,持续推出,欢迎关注。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月满将亏:齐桓公葵丘之盟

郑文公的苦恼:周太子之争与齐楚之争

齐楚争霸:齐桓公执牛耳之召陵会盟

齐楚交锋:齐桓公八国联军伐楚国

投我以木瓜兮,报之以琼琚:齐桓公重建邢国、卫国

卫懿公因鹤亡国,弘演杀身成棺

齐桓公出猎遇“鬼”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鲁国平乱记

老马识途,齐桓公破孤竹

齐桓公救燕国,山地战破山戎

相关文章

  • 虞国以亡国代价留给后世两个成语

    1.三国往事 有两个成语“借虞伐虢”和“唇亡齿寒”跟三个国家有关,它们的位置由北向南分别是晋国、虞国和虢国。 晋国...

  • 假道灭虢

    虞,虢二国同姓比邻,素盟好,皆与晋壤。虢公好兵,屡侵晋。晋献公怒,谋伐之,先赂犬戎,使扰虢。虢遣兵御戎。 下阳关,...

  • 晋国史话·第一辑(206)秦晋两国对于崤山函谷关的争夺

    虞虢两国的地理形势分析 公羊传在叙述假道伐虢时,特别指出战前晋献公为伐虢一事寝食难安,因为虞虢联盟太牢固,他束手无...

  • 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 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

  • 【老秦人的故事】8、一匡天下(下)

    5、假道伐虢 话说晋国国内被骊姬搞得乱七八糟,但是在国外假道伐虢却赢得了一个满堂彩。 话说虞、虢二国都是公爵国,比...

  • 《宫之奇谏假道》读后感

    文大意: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宫之奇曰...

  • 古代兵家谋略

    假道伐虢: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虞和虢两个小国,计划先攻虢。但要攻虢必先经过虞国,如虞出兵阻拦,甚至联虢抗晋,就难如...

  • 宫之奇谏假道

    朝代:先秦 作者:左丘明 原文: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

  • 宫之奇谏假道

    朝代:先秦 作者:左丘明 原文: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

  • 左传 · 宫之奇谏假道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虞虢二国:名马玉璧,不敌唇亡齿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jp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