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关于读书淮北师范大学哲思
《追风筝的人》:这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追风筝的人》:这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作者: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 | 来源:发表于2016-08-19 23:46 被阅读1910次

无意间看豆瓣上的畅销书列表,评分最高的是《追风筝的人》,心中悄悄庆幸,上周偶然从图书馆借回了这本书。然后,怀着很庄重的心情开始读,结果并没有让我失望。

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部小说,全球热销600多万册,创下出版奇迹。

01.

小说以阿富汗战争为背景,写了一个阿富汗富家男孩阿米尔的成长故事。阿米尔和仆人家的孩子哈桑是儿时的玩伴,在一次追风筝比赛中,胆小怯懦的阿米尔背叛了哈桑,从此阿米尔心中埋下了悔恨的种子,也将哈桑拒之门外。

后来阿富汗遭遇战乱,阿米尔随父亲逃往美国。多年后阿米尔接到父亲老朋友拉辛汗打来的电话。在阿米尔的童年,在他不被父亲重视的时光里,拉辛汗给了他很多的鼓励。拉辛汗在电话中说自己病重,并希望有些事情能和阿米尔面谈。电话的最后一句说到:来吧,这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与拉辛汗的这次见面让阿米尔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儿时的玩伴哈桑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当年的背叛换来的依旧是哈桑的忠诚。哈桑为了守护阿米尔家的房子,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哈桑去世后留下一个5岁的孩子,拉辛汗希望阿米尔能去阿富汗找到这个正在受难孩子,并安顿好孩子的生活。

重回故里,满目荒凉。战争后的阿富汗仍然被黑暗势力统治着,经过激烈的角逐,险些付出生命,阿米尔终于成功救出了自己的侄儿索拉博。迫于领养的程序限制,阿米尔不得不让索拉博在恤孤院先住一段时间,经历了战争后阿富汗恤孤院的残酷黑暗后,索拉博哀求叔叔不要让他留在恤孤院了,但是迫于无奈,阿米尔对侄儿说了不。绝望的孩子不在相信世界,选择了自杀来表达对世界的反抗。经过急救,索拉博终于醒来,但他的内心已经紧紧封闭。尽管阿米尔和妻子做了很多努力,索拉博都不会有任何回应,阿米尔决定继续等。

一天,阿米尔一家去参加一个阿富汗人的聚会。交谈时妻子索拉娅悄悄拉了拉阿米尔的衣袖,给他指指天上的风筝,阿米尔和朋友说了抱歉,转身去买了一只风筝,走向索拉博。阿米尔问索拉博是否想要放风筝,索拉博依旧保持沉默。当阿米尔的风筝飞起来时,阿米尔看到索拉博嘴角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阿米尔看到了希望。

02.

我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救赎。

童年的阿米尔总是拒绝父亲带上哈桑的要求,因为他害怕哈桑和他分享那点儿仅有的父爱。这种爱的争夺其实每个家庭都会有,如果说阿米尔得到的是父亲99%的爱,但他还是要去和哈桑去计较那1%的爱。不是因为自私,而是在那个胆小怯懦的孩子心里,父亲的爱就是他的全部力量,他怎么会舍得让那1%被分享呢?当现实无力改变,内心就会无比的痛,小小的心怎么能承受那么多的情感。

人的天性有时就这样不堪,但我们都无力拒绝。

多年后的阿米尔得知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总会对自己不满意,原来自己一直继承了父亲自私怯懦的一面,而哈桑继承了父亲善良忠诚的一面。他所嫉妒争夺的是本属于哈桑的爱,而哈桑总是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03.

当罪行导致善行,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救。

我们的生命中都会留有遗憾,但阿米尔敢于走上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儿时的遗憾成为了一生的牵绊,无论走到哪里,心底都悄悄窥视着那个不堪的秘密。多年后如果有人说:“来吧,这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我们会义无反顾的去找回曾经的自己吗?现实慌乱,到底什么才是值得我们去付出热情的?我也在不断的问自己。当现实的种种不能满足内心的渴望时,试着去弥补遗憾吧,心里释怀了,才会看清未来的方向。

阿米尔曾陷入艰难的抉择,在美国,他有安稳的生活,美丽善良的妻子,作家的名誉和丰厚的稿酬。去阿富汗意味着长途的跋涉,战乱的危险,失去生命的可能。反复的纠结后,阿米尔决定去找自己的侄儿,因为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阿米尔的选择让我觉得感动,罪行导致的善行也值得我们敬畏。

小说中阿米尔的父亲是个成功的商人,他不断的修建恤孤院,帮助有困难的人,通过做慈善来救赎自己的灵魂,弥补自己年轻时的错误。阿米尔也一样,为了得到灵魂的释然,他不惜付出生命去救出哈桑的儿子,为了得到索拉博的原谅做了很多努力。一代一代的救赎,都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爱,还渴望爱。

04.

图/网络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风筝,无论他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的追。

童年的哈桑为了追回阿米尔少爷的风筝,忍受了肉体和心灵的羞辱。成年后的阿米尔为了救赎自己的灵魂,和一群孩子一起奔跑,为索拉博追回风筝。

或许我们都曾站在道德的边缘摇摆不定,但多年后回望那些走过的路,我们会感谢自己曾走上了那条好人的路。我们生来都是无知无畏的个体,每天在喧嚣的社会中生活,让我们学会了掩饰自己的情感,但人不能总是带着面具生活。如果可以,让我们都活的表里如一吧。

小说的最后两个字:“我追。”阿米尔追的不仅是风筝,更是希望。看到最后我看到了主人公阿米尔的希望,也似乎看到了我的希望。这应该就是这本书的力量所在吧,依旧庆幸我能读到这本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漪禾渡江:写得真好!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 @漪禾渡江 谢谢姐姐的鼓励 😋
  • 樾曦:将故事分析十分透彻,曾经看过电影版,但我也今天才感受到中深刻的内涵。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天空那抹蓝 感谢鼓励,有时间我也去看看电影版 😊
  • 草屋:惭愧,读了一遍却没有啥感悟。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草屋 一起学习,我的理解也不全面
  • 鲸与月:因为一句话去读这本书,看到中途心里难受的差点放弃,最后坚持看完。。。。感受一言难尽,在这世间,能有一个愿意为你千千万万遍的人,怕是最大的幸运。
    鲸与月:@下一秒未来YP 嗯嗯,加油 :blush: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早安海棠 愿我们都能遇到自己的幸运,愿我们都能去善待
  • e3894a6b7d96:也许是理解能力差,这书看了两遍,还是不能全面理解:pensive: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xiao瑞 学到有用的东西就好了吧 😊
  • c0ef7e94f6f0:写的不错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游什么 感谢鼓励 😊
  • a0fbb8229d63:抱着试错的心态去过生活,知道自己错了,能及时改正,不要去逃避过错。这应该就是对生活最好的态度吧。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open视觉 嗯嗯,心里释怀了,方向就出现了
  • 柳青桐:现实中的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风筝不仅仅是风筝,于阿米尔是内心的救赎,于我们每一个人,又是什么呢?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柳青桐 对我来说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吧
  • 柳青桐:现实中的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风筝不仅仅是风筝,于阿米尔是内心的救赎,于我们每一个人,又是什么呢?
  • 蓦然目心:为你千千万万,短短几个字流露去哈桑对小少爷那真挚的情感!感染了无数的千千万万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蓦然目心 感动于哈桑的真诚和阿米尔的自我救赎
  • 王小笛:心灵救赎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王小笛 是呀,觉得很感动阿米尔的救赎
  • 8dc2878c6a84:赞一个!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叶韵love 感谢😊
  • 天水清波:这本书很好,准备看第二遍。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天水清波 是值得在读的书,很喜欢
  • ebdc3758a7d5:为你 千千万万遍!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落花人独立1122 挺好的书,传递正能量
    ebdc3758a7d5:@落花人独立1122 还没看这本书 刚买了准备看😊这本书应该很有趣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落花人独立1122 哈桑为了表示对阿米尔的忠诚,总会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读到这句会有莫名的感动~
  • AlfaLi:“为你,千千万万遍” 心疼哈桑,索拉博。看到最后泪奔了,因为哈桑的忠诚,因为索拉博的痛,原本应该天真无邪的孩子,是承受了多少伤害?我一直盼望着哈桑能活着,但是事与愿违,在索拉博身上看到哈桑的影子,我希望会是另外一个哈桑,但是沉默,不遂人愿。在感动中,希望失望希望又失望,文章最后“我追”又希望,希望幼小的索拉博能走出阴影,希望阿米尔能追到自己的救赎……昨天Twitter上看到叙利亚轰炸中一个幸存可爱的孩子,满身灰尘混杂着鲜血,一脸呆滞,惊魂甫定,满心的同情,但无能为力,顿生无奈( ˉ ⌓ ˉ ๑)
    AlfaLi:@下一秒未来YP 嗯嗯 沉默因为懵懂,愿他们即便经历伤痛但也心存美好 阿门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AlfaLi 对于一个无力的孩子,只能用沉默表示对世界的反抗。愿他们都能追到属于自己的风筝!
  • c66647ae97ff:为你 千千万万遍!❤ 还有《摆渡人》也很好看(。・ω・。)ノ♡!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SWNDDHN 感动于哈桑的忠诚和阿米尔的自我救赎,有时间去看《摆渡人》。
  • f5f5dc3b3718:为你,千千万万
    即使受了身体和心灵上的羞辱可他仍然保持着善良的品质,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说实话我看的时候是心疼他的,但这也并不是少爷的错,什么样的家庭孕育什么样的孩子。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女神带你去西藏 觉得阿米尔能再次走上救赎自己的路,就很感动
  • 麋鹿_森:“为你千千万万”,当哈桑再说起这句话的时候,当时我就被感动到了。我读的那么多书里,《追风筝的人》是印象深刻的其中之一。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麋鹿_森 觉得真的是很好的书,读到三分之一时就停不下来了
  • 不爱糖三角:好巧,我也是最近读完这本书,写了读后感。互相借鉴。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不爱糖三角 好的呀,一起学习😊
  • GDYA:我喜欢 ❤️
    GDYA: @下一秒未来YP 没事啦
    徒手劈砖的文艺青年:@GDYA 感谢你~❤

本文标题:《追风筝的人》:这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ti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