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学习哲学的学生,一些热爱哲学的人,尤其是喜爱中国哲学的人来讲,对于哲学和中国哲学抱有怎样的态度和看法,对于其哲学观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人怎样认识哲学,这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学习和建立起一个怎样的哲学世界。
为了更好的认识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哲学诗画整理了几位网友的看法,一起来深度了解下。
网友1:
中国哲学是从无中来的,无中生有,这不同于西方哲学那种清晰的逻辑思维,从零到一,西方世界是时至今日才完成的,而且不算完全的完成。中国的阴阳学说常被认识做二元论,但实际上在《易》之前阴阳就是一之二性,在西方一就是一,但在中国,那个二才是一,这就是不同。中国哲学一是不可言说的部分,不可言说的这是西方维特根斯坦同时期的结论。而可言说的部分是“二与一”,也就是说在中国最早期的思想中已经就物与性,名与实,在与非在等有了明确的结论。关键是这是如何得出的?这就是中国式的思维,他具有极强的洞见性,科学性,但还没有充分被认识,只是参考西方的思维解读。中国的哲学思维后来如何没有走向今天的科学的结果,其实都应该从东方的思维方式中彻底的研究。
网友2:
中国的哲学不是没有科学性,也不是没有统一,是后人的认识问题。中国的哲学就要用中国的哲思方式去解读,用西方人的方式读中国哲学,那始终不得其门而入。而今最大的问题是,几乎所有的哲学人都用西式思维思考中国哲学。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二是西式思维真的是比中式思维更局科学性吗?我看搞不通这两个问题,永远不会了解中国哲学。
网友3:
不仅是中国哲学,整个哲学都是为了给我们人类“立”住一些东西。我们讨论本体、本质,是为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种根基性的确信。笛卡尔怀疑一切可怀疑的东西,为得也是能够找到一个唯一确定不可怀疑的存在。现象学“悬置”的方法,也是为了能通过以打括号的方式,来确立括号外所剩下的东西。哲学“立”住一些东西是为了来给我们一种确信和坚持,中国哲学作为通过用自己的方式来界定哲学的一个哲学分支来讲,同样也是要“立”住一些东西。
与我们以往所接触的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的特殊性则在于,中国哲学要“立”住的不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是一个内在的、存于自身的东西。在中国哲学中,儒释道三家虽各有特色,但自隋唐以来,三教之间有着彼此补充发展的作用。故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和“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的说法。但无论是治心、治身还是治世,都是从自我的修养功夫开始的,也都是通过这种修养方式来达到的。儒家更是在《大学》中明确提出,先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是明明德还是君子的自我修养,中国哲学中的修养工夫论,一直都是以认识主体为目标,朝向自身的一个进程。而这种修养功夫一直以来在中国哲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说,中国哲学是在教我们如何立住自己,如何在这个纷扰吵杂的世间立住一个岿然不动的自我。这也是中国哲学最关键的意义所在。
网友4:
不要总是崇洋媚外,认为西方的哲学好,觉得西方哲学能锻炼思维。
如果没有中国传统哲学,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中华民族,我们这群炎黄子孙,也不会一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发展至今。即使放到现在来看也是这样,中国哲学是最适合我们中国人和中国土壤的哲学,尽管它有着种种的不合理性,需要吸收其他哲學来改进不适应时代的部分,但是它依然是我们本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结晶。如果我们全完抛弃了中国哲学,我们就没有了自己的主心骨、自己的灵魂。况且,在我们这样的一个不同于其他文化的土壤上,外来的哲学能够开出怎样的花,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
我们搞哲学中国化,就是为了让一些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能在我们中国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发展壮大。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讲,如果没有中国哲学,那他的生命存在便失去了应有的根基和意义。
网友5:
中国哲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人生观念等一些内在概念的关联最为紧密。无论是东方哲学,还是西方哲学,在大体上还是基本一致的,都涉及到了人的本质问题、神圣的人神问题、人的认识能力问题等。
西方哲学采用严密的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对问题进行论证,得出一个个比较具体的、详细的碎片化知识,比较的一目了然。但这种方法论显得比较僵硬,没有人情味儿。而中国哲学根植于中国古代丰富的传统文化,具有一种外国所有文化所没有的独特韵味,正是这种韵味使得中国哲学显得生机勃勃、富有生命力。这种特殊的韵味就使得我们中国哲学把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了“人”这个核心概念上,各个方面的研究都充满了人情味儿,是属于人的研究,关乎人们的生存和更好的活下去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