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非常焦虑,因为我的待看列表永远望不到头。有那么多经典书籍等着我看,付费专栏等着我打开,置顶公众号戴着小红点,收藏夹里密密麻麻都是内容……我常常觉得要被焦虑压垮了。
可是为什么我依然认为焦虑是好的?因为和焦虑相伴的往往是动力,如果你不想要实现些什么,如果你只是想“就这样吧”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你自然是不必要焦虑的。可是没有焦虑就没有痛苦了吗,无法自我实现,无法用成就感、满足感驱赶走那无尽的虚无,难道就不让你心里发堵吗?
所以焦虑很正常,有点要求的人都容易焦虑,既然无法避免,那我们来谈一谈怎么把它转变成你前进路上的推助力,而不是让它紧紧控制着你,使你彷徨不安,冷静不下来。
1. 开启闭环模式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焦虑,那是因为我们给自己定下了太多的目标。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美好,但往往并不能全都被我们所拥有,如果每次看到一些看上去有用的、美的、不错的,你就都想要去学、去拥有、去尝试的话,你往往只能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因为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是有限的。针对这样的心理特征,我觉得我们可以提醒自己,每做一件事,我们尽量开启“闭环模式”。
闭环模式在这里是指,每当你新开启一个项目或是计划时,你要设置具体的目标结果,你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它实现,get it done. 不要定一个非常含糊的目标,比如说你参加写作课,你的目标如果定成“我要提高我的写作水平”,那就是非常含糊的,不利于你具体的实施计划。而若是改成“我每周要完成三篇写作”,这样在你的施行过程中就变得明确又便于判定你究竟get it done了吗?
有了具体的目标,并向你自己承诺每天完成或是每周完成,开启了这个有验收的闭环模式,你再去回顾一下你的日计划或者周计划,也许,你就能立刻发现几项你未经深思熟虑、突然冒出来的奇思异想了。这也是一个可以帮助你去筛选“究竟这件事在现阶段对你而言是不是重要”的一个手段。
2. 不要害怕长长的列表,刻意创造“任意的震动”
这周的精英日课,万维钢老师介绍了一本书叫《MESS》,书中引用了一个例子:2014年伦敦地铁工人大罢工,造成了很多上班族不得不采用各种新办法寻找新路线上班。伦敦市有一种电子乘车卡是可以乘坐所有的公交设施的,因此用这张卡坐过哪些车,系统全部追溯的到结果。罢工结束之后,经济学家们根据记录到的数据发现,罢工当天大部分的乘客选择了和平时不同的交通线路。可是罢工结束之后,大约有5%的乘客,依然继续留在了罢工那天新发现的线路上。
作者把这个现象叫做”任意的震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增加一些不确定性,能够激活创造性。”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我们就能发现很多跨界的专家,他们反而特别的高产,这就是跨界带来的思想碰撞和灵感。我自己在写作的时候也常常会遇到突然卡住的情况,这个时候先放一放,做一些别的事,或者读一些不相关的内容,过个两天或者过几个小时,往往就突然发现自己从另外一个毫不相关的事情上得到了启发,突然就想通了或者找到了让人惊喜的素材。
因此,不要害怕计划被打乱,让自己的计划变得更灵活,甚至刻意开启多个项目来刻意地增加创造性。
3. 从你长长的列表中挑选出最重要的三项,雷打不动
我喜欢每次完成一项任务之后打上勾,这种可以放下一桩事的很爽的感觉,所以一般我都是每天以手写的方式,列出当天要做的事项,很多时候就是随意拿来的一张纸,本子都不用,基本每天得列上7,8条,比如昨天的列表是这样的:阅读succeed、乐乐的课、得到订阅、写作一篇、运动、冥想、经济解释、朗读群打卡,一共八项,最终完成了六项。说实话,平时还会有三项四项完不成的情况,要看具体当天安排。
这么多的事项安排其实是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的,尤其当夜渐渐变深,你的勾勾尚且寥寥无几时。毕业之后,我们就已经远离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条件了,所以很多时候必须要承认这个现实。但我觉得最好的办法不是就此只列百分百有把握的三件事,而是,在那长长的列表中,你挑选出近阶段最重要的三件事出来,让这三件事雷打不动地彻底执行。另外我建议这三件不应该是以“天”为单位的,至少应该“两周”甚至“一个月”起为单位。你想呀,既然是最重要的三件事,他们就不应该今天最重要,而明天就不是最重要的三件事了呀,所以如果每天更换的话那只能说明你没想清楚“什么最重要”。
选这三件事的标准同样也套用第一条所说的,给自己定出一个具体的,困难的目标,形成闭环模式。而当你某一天遇到一些临时的紧急的事,发现自己的日计划或者周计划被打乱的时候,那你就能立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优先地尽可能地去完成最重要的三件事。而当你有一些计划无法彻底执行的时候,也不至于太过泄气。同时,这个方法也可以防止我们因为很多琐碎而看似紧急的事而造成啥事都干不成的情况。
4. 恰当的给自己设置奖励机制,形成正循环
元学习课的时候,xdite就介绍了设置奖励机制的必要性,这不仅仅是针对一个学习新手来说是有效的,在日常生活中它的应用性同样也很高。xdite介绍了几个很有趣的奖励机制,比如说她不喜欢做家务,于是她就存一笔钱在她妹妹那里,每次洗完碗就去她妹妹那里领一笔奖励金来让自己的大脑高兴起来。又像乐乐老师,她定了一个长远的计划,她准备一年内减肥60斤,而相对这个宏大的计划,她的奖励自然也要相应够厚重,她准备奖励自己一次横穿美国大陆的旅行。
生活其实很美好,即便我们每天要学习,要完成很多的事情,会给自己设置很多的目标,让自己很焦虑,但还是要安插一些小的惊喜又或者奖励自己一些喜欢的事情。我们要融入更多的情绪在学习这件事中,让自己高兴起来,即便一开始你觉得辛苦,也要尽量带上更多维度的心情。把期待,兴奋,成就感混入你焦虑的感觉中,这时候你感知到的滋味也不只是苦了吧。
5. 不要随意否定自己。放弃极端的eithor or情绪
读过一篇Leo Babauta的《The four hidden habit skills》,其中有一条让我牢牢地记住了,甚至改变了我的想法和行动。和大家分享:
Constant re-adjustment.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abit skills of all, but people fail to do it. They have a rigid idea of what their habit will be like, and when something doesn’t go according to plan, they feel like everything has failed. They feel guilt, and think they’re a failure. No. They just need to re-adjust, and have a flexible mindset. This is so important, and yet almost no one does it. Forget to do the habit? No problem! Adjust by coming up with reminders. Procrastinated by going on Facebook? No problem! Adjust by blocking Facebook until 5 p.m. No problem is a problem if you have the skill of re-adjustment.
这段话在说,人们制定计划之后,总是觉得一旦没有按照安排来实行,这一整个习惯或者计划就失败了。他们会觉得愧疚,认为自己失败,往往会这样全然的放弃,抱着不成则败的极端判断。但是其实并不需要这样子,也不应该抱有这样的想法,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调整你的心理预期,调整你的计划,让它更合理更现实,你并不需要就此放弃你的目标,也不需要始终坚守你的计划安排。
如果你和我一样,有的时候会因为自己没有坚守自己的计划安排就产生强烈的挫败感,甚至会阻碍继续前行的动力的话,就常常把这段话拿来提醒自己吧。一个不完美的执行总是好过一个完美却不执行的计划的。
如果焦虑不可避免,那就正确地去对待它,让它成为我们的助力,把这一份焦灼混进完成一件事带来的成就感,任意震动带来的惊喜,得到奖励的满足感,你或许就能更好地接受它了。
最后总结一下,你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法来缓解你的焦虑:
1. 开启闭环模式
2. 不要害怕长长的列表,刻意创造“任意的震动”
3. 从你长长的列表中挑选出最重要的三项,雷打不动
4. 恰当的给自己设置奖励机制,形成正循环
5. 不要随意否定自己。放弃极端的eithor or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