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贵粟疏》

作者: 是阿若啊 | 来源:发表于2023-04-24 06:50 被阅读0次

    《论贵粟疏》是汉代大臣晁错的文章,出自《汉书·食货志》,是当时给汉文帝的奏疏。文章全面论述了“贵粟”(重视粮食)的重要性,提出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张,摆事实,讲道理,前后相承,步步深入,明允笃诚,强志成务。

    以上是网络给《论贵粟疏》的总结。

    这里有几个重点词:“奏疏”、“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以及评价“前后相承,步步深入,明允笃诚,强志成务”。

    一、文体

    “奏疏”:疏,指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它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对某事的意见的一种文件,也称“奏议”。

    战国以前臣僚向君主进呈文字统称上书,秦统一六国后始称为奏。奏是进上的意思。汉代臣僚上书有时也称上疏。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同时分析问题的奏章也别称为疏。唐宋以后上奏文书统称奏议,多数称为奏疏。

    作为一种具有工具性的应用问题,奏疏有其确定的阅读对象、明确的行文目的、强烈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因而有着自己独特的文体功能和写作特点。

    《论贵粟疏》是晁错在汉景帝时期,针对当时农民流离失所,很多土地荒废无人耕种的情况,提出改革的办法。通过举出实例、农民与商贾对比、法令与现实情况对比等方法,层层分析、精辟犀利。这样的政治举措得到皇帝的认同,推动了当时的农业发展。为“文景之治”打下基础。

    二、历史背景

    西汉建国初期,为了恢复连年战争而破坏的经济,汉文帝继续奉行汉武帝的“与民休息”政策,重视农桑,促进了农业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但是也产生了大力发展商业而导致的谷贱伤农的问题。大地主、大商人对农民兼并、掠夺,大批农民流离失所,大批田地无人耕种。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晁错提出了重视粮食的主张,建议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这些建议对当时发展农业生产具有进步意义。

    汉文帝接受了晁错的建议,不久之后,大量的粮食开始囤积,丰富了国家粮食储备,积累了国家税收,为戍边、养护军队打好了基础。

    三、上疏内容

    1.阐述当下时弊,提出“重农”建议

    文章开篇用商汤时期和当下对比,得出虽然民众人数、土地面积都大于商汤时期,但国库粮食储蓄缺不及商汤时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这是什么原因呢?“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非,游食之民未尽归农非。”很多农民流离失所,成为流民,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开垦,造成资源的浪费。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个很简单,但是非常重要的道理。它直接揭示了人的生存问题。“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意思是:受冻的人对衣服不要求轻暖;挨饿的人对于食物不要求香甜可口;一个人又冷又饿,就顾不上礼仪廉耻了。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会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儿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

    所以国家想要国库充盈,作者提出建议“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 故民可得而有非。”

    作者认为“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非。”百姓呢,在于君主用什么办法来管理他们,他们追逐利益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不管东南西北。作者提出“君贵五谷而贱金玉”,君主重视粮食了,百姓自然也会因此而得到好处。如果粮食可以给百姓带去利益,那么百姓自然而然的就会去务农。

    粮食如何给百姓带去利益呢?“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想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在于抬高粮价;抬高粮价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获得赏赐或免去责罚。

    2.阐述农民的辛苦,提出“减赋”建议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署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作者用这样一段文字,详细并生动的描述了一个五口之家,一年四季辛苦耕种但是无法养活家小,只能卖妻易子偿还债务、缴纳高额的赋税。

    所以哪怕当时的法令重视农桑,但是农民依旧食不果腹,过着贫贱的生活。虽然当时法令轻视商人,但是商人掌握大量钱财,过着让普通人艳羡的生活。“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非;吏之所卑,法之所尊非。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非。”上下相反,好恶颠倒,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国家富裕,法令实施,那是不可能的。

    “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非。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非。”能交纳粮食得到爵位的,都是富有产业的人。从富有的人那里得到货物来供政府用,那么贫苦百姓所担负的赋税就可以减轻,这就叫做拿富有的去补不足的,法令一颁布百姓就能够得益。

    3.提出“入粟于官、拜爵除罪“建议

    “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号召天下百姓交粮给政府,纳粮的可以封爵,或赎罪;这样,富人就可以得到爵位,农民就可以得到钱财,粮食不会被商人囤积起来而得到流通。

    这里纳粮换取爵位而不是官位。爵位只有君王可以封绶,可以享受尊贵的名誉,和免除责罚的优待,并不会动摇国家的管理。赐封爵位,是皇上专有的权力,只要一开口,就可以无穷无尽地封给别人。粮食,是百姓种出来的,生长在土地中而不会缺乏。能够封爵与赎罪,是人们十分向往的。假如叫天下百姓都献纳粮食,用于边塞,以此换取爵位或赎罪,那么不用三年,边地粮食必定会多起来。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非。窃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作者建议君主让天下人输送粮食去边塞,授以爵位。如果边塞积粮足够使用五年,就可以让百姓向内地各郡县输送粮食了;如果郡县积粮足够使用一年以上,可以随时下诏书,不收农民的土地税。

    由此成为一个有益的循环:

    百姓种地——送到边塞——获得银钱——降低赋税——得到更多的银钱——有更多的信心种地收获粮食——继续囤积粮食。

    降低商人的收益——增加粮食上交国库的收益——提高价格收粮食上交国库——获取爵位或者免罪——继续通过增加粮食上交获得持续收益。

    四、论证方式

    1.对比

    通观全篇,对比手法贯穿始终。开篇就用古今做对比。尧舜时期,虽然连年洪涝灾害但是百姓安定,原因是“畜积多而备先具”。而今条件比尧舜时候好很多,但是经济匮乏。作者得出原因是“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非,游食之民未尽归农非。“这是全篇的观点基础。地有“遗利”则可以开发,民有“余力”就可以鼓励农桑,最后“民可得而有也。”点明了重农贵粟的重要性。

    接下来,作者用粟米布帛和金银珠宝的特点、使用后果做对比。得出结论金银珠宝这些物品,轻便小巧,容易收藏,导致持有者容易轻易地背弃他的君主。没有土地依附,追逐金银的百姓也会离开家乡,盗贼也会盯上这些财务让社会不安定。但是粟米布帛不一样。它们生在地里,搬不走也拿不动。没有粟米布帛就要忍饥挨冻。人们依赖它们,自然它们生长在哪里,人们就会安定在哪里。因此,贤明的君主应该重视五谷而轻视金玉。也就是重农抑商。

    然后,作者还用农民和商贾对比。这一段描述农民凄惨生活的段落非常生动,辛劳一生还没有什么收获的可怜农民跃然纸上。农户中一家如果有五口人,当中去服徭役的,就有两个以上。但是五口之家能耕作的田地,却不超过一百亩。这一百亩地所能收的粮食,也没有超过一百石。他们春天耕地,夏天耘田,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还得砍木柴,修理官府的房舍,服劳役。春天不能避风尘,夏天不能避署热,秋天不能避阴雨,冬天不能避寒冻,一年四季,没有一天休息。如果要算上交际往来,吊唁死者,看望病人,抚养孤老,养育幼儿,一切费用都要从种地的收入中开支。农民如此辛苦,如果遇上水灾旱灾,官府又要急征暴敛,随时摊派,早晨发命令,晚上就要交纳。交赋税的时候,有粮食的人,半价贱卖后完税;没有粮食的人,只好以加倍的利息借债纳税。于是就出现了卖田地房屋、卖妻子儿女来还债的事情。

    而那些商人们,囤积货物,获取加倍的利息,开设店铺,贩卖货物。他们每日都去集市游逛,趁政府急需货物的机会,所卖物品的价格就成倍抬高,用特殊手段获取利益。商人家中男的不必耕地耘田,女的不用养蚕织布,但是穿的都是华美的衣服,吃的是上等米和肉。商人没有农夫的劳苦,却占有非常丰厚的利润。这就是商人兼并农民土地,农民流亡在外的原因。

    作者在对比的时候,极力的呈现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从而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有说服力。

    2.逻辑严谨

    文章开篇说当下时代已经足够不错了,但是依然经济匮乏的原因是地、民都没有用到极致。于是自然而然的引出“务民与农桑”的观点。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非。”这句话承前启后。作者认为,老百姓做事情是可以引导的。君主看重什么,老百姓就去做什么。但是目前,君王重视金银财宝,导致老百姓追逐利益,放弃土地成为流民的危急情况。进一步得出“贵五谷而贱金玉“的观点。

    然后用农民和商人对比的例子,说明了当时土地兼并严重的情况。再推导出“重粟务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再提出具体的建议:“贵粟”。

    粟如何“贵”呢?

    一是:以粟为赏罚。这样就可以“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国家仓廪充实,百姓赋税少,务农有功。

    二是:拜爵、除罪。作者用“车骑法”和“入粟拜爵”相比较。“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按现行法令,民间能输送一匹战马的,就可以免去三个人的兵役。战马是国家战备所用,所以可以使人免除兵役。现在让百姓交粮买爵,封到五大夫以上,才免除一个人的兵役,这与一匹战马的功用相比差得太远了。所以入粟拜爵不管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有很高的实效。

    文章层层推进,观点阐述清晰明了,说明论理令人信服。

    五、语言表达

    1.句式多变,长短句结合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署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他们春天耕地,夏天耘田,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还得砍木柴,修理官府的房舍,服劳役;春天不能避风尘,夏天不能避署热,秋天不能避阴雨,冬天不能避寒冻,一年四季,没有一天休息。

    这段话非常生动的呈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从两字到三字,富有韵律感。用“不得……不得……不得……不得……”排比的句式句句有力,生动自然,一年不得休息的艰难历历在目。

    “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商人家中男的不必耕地耘田,女的不用养蚕织布,穿的必定是华美的衣服,吃的必定是上等米和肉;没有农夫的劳苦,却占有非常丰厚的利润。这句话里“不……,不……,必……,必……“把农民的痛苦和商人的逸乐进行比较,作者的不平之情溢于言表。

    这些长短句式结合起来,自由灵活,读起来语气时急时缓、抑扬顿挫。

    2.关联词增加论理气势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非?”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非;吏之所卑,法之所尊非。”

    商人能入粟拜爵、赎罪免役,不仅获得了社会地位,还满足了精神需求。以上这些句式“……者,何也?”,“不……则,不……则“,”……为……也“,以及”故“、”是故“等关联词的使用,随着作者观点层层推进,增加了文章的语言色彩和力量。入粟拜爵完全是自愿,通过政策使商人和农民都获得实惠。

    而事实证明,自从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实行了相应的经济政策,到了汉武帝“七十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众庶街头又马,阡陌之间成群,而成字牝马者傧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社会富足安定。

    六、意义

    重农思想,晁错并不是第一人。早在秦时商鞅就提出“民不逃粟,野无荒草”的富国观点,意思是只要有田地,农民就被束缚在土地上,安土重居,易为国家征发和驱使。这一思想,被汉人接受。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也提到“理民之道,地著为本”。和晁错差不多同期的贾谊在《论积贮疏》里提到“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晁错提出了重视粮食的主张,建议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被汉文帝采纳。经过汉文帝、景帝两朝的实行,到了汉武帝时,出现了“文景之治”的良好经济发展局面。

    “谷贱伤农”与“谷贵伤民”,从经济学上来说,“谷贱”指的是在粮食产量增加了,然而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收购价格下降。农民总的收益没有因为粮食的增加而增加,反而下降。增产而未增收,故而“伤民”,伤害了农民的利益。

    “谷贵”则是需求量不变或者增多的情况下,粮食不满足需求,收购价格增加,而民众无法承担巨额的支出,伤害消费者的利益。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古代就有粮食市场调节的方法——常平仓制度。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一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篇文章从经济学上说,提示合理解决农商关系,充分考虑民众的利益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农产品价格,促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建议对现实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析《论贵粟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wfz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