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在成长的道路上哲丨简哲思
浅层次阅读,正在毁掉会思考的你

浅层次阅读,正在毁掉会思考的你

作者: 一只西城 | 来源:发表于2018-02-12 08:27 被阅读32904次
图|网络

01

目前网络上受欢迎的文章多数是鸡汤故事文,真正有深度的文字很少。这与大量“作家”涌进写作圈有关,也离不开读者的“支持”。

近年来,大家都想做“斜杠青年”,想拓宽自己人生的广度。然而大多数人在忙完自己的本职工作后,还能做什么呢?既无资源也无能力的他们,做其他事情看起来都很遥远。而好像只有写作的门槛最低,是个人就能写。所以,不管合不合适,能不能写,很多人怀揣着写作变现的梦想就杀进了写作圈。

这些人涌进写作圈的后果,是大量的垃圾文章出现在了各大文学平台上。他们创作出的文章,99%都是无病呻吟。然而让人感慨的是,确实有人通过坚持更新垃圾文字最后名利双收。而后他们又成了“偶像”“榜样”,不断刺激着后来者打着鸡血前行。

其实你静下心来思考一下,网络上的这些“人生导师”都是些什么人呢?少许70后带队,80后是扛旗人,90后已经成了主力军。

也许你每天吹捧的文章背后的制造者,只是和你一样迷茫的年轻人。并且有趣的是他们文章中宣扬的理念,传达的价值,很多是不成熟的,是他们自己都做不到的。

一直以来,我对“人生导师”这种角色非常反感,也看不起那种喜欢把人生交给别人思考的人。将思考交给别人,被别人操纵着自己的思想。这是浅层次阅读的原罪,也是傻瓜们付出的代价。

02

当然,我也知道有才不在年高,思想需要碰撞,人生需要交流。

能在年长者或者同龄人的文章中看到自己,得到力量这没有错。只是我希望你能保持警惕,因为看多了这些文章,你将不再是你“自己”。

长期接收着别人输出的不知对错,不知真假的观点,还沾沾自喜。那么,你就离“白痴”不远了。

最典型的,比如有一个说法“鱼的记忆只有七秒”。这个理论早就被证明是错的,然而不妨碍很多写情感文的人喜欢把它放在文章中。长期看到这种文章,你能不被带偏吗?你会去查证吗?你能保证你会怀疑吗?大多数人都不会吧?

没有深思考,只有浅阅读,这是互联网时代的阅读特征。而这特征,正在“杀死”会思考的你。

看了一篇文章,大多数人不会去思考作者的逻辑是否合理,传达的感情是否偏颇,价值观是否有问题。只要稍微过得去,就会觉得“哇,太他妈写得好了。”“写到我心里了!”“有共鸣!”“深刻!”其实他们不知道,这些感觉很虚幻。

写得好是好在哪里?是写作手法?还是结构?还是语言?还是感情?还是思想?

甚至我觉得很多人已经堕落到只要文章写得通顺,加几段“金句”就能被取悦的地步了。不过不愿意深刻的思考可能是人类的本性,大家都懒惰,喜欢享受。

能浅层次的阅读,干嘛要深层次的思考?

图|网络

03

由于写作,我有很多一起交流写作的朋友。他们常常会转发自己或者一些大号的文章到朋友圈,然而看得越多我越心烦。

目前几个最火的自媒体、官媒,他们的文章套路化十分明显,内在思想极其浅薄。但是追捧者极多,跟风模仿者不计其数。

他们常用的套路是这样的:首先是我有一个读者/朋友/同学/同事/闺蜜/兄弟怎么怎么了,举一个例子,加几句自己的想法、感慨。其次,举几个和之前相反的例子,再对比感慨几句。最后,结合自己的故事,升华主题,得出结论只有怎么怎么做,你才能怎么怎么样。

还有的文章看似有深度,其实内容空洞无物。比如给出一个看似反鸡汤反逻辑的论点,之后通篇举例论证,最后呼应主题,得出结论。抑或者是披着干货文的外衣,教你各种不知道有用没用的方法论。

这些文章当时看着舒服,看了以后也可能会让你直呼过瘾,但真正的好处不大。长期看这些文章,你以为自己学到了东西,自己在思考。其实恰恰相反,你是在伤害自己,你是在拉低自己的智商。

图|网络

04

冯小刚说是因为有了很多垃圾观众,才有了很多垃圾电影。你不去看,不去捧场,就没这东西。话虽偏激,但不无道理。

当初鸡汤文之所以火是因为有大量的用户需求,现在文章之所以思想这么浅,是因为多数读者都不喜欢思考。

当具有话题性、传播度,能带来流量的文章都是“标题党”“浅思考”,谁还愿意去写深刻的、需要花心思读的文章?

浅层次阅读的危害显而易见,但是很多人却乐此不疲。而这些习惯了浅层次阅读的人,终有一天会尝到其带来的恶果。

最后我想说的是,请永远对别人的观点和看法充满警惕、保持怀疑。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别人传达什么都照单全收。文字的魅力在于我们能通过其看到一个世界,而不是把各种廉价的观点都塞进自己的生活。

请从今天开始,做一个思考者。请从我的这篇文章开始,做一个会怀疑的人。

(完)


保持怀疑,从怀疑本文始。欢迎在评论区一起分享你的看法/思考/见解,理性发言,用心生活~

相关文章

  • 浅阅读 or 深思考

    看了一只西城的《浅层次阅读,正在毁掉会思考的你》,有几句话触动我,记录之: ———————————————————...

  • 浅层次阅读,正在毁掉会思考的你

    01 目前网络上受欢迎的文章多数是鸡汤故事文,真正有深度的文字很少。这与大量“作家”涌进写作圈有关,也离不开读者的...

  • 只要你想,生活总可以多点温柔

    你每天可能在网上看到各种贩卖焦虑的文章: 你的“拖延”,正在毁掉你。 你的“不自律”正在毁掉你。 你的“低配”正在...

  • 2019 02 11 总结

    2019 02 11 今日总结 阅读:《深度思考》前言"你还在进行浅思考吗?"+序言"什么是深度思考?"(阅读+绘...

  • 如何阅读一本书--原来阅读也有层次?

    清代阮元在诗中写到“深处种菱浅重刀”体现了层次的妙用,阅读也是有层次的,不同的阅读层次适用于不同的书籍,不同的层次...

  • 为什么说你的阅读偏好,决定你的投资收益?

    总是追求短期愉悦,最终毁掉的是个人的深度思考能力。 如果你经常阅读公众号文章,那么你阅读的文章,80%是属于什么类...

  • 【月白拆解文章训练营】外卖又出事!"加料"不

    外卖又出事!“加料”不加价的外卖,正在毁掉你! 作者:斜杠先生 链接:外卖又出事!“加料”不加价的外卖,正在毁掉你...

  • 关于阅读

    当阅读成为你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小事,便成为你人生中受益匪浅的大事。阅读就像成长,当你从中不断汲取营养,你会开始思考,...

  • 你拥有的那些,正在毁掉你

    文|白素心 最近正在阅读刘媛媛的《精准努力》,其中有一篇题目叫做“你拥有的那些,正在毁掉你”,看完以后感觉特别有感...

  • 浅阅读时代,我们该何去何从

    1 何谓“浅阅读” 美国学者詹姆斯·默盖尔曾提出阅读层次论,把阅读分为知识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探索性阅读三个层次...

网友评论

  • Z高子君J:思考是从浅入深的,但是不能让自己沉迷于浅层次的思考无法自拔,看鸡汤文真的会上瘾。最终还是要看是否知道自己的需求吧,有觉悟的人自律的人自然而然会去看那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就像您说的删掉的那500字,会思考的不必看那些论述。所以也是看个人需求。另一层次说,就是只要开心就好啊。:joy:
  • 业余写手0:我也有思考这个问题,就去想如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其实很难做到,要有一个思考的环境,而且要引导思考。我觉得很大程度上不能怪罪于读者。不如怪罪于写者。现在写作的门槛太低,我们更应该努力的引导读者进行深刻的思考,这才是我们应该注重的。
  • 拾柒淇:简单的说就是要做一个会思考的人
  • 连亦筠:不,浅阅读也是思考!不思考怎么知道和自己的想法一致?又怎么会认同观点,不认同的观点作者也会佐证,又不是疑惑达人,凡事都要一探究竟。标题就是引起共鸣的,不然谁会点开千万文章中的那一篇,也要自己喜欢看才行。说白了,就是挖坑,也是自愿跳下去的。
  • 春兰古社:一篇文章应该给人不是肤浅的喜怒哀乐,而是种根植于心里或者脑间的东西。现在是泛娱乐的社会,露个大腿都可以变成桃色新闻,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也吸引了人身的钞票,说白了就是一种精神鸦片。
  • e81b1d1c8e80:终于看到一篇有营养的文字
  • 25f047512ea5:看到很多人反问作者的文章深刻在哪里,作者也在文章最后说 从他的这篇文章开始怀疑 还不知道重点在哪里嘛??
  • 油腻的中年男人:同感!太多缺乏思考力的文章在迎合着当代的快餐文学消费,人云亦云,缺乏分辨能力!经典的书籍才能开启人的智慧!
    e81b1d1c8e80:@油腻的中年男人 嗯嗯,顶
  • 一只跑得很慢的羊:点进来之前我想看作者谈什么是深刻的思考,结果并没有说。
  • 始于初見:观点新颖,能给90后启迪,喜欢🌹🌹🌹
  • 词穷因为没墨水:这样的文章公众号大把
  • e9577156d21a: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影响什么只有自己知道,并不是赚到钱就是成功,而是心灵与物质的自我满足。不喜欢有的人认为自己这样的方式是对的,就一定要强加于人,也不喜欢盲从的人,活出自己,需要自我思考,不管是浅还是深,对自己有思考是对自己负责。
  • 二姐伊人:那么你的文章深刻在哪里呢
  • 君子之舞:“文字的魅力在于我们能通过其看到一个世界,而不是把各种廉价的观点都塞进自己的生活。”正如西城,对公号鸡汤文一向如此。浅读也可以深思。
  • 07486e3aaab8:请问怎样才是深层次的思考?
  • 漫酒茶:信息泛滥,群氓时代。
  • c029d3a47eb0:其实我就喜欢那些有深度的文章,不是只长篇叙事式的描述文,而是主观客观兼备的针砭时弊的文章。像某公众号的推文就有
  • 531bbbd08817:有感触🙄,好像真的是那么回事,还是书本好。
  • 飞扬的花:说的很有道理
  • gaodi安娜:喜欢你写的东西。
  • 比比画画:文字的魅力在于我们能通过其看到一个世界,而不是把各种廉价的观点都塞进自己的生活。
  • 信手随笔:有道理,如今读者大多是90后,多数都是刚踏入社会,对未来充满向往又带着些许迷茫,看过一些鸡汤之后,产生共鸣,大加夸赞,包括我本人也不例外,看过太多鸡汤之后,不但没啥用,连阅读都快坚持不下去了,思考之后,暂时认为是缺少思考。现在我正在慢慢寻找正确的阅读方式
  • 忧郁王子_9b60:这篇文章呢,我就用这个字来概括,做一个批判性思考的人,深度思考!
  • b8d46bd891c8:理是这个理,但是很多人从“垃圾文章”中也可以得到触动获得思考,能不能思考不是文章的问题,是读者本人的问题,勤奋的人,喜欢思考的人,真正想改变自己的人会去在“垃圾文章”中寻找灵感迸发的点,懒惰的人才会被迷惑。您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太激进,话有些重了,在我眼中会写作的人情商都高,我觉得您也不会低吧。
  • 抱残居士:要批判性的接收,不要盲目接受。
  • 68b6fec4fdec:浅阅读和干其它事一样,浅尝辄止,蜻蜓点水是行不通的。也如挖井,要想得到水,就一铣挖到底,见水源。
  • b926447dae7d:的确写到我心里面去了!其实也没必要太拘谨过程,不喜欢阅读的碰不到鸡汤;不喜欢鸡汤的也碰不到你的反思!开心就好
  • 陈歌九:现在阅读文章并不会像中学那样为了得分去揣摩作者的意图,通常都是在问自己能从文章中得到什么,也许收获的感悟跟作者想传达的想法大相径庭,但这应该才是现阶段真正所欠缺的——我阅读的目的。
  • 北辰恒星:这样的文章在简书里简直清流。
  • 敬业的路:就拿这个app来讲,的确有很多因为哗众取宠的文章,它们有固定的套路,固定的语调。我很讨厌,特别是首页的一些文章,都不知怎么上的首页
    但也有甚多抒发个人情绪的文章,不管情绪悲或欢,只要真情实感,只要通过书写可以让自己宣泄,我觉得都是好的。
  • 9ee6f87f90d0:多读,多学,多思考,多行动!
  • 连清:我知道了
  • 陈晨2_0:想到某位网红说的话,我读书多,读者,青年文摘看过无数。
    浅阅读一直都在,从古至今,古代的流传下来的“浅文”也是有的,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也是有的,并不是只有现在才有的,那只是娱乐,就如生活中说一两个段子,就能说他不正经了吗?关键是,不要拿来炫。看就看了,一笑而过就好。
  • 呦嚯嚯:深刻!哈哈哈🐶那要怎么提高自己阅读东西的品质呢?多看名著吗?
  • 一朵茉莉花:6666你咋不写本书😂
  • 何人点灯:和《乌合之众》的观念相似(注:《乌合之众》对群体心理的态度是中性的),保持批判精神。
    为什么鸡汤文大受追捧?我认为是因为缺乏信仰(内心的标准和动力)。
  • 旅行与风:又被你的文章点醒了,多问几个为什么!
  • 伊伊妈咪sally:其实在自媒体各种资讯泛滥的时代。重要的是自己要学会独立思考。辨别信息,踢出糟粕,吸收有用的信息。不要人云亦云,独立思考最重要。赞同作者的观点。好文章还是有深度有底蕴的。有太多毒鸡汤了。自己要辨别并要独立思考。
  • 加油熊三呐:觉得应该举几篇深文例子?如果大家不会辨别的话?或者怎么辨别是吧?或者直接推荐躁书:first_quarter_moon_with_face:
  • 永无止境的衔尾蛇: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
  • 浅说无妨:每个人需要的东西不一样吧,也许一篇文章里正好有能点化读者的东西呢,毕竟人的认知水平都相差十万八千,所以,我觉得作者言重了,这个时代,观念效用至上,文学的反而边缘化,我也是喜欢深度文学的人,但高水准的作品要写出来的话,没有底子是不行的,只能边写边悟,写作的权利生而平等,读者选择不看就好了。
  • 3e66f6c06fc8:浅阅读的现象确实发人深思
    但源头上是教育体制值得反思
    我们所受的教育本把我们一个个都训练成了机器
    人性的弱点之一惰性又使得我们逐渐被奴化
    因而我们大多数人不敢置疑不愿独立思考
    写东西最需要的是一份独立思考
  • 盲目的右手:观点成立的前提:许多必要条件存在。
    深阅读:1.有阅读兴趣、需求2.有足够的时间3.有一定的阅读能力4.有足够的流量。。。。。。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具体情况千差万别。
  • 懂懂懂懂懂懂小姐:看了很多公众号的文章,感觉没学到什么,看完之后就忘了,的确跟看朋友圈一样,后面基本上看的文章内容还是蛮实在的。
  • 飞儿和木天:说得有道理,鸡汤文就是温水煮青蛙
  • 墨水乘舟:就是这么一回事!满世界充斥着躁乱的人和事,感觉快炸了。
  • 2c54503f65b0:劣币驱逐良币,不光是自媒体圈子,现在整体风向都是利益导向的
  • 7755a2b27e05:有深度
  • 1e2cf9acf06c:所以我从经常刷简书变成了几乎不刷 每次看到那些文章都在想这些都是啥玩意啊 我真心同意你的观点
  • 21da6947d3ae:做这些这篇文,是为了让我们擦亮眼,对文章要有怀疑性,是吧?其实,我觉得作者你所写的,我也因该质疑一下。
    我有几个问题想问:

    1作者是不是你自己所说的哪一类人呢?
    2每个人都不一样,作者又如何确定读者有没有获益呢?
    3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道理深刻的呢?
    4你认为我有认真的写评论吗?
  • 大泥沙:支持文章观点。没有深度阅读,不可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如果写了垃圾文章还不知道是垃圾,那说明不只是手低,眼也低。呼唤有思想有内容的文章,拒绝垃圾。
  • 大胡子张:就像现在的电影。。。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改变了观众。。。以前我也看电影,三种题材我会去看。一种是武侠,拍的占比不多,好看的就更少。看这种电影比看小说省力,画面不用你自己想,可以算拓宽思维想象。爱武侠,爱江湖,爱那种在美的凋谢的背景后的旁白,就跟看书一样。一种是史诗巨作。也寥寥可数。。。这两种,看的都是信仰,然后信仰这东西本身就少。所以也看不到太多。。。还有一种,就是陪女朋友看,约会看,就跟咖啡馆,茶馆一样,内容不重要,人重要。见人看人像,见鬼看鬼片。。。16年万达到处开店,17年票房不停破不停破。。。对,这都是群众的支持呐,嗯,也可能是群众被煽风点火来凑热闹做贡献的,对,就是垃圾观众推出垃圾电影。感觉。。。好电影没几本。。。而且现在电影个把月后都能上app看,我何必要去忍受那种喧杂。。。深刻的电影是需要你安静的品味,看完后你会想很多很多,写不写下来,是另一回事。
  • 8be8f409b982:本文作者也只是常规套路,破而后立,不知篇幅原因还是其他,无论破还是立,都只是停留在现象阐述,借鉴大咖的看法,我们所有拓展认知边界的行为都是为了追求真知,如果只是为了得到认同或者庇护,其实就已经本末倒置了。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出于懒惰本性,我们都太喜欢拿来别人的观点了,虽然有时并不太理解或者探究到发言人的完全处境,从现在起做一个懂得理性思考的人吧。
  • 鱼腥味的暧昧:其实说真的看你这篇文章一开始是觉得很有道理,但真的读完了却觉得更加迷茫。是有一定道理但是只批判现象也有点太过空洞
  • 图尔奥尔芬斯:但是没有浅阅读 你连一点想法都没有 该有的框架还是要有 框架就像工具一样 人去控制工具 而不是工具控制人
  • b9fa6cf05f87:我希望我们有自己的思想
    而不是一遇到什么让你天灵盖一震的
    事脑子里闪过的都是片段的歌词
    和一堆网络段子
  • 60a78331d468:那请问 哪里能看到优质的文章呢 感觉简书的有些文章也不是太好呢
  • 泥潭中的清水:最讨厌看到文章里面出现大量篇幅的例子,这些例子有的甚至是特例,却误导别人以之为普遍案例
  • 晒太阳的懒咪咕:太忙了,没时间去思考,没时间管自己是谁,都习惯沉溺在短暂而高频的消遣里去了。
  • ffd90312f82f:对感知到的报有怀疑,然后在思考!
  • 记录生活呀:用词有些偏激,比如垃圾文字,还有太他妈写的好了,还有百分之九十九……这样偏激的用法,反而让本篇文章显得不够严谨,可信度不够高,而且总有一股大碴子糙味。如果说深度的话,本篇文章也仅仅提炼出保持怀疑四个字,并无其他。本文更像是列举一些注意事项的说明文,里面充斥着埋怨和愤怒,带有消极成分。还有不足的一点是本文仅仅是指出了问题所在,并未深处读者应该如何去防范或者应对这类问题。
    记录生活呀:@一只西城 你这回复也是绝了
    一只西城:@帆布鞋穿起 我不是读者他妈,不替他们思考的,我只是写自己想法呢
  • smile不拒微笑:言之有理。
  • 俞伯乐:可见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 思匆:西城好棒
    一只西城:@思匆 没有啦
  • 旖旎曦:卓尔不群
  • 弗蓝:是的,我也很困惑,所谓的大神很多文章里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看似高深莫测,实则是看过几本书后自己总结的方法论,可行性还有待商榷,一不小心就把人忽悠了。
  • 赵七姑娘:前两天看了印南敦史的快速阅读术,讲求速读,理念就是十天读一本书最终能记得的也就是1%,那通过速读十天读十本书就能得到10%,而这恰恰和深思考观点相悖,那是否印南的观点就是错误的呢,我觉得这就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dc999bb9daed:我看到的好像有点晚耶!不过说到心灵鸡汤,我倒是想起来了爱情公寓里的吕子乔😂
  • Vincent_Cloud:我挺喜欢这篇文章的,感觉批判了很多人为了写作而写作,从而使得所写出的文章没有了质量,缺乏了思想,没有深度;不过,我个人觉得这还是和当前的语文教育制度有关。
  • 天街小雨爱发呆:看着你的文章,不想睡了。世间纷繁复杂,大浪淘沙,有的人会喧闹一时,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会如珍珠般,光芒万丈!
    这就是鸡汤文和《红楼梦》的区别。
  • 左眼殇暮光:做一个耐思的人
  • f87fe263e4c4:自己是有写东西的习惯,注册简书原本是想把之前写博客的习惯保留下来,来了之后发现热度高的几乎都是鸡汤,顿时心凉了许多。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你戳破别人的幻想别人还觉得你是愤世嫉俗。
  • b8466f0ce6c9: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觉得文字的深度不是取决于文章本身,而是在于读的人的理解。能深思考的文字固然好,但只能浅阅读的文字也没有错,因为道理的灌输观点的接受从来都不是被动的,它们自有自身的普遍性与实践性。这也就是古往今来那么多文字,人们能记住的,都是浪沙淘尽后沉淀下来的那些后世流传的经典。在我看来,文字没有绝对的好坏,就算深如道理佛经,后世难以揣摩万一也属枉然,反之,就算浅如小儿笑话,能逗人一笑也是好的。
  • 落落joanney:知乎上有一问题,如何公众号投稿赚钱?翻翻答案,重点都落在投稿赚钱上而不是怎么写好文章。赚钱,谁都想。人生道理,生活感慨,谁都略懂二三。变成文章以后,仿佛谁都有资格当他人的精神导师了。
    我当初也挺沉迷看这些文章,用以改变懒惰拖延的自己。后来想想,不太对。很多都是鸡汤文,似是而非的道理,整篇文章就像作者揭露的一样,是有套路的。这些个道理,就像辩论赛一样,会为了命题去找素材证明结论,这种文章看的有毛意思?
    不过,这些文章的作者,从点开标题,就有逻辑性的阐述观点,确实可以让读者认可他的结论。
  • 0c3c33e91aa6:说得很有道理,今年我高三,很多人在做语文阅读的时候都怪小说阅读难,其实大部分人就是浅层次阅读,习惯了读各种各样垃圾的网络小说,就渐渐不会思考了,等再读一些稍微有深度的文章时就觉得难。
    一只西城:@锦璱 共勉哟
  • 老鱼_a32c:立意很好 文章却也“鸡汤” 多读经典 少写文章。。。
  • 1642e361043f:那么如何进入深度思考方面和分析他人观点是否正确呢?
  • 马之儿:你的发声,让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所谓的鸡汤,无病呻吟,!
  • 9f2190616da8:一句话:不能随波逐流
  • 7d9af0e3b0ed:咱们这个数据啊,不能随口一诹。
  • 61df71b36924:碎片多了,没了整体性,还是静下心来读书吧,共勉
  • bd1565241f2a:西城是说的西边的城吗?但用一只作为单位,听起来又好像是动物,迷惑不解😎
  • 6a34a2b093eb:我知道你想说的是网络小说中的玄幻,言情,仙侠等小说,记住这些东西确实是有些垃圾东西,但也不是全无的,这只是娱乐文学,就拿金庸武侠小说,也没有什么鸡汤文,但还是教育了很多人(눈_눈)。有时小人书反而比深沉的东西更教育一个人也说不定的?我是个很少看鸡汤文的人,大部分看的都是《龙族》《魔兽》《大主宰》《哑舍》等,这种玄幻奇幻的小说,我很少去看鲁迅这类大师的,但也不是高深文学看不懂,反而高深文学给我的教育很少,就《巴黎圣母院》给了比较深刻的印像,可为什么不想想高深文学不是在装逼呢?不受人欢迎,不为什么想想如何写出有意义,有思想又不高深的文学来?只会在这动笔杆子说什么,什么的,永远要记住,时代在变化的。反而这些小人书激励了我,让人戒除了该有的懒惰,拖延症,戒除了自己的迷茫,也让我学好了,本不该感兴趣的一门英语。当然故事也让人很感动,有时高深文学反而没那么有用,只是揭势了一些人性吧,所为的艺术,有时也不过是垃圾,让鲁迅写出《龙族》《玄界之门》等这样的小说来,可能连写都不会写的,只能说文学分领域的。
  • 97c1db2b08a5:希望多点这种文章。。非常的有批判性。继续加油,支持你一下。。
  • 4c482e8cca38:有求,方有供。
  • 6f7000b92dea:有人喜欢作,有人喜欢装,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狗屁不知。还喜欢拿些伪鸡汤来炫耀!!!
  • ebc80ece7dca:嗯,写到事实了,你写这个是感慨一下,也是给人们一个警钟,很喜欢你这种精神,有些鲁迅的感觉,坚持自己,不要怕喷子
  • 霁月霏:说的就是我自己,哎呀!我又照单全收了!!
  • 那夏那十年:说的好
  • b8be513adb24:浅层次阅读的危害是什么?请具体说说
  • 王者之邓超:请不要怀疑,你这篇文章我读了两遍。第一遍大致浏览,第二遍深入阅读。正如你所说现在有很多“垃圾”文章,读来毫无意义,所以才需要浅阅读去辨别。你觉得的呢?
  • 以勒slh:会把看小说的人拉回来
  • 野x马:我秉承网上看不到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 8459639c7257:现在很多人看到标题党的文章后,都新以为是真的,根本不思考,还传播文章,跟别人说“在网上看到”,“听人说”等,对文章没质疑,还不问出处,谣言和标题党文章就这样传播下去了。所以平时很讨厌老人家说这种文章,说什么不能吃得多,被子需要经常换等等等。其实就是平时没必要一定这样做的事情,就变成一定要这样做的事情。谣言还好反驳,标题党真的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说。说多了都觉得烦。但自己也要不断学习,要多读读文章,开阔眼界
  • 妮小湫:碎片化信息爆棚时代,不能总被牵着走哇。
  • 杰栗:佛即是悟,旁人只能指点,不能代劳。
  • Anniya_艾:一百个哈姆雷特吧,开心就好:blush::blush:
  • 07be79c20401:恭喜你,你成功的打进了被批判对象的队伍里,哈哈😄😄

本文标题:浅层次阅读,正在毁掉会思考的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tr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