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解读诗,更害怕在诗人面前解读诗。这源于读研时组织过的一次诗歌研讨会,我以自己的经验、想象和方法论解读了朋友的一首关于桂花的诗,结果遭到无情的嘲笑,这让我当场无地自容。对于创作,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我一直秉持着法国作家罗兰·巴特的观点:一部作品完成后,作者就死了。作者以“读者”的身份和众多读者共同参与作品的解读,从而让作品不断生长,获得一个自由的、多维的、立体的阐释空间。因此,解读不应该有对错之分,而只有深浅之别。不过,基于此,我常常对诗歌保持沉默。
除非遇到难得的、击中我心的诗歌,砚小鱼的《天空空无,渴望被一次燃烧填满》正是这样的“除非”。
我读砚小鱼的诗不多,但仅就这12首诗而言,我以为虽然砚小鱼然的诗可以被看做“爱情诗”,但仍然换一个角度去理解:这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特殊性在于,她从古典的诗意出发,准确寻找到了表达现代诗性的言说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她与那些为伤痛而伤痛,为堕落而堕落的写作构成了反差。在这些诗里,你似乎能找到海子、张枣等诗人的叙述语感,但砚小鱼在诗中更多传达的是一种现代诗性的漂泊之惑,亦即“空无”。这也是诗人诗意的栖居,而这“栖居”恰是诗人,甚至一大批当下人们的普遍写照。
因此,我认为,砚小鱼的诗歌写作,遵循了从古典诗意到现代诗性的融合表达。
一、隐含在“词根”里的古典诗意
诗是高贵的,是一种以高蹈的姿态寻找珍贵词语的表达方式。因此,诗人较之小说家对词语更加敏感,因而也会不自觉偏爱某些充满诗意的词语,我把这种反复出现的词语称之为“词根”。但砚小鱼的词根是被淘洗之后、乔装打扮的古典意象,它和现实生活所营造的空无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自我矛盾的消解。对古典意象的使用给砚小鱼的诗歌带来一种跨越时空的深度:隐喻的深度、思想的深度以及生命的深度。所以,古典诗意是解读砚小鱼诗作不可忽视的一个关节点。
我仔细辨认了一下,12首诗里,诗人使用了“蝶”“暮色/黄昏/落日”“芦花”“枯荣”“秋水”“荒草”“兵荒马乱”“浣纱”“菡萏”“纵马”等十个意象,更别说诸如《井底之蛙》《草书》《千山鸟飞绝》这类直接以古典意象作题并进行解构的诗作。尤其是对“暮色/黄昏/落日”的过度执着,这一词根愈加无法视而不见。
暮色迟钝
瞳孔和落日一样昏黄
……
有时,它也会变成蝴蝶
停留在。某个草尖的黄昏
——《当我老了》
黄昏袭来
从右腹掏出一颗陈年的石子
把一潭静默的秋水
砸醒
——《拥有,或者没有》
坠落的事物,总要用燃烧来证明
譬如落日,譬如流星
——《坠落》
在这一系列以“黄昏”为词根的诗中,“黄昏”不仅构成诗人叙述的背景,也是诗人哲思的出起点,是生命境遇的象征。似乎诗人唯有在白与黑的日夜交汇处,在暮色袭击之下,才能聆听到诗神的启示。因此,找到了“黄昏”,我们也就能找到解读诗人创作的逻辑轨迹。
古典诗意中对“黄昏”的表达,基本寄托在“思乡”之上。“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夕阳下,断肠人在天涯。”“黄昏”是羁旅游子最难排遣的时光,是故乡记忆最深刻的撞击,是万家灯火而自己孤灯一盏最刺痛的落寞。但砚小鱼把“黄昏”的印记扩大到对爱情的理解。我们以《当我老了》为例。叶芝的名篇《当你老了》,借着炉火的暖光,叙述了最后的温情,而砚小鱼的《当我老了》,以假想之笔,解构了白头偕老的幻灭。
当我老了
诗 / 砚小鱼
暮色迟钝
瞳孔和落日一样昏黄
在光影的缝隙里,砌一面坚固的墙
扶住松软的骨头
老子说,坚硬的东西不能长久
譬如牙齿,清醒的目光,冷笑里竖着的刺
我必须用酒精麻醉和软化它们
以期续命
光阴被乞讨而来,复述青春
触摸着诗集的某一页
折叠着的爱
有时,它也会变成蝴蝶
停留在。某个草尖的黄昏
那里的江水中日浩荡,芦花雪白
我们并肩站在芦苇荡里
假装
共了白头
诗的第一句就极其准确地描述了“老了”以后的境况。“暮色迟钝”,果真如此吗?迟钝的恐怕的是眼神不济吧?因此只能“缝隙里”看见光影,借着岁月的诗集,回顾青春时期的爱情,你侬我侬的蝴蝶双飞只存在当年的草尖之上,就连“白头偕老”的最美诺言,也只是一时情起。因为,年老以后,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包括一向声称“坚如磐石”的爱情。可是,被酒精软化后的东西就能“续命”,就能留存吗?我们陷入了诗人构筑的哲学世界——“空无”,就像海子反复出入的麦地,也是空空如也;就像卡夫卡的城堡,永远进不去。
除此之外,“黄昏”还有多重语义,并衍生为一个具象“落日”。“落日”在古典诗词中,具有无限悲凉之感,“日薄西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都悲叹某个时间的尽头。而在砚小鱼的“落日”里,既是坠落的表象,更是燃烧的象征。“坠落的事物,总要用燃烧来证明”。王蒙曾说,生命是一次燃烧。从这一意义来看,“落日”和“日出”同样焕发光彩,甚至比“日出”更具有生命的意义,因为与其哀叹,不如壮烈燃烧。
不难感知到,诗人以“黄昏”作为哲思的起点是有深意的。日之白,人们疲于奔命,“我还能燃烧什么呢/除了疲惫的躯壳和一腔孤勇/亦或是,影子里摇晃的深渊/身体里破碎的星光”;而夜之黑,才是执拗灵魂苏醒的空间,在夜里“诗人”活得更热烈:“月色的诱惑下,我送上舌尖的白糖/撕开身体里的黑夜/同荒草一样猛烈燃烧”。
二、显露在“空无”里的现代诗性
在后工业文明的时代,“现代性”的讨论已经出现饱和化问题,套用之前的网络用语“万物皆可盘”,现在则是“万物皆可现代性”。那究竟何为“现代诗性”呢?从传统古典诗意而言,“现代诗性”意味着当下的现代生活,不管是“异化”的荒诞感,还是“物化”的空洞感,这种现代诗性“突破了单一的审美愉悦,而把诗的写作作为一种对存在的观照,对精神的言说……是思、言、诗的结合(王家新语)”。而砚小鱼的现代诗性其实暴露得十分明显,就是“空无”。
“空无”诗学从本质上与鲁迅的“虚无”是一致的。但鲁迅面对的是历史的虚无和现实社会的虚无,这就是为什么鲁迅总是在黑夜写作,也一直在写黑夜。而砚小鱼的“空无”诗学是面对现代生活的“无力”表述,是对现代“困境”的反击以及生命意义的消解。底色上看,诗人充满悲观色彩,但从精神内核上看,诗人又渴望激情,因此希望通过“爱”来填满“空无”,然而“爱”比“空无”更“空无”,因为有一种东西叫作“现实”。
我们先来看看《井底之蛙》:
身体和尘世,是对望的两口空井
时间和空间同样枯寂
天鹅飞过去
留下新鲜的隐喻
比落井下石更让人绝望的
是一潭死水的波澜不惊
巨石卡住的喉咙
重复“苦啊,苦啊”的唱词
苔藓覆盖住霉点
表面的欢荣,往往被误认为新生
困住是坐以待毙
跳出去,何尝不是另一处
深渊
对于“跳出去,何尝不是另一处/深渊”,我有过与诗人相似的感受。生活其实是无数个坑,在哪个坑里待着都有这个坑里特有的奇观。所以,八零后对“跳槽”更情有独钟,而九零后发现“跳槽”只是掉进更大的“深渊”。“井底之蛙”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对它背后的隐喻更是了如指掌,但这种鸡汤式的故事被诗人解构成了毒鸡汤的现实,这或许才是生活的本质。因为,井底之蛙曾经跳出去过,“身体”和“尘世”都被掏空,只剩下死水微澜,“天鹅肉”的新鲜画饼只会变成卡住喉咙的巨石,害得井底之蛙只能喊“苦”,不明就里的人以为这是另一种重生,而“身前的路越多/尘世就愈像一张网/迈出一步,就身陷囹圄”。诗人通过这种隐喻写出了当下生活的无力,不是不想扑腾,而是只会陷入“空无”,这正是现代生活的“困境”。这一“困境”,在《群租房,我需要一张桌子》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我”渴望一张桌子,但却只需要凳子这么大,忙着自己的生活时,也和其他人交谈,只是交谈的话题太过空洞,大家只好“四脚朝天”。
当然,面对这种“困境”,面对这个“站在高空的人”,诗人想到了“反击”:“这世间没有神灵/只有一大群执拗的灵魂/试图在一块残缺的叶片上/捡起一个完整的秋天”。不寄托于神灵,而更关注“执拗”,是诗人给出的解答。“执拗”是坚持,更是一种不可能的可能。被砸碎的秋天,正是支离破碎的生活的象征。就算残缺,也试图把它补充完整。这也是为什么诗人痴迷“坠落”这个词语。“坠落”的失重、无力感,正是生活给予的感受,然而,就算坠落,也要燃烧。为什么?因为“我仍然深爱/深爱江水和倒悬的天空/深爱生命中,令我微微颤栗的波澜/你的呼吸生出的风”。这大概很容易理解成“爱情诗”,但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是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因为爱情也在现实中。
“反击”在“无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于是对生命意义的消解就变得理所应当。在《坠落》中,“坠落”是为了燃烧,“燃烧无数个明天,去点亮一个夜晚”,然而结尾处晚霞的坠落,却看起来像“我和你一起虚耗过的春天”。这里,诗人似乎大胆用词,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更像是某种真实体悟,联系“芦花雪白中的假装白头”,爱情的意义只存在相爱的那一瞬间,错就错在我们都以为那一瞬间是永恒。有时,我在想,生命的意义何在?是“在人间摇摇晃晃/躲一个粉身碎骨的下场”,还是“黄昏袭来/从右腹掏出一颗陈年的石子/把一潭静默的秋水/砸醒”,亦或是“还没来得及繁茂/便戛然而止的一生”?
总结
如果不简单地把砚小鱼的诗当作“爱情诗”来理解,那么她诗歌的意蕴便会显得更加丰盈。而砚小鱼诗作给我们诗歌写作带来一些启发:对传统诗意的运用不是简单附加,不是空洞的想象,那只会掩盖内心的贫乏。因此,以古典诗意重铸一种现代诗性,这就首先意味着扩大、加深和体悟对现代生活的理解,把握当下社会的精神内核,构建自己的独特诗学,义无反顾地以“词根”撞击“生活”,擦出诗意的火花。
砚小鱼诗集:
《浮世清欢与你》 诗人砚小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