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战略 | 不会建平台,你将错过多少红利?
█ 阅前思考
目前,平台战略几乎横扫传统产业,已经成为霸气十足、极具统治力和强大盈利能力的商业模式。Google、Facebook这些大平台,不仅能深入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掀起了席卷全球的商业模式革命。但在平台商业模式风光无限的背后,更多的平台却只能黯然离场。那么,什么样的平台才能抓住商机?成功的平台都有哪些特点?
晋升困境 | 为什么要站队《平台战略:正在席卷全球的商业模式革命》金句:一个成功的平台,往往会颠覆一个行业的生态。
█ 两个维度
一、两个特点:平台模式的多边市场和网络效应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两个特点,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起点中文网是如何颠覆传统出版业的。
晋升困境 | 为什么要站队首先,传统出版业的产业价值链是单向性的、直线式的。在传统出版业中,作者的作品要经过出版社、印刷厂、经销商、零售商等等环节,才能到达读者手中。
而到了在线阅读平台起点中文网这里,作者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发表作品,读者也可以直接在平台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这样一来,省去了繁琐的中间环节,传统出版业的单向线性结构就被彻底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读者和作者之间零距离对接的闭环。
这种新模式至少有三个好处:第一,成本更低,因为省去了传统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的成本和利润叠加,一本20万字左右的实体书要卖到30块钱左右,但在起点中文网上,却只卖5块钱左右;第二,时间更快,省去了中间漫长的运营时间,作者的作品一上线,读者就可以马上读到;第三,互动性更强,读者可以即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作者在线交流,甚至影响创作内容的走向。
另外,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起点中文网也吸引了众多的游戏开发商、影视制作方,所以,平台战略对产业价值链的重组往往表现出“从单边到多边”的特点,这就是平台商业模式的第一个特点,我们称之为“多边市场”。
接下来,这个“多边市场”会随着用户的增加而不断增值,这就是所谓的“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是平台商业模式的第二个特点。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电话,如果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家里有电话,那么它没有任何价值,对吧?但是如果你的第二个、第三个亲友也安装电话时,电话的价值就提高了。世界上使用电话的人越多,它对用户的价值也就越大。互联网时代兴起的QQ、微信这些即时通讯工具,都是通过“网络效应”来实现价值的快速增长的。“网络效应”的魔力在于,当用户数目达到一定规模后,用户就会自发承担起宣传角色,推动平台的进一步扩大。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给平台商业模式下一个定义,所谓的平台商业模式,其实就是指连接两个(或更多)特定群体,为这些群体提供互动机制,满足这些群体的某种需求,并巧妙地从中盈利的商业模式。比如淘宝,连接的是商品的买家和卖家;再比如微信,里边都有哪些群体呢?首先是普通用户,然后是媒体人,还有广告商、游戏开发商等等。我们刚才讲到的平台商业模式的两大特点——多边市场和网络效应,在微信这里也表现得非常典型。
对于平台来说,要想持续运作,最重要的是在不同群体之间构建起一个生态圈,并保证这个生态圈的良性循环。那么,怎么做才能打造一个成功的平台生态圈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解读的第二部分的内容。
二、两个阶段:如何打造成功的平台生态圈
我们可以把构建平台战略的具体法则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建阶段,对应的是平台生态圈的构建;第二个阶段是成熟阶段,对应的是如何突破平台的引爆点。
1.初建阶段:构建平台生态圈
关于这个阶段,我们主要讲五点:
(1)定位多边市场
根据我们前面给平台商业模式下的定义,平台一定要连接两个或更多的特定群体,所以,要搭建一个平台,你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你打算把哪些群体连接起来?
像前面提到的起点中文网,连接的是作者和读者;再比如google,情况会更复杂,因为google不仅拥有搜索引擎,还汇聚了软件开发商、手机制造商、手机用户以及对互联网文件处理工具有需求的群体,等等。
其实,不仅仅在互联网平台上是这样,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宽一点,你会发现这种构建多边体系的方法是普遍适用的,比如建设一座城市,我们就拿雄安新区来说吧,新区的建设不仅需要企业进驻,还需要有医院、学校、商店各种配套,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而这,也是一种多边关系的搭建。
(2)激发网络效应
我们前面讲了,“网络效应”的魔力在于,当用户数目达到一定规模后,用户就会自发承担起宣传角色,推动平台的进一步扩大。可以说,决定平台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平台机制的设计能不能激发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同边网络效应,一种是跨边网络效应。怎么理解呢?其实很简单。还是以微信为例,我们可以划一条直线,把用户放在左边,小程序的开发商放在右边,那么用户和用户之间的相互影响,就可以理解为同边网络效应,因为他们都在同一边,对吧;而小程序开发商和用户之间的相互影响,就可以理解为跨边网络效应,也就是说,这种效应的产生已经跨过了我们刚才划的那条直线。
具体来说,一方面,当微信的用户越来越多,当你身边的大多数人都使用微信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有必要也注册一个微信账号;而你朋友圈里的用户越活跃,发布的动态越有意思,你们之间的互动也会越有价值,这是同边网络效应。另一方面,用户增长到一定规模之后,会吸引很多小程序开发商的加入,这些小程序的开发又会更加完善微信的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的粘度,这就是跨边网络效应。
(3)筑起用户过滤机制
前面我们提到的网络效应都是正向的,但其实网络效应也可能是负向的,也就是说,某些成员的加入可能会降低其他使用者的效用与意愿。比如一个招聘平台,类似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网这样,假设平台为了节约成本,把招聘平台当成了变相的广告媒介,让很多无良的广告商加入进来,随随便便就能拿到求职者的联系方式,然后就乱发广告,甚至发布虚假信息、诈骗信息,这种做法肯定会让招聘平台的声誉受到损害。
你看之前58同城的诈骗门、传销门事件,不就闹得沸沸扬扬,除了激起民愤之外,新华社也一再发文批评,平台的形象也一落千丈。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建立起可靠的用户过滤机制,比如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定,要求用户实名认证;还有一种方法是让用户成为彼此的监督者,比如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领英),就通过把用户的现实社交状况转往线上的做法,让朋友和同事间可以看到彼此发布的资料,有了熟人的监督,造假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最后还有打分机制,比如美团外卖,让用户对商家和送餐员打分,也能对平台使用者的行为起到监督作用。
(4)设定“付费方”与“被补贴方”
由于连接了不同的群体,所以平台在定价方面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选择补贴某一个群体,对这个群体(也就是“被补贴方”)不收取任何费用,促进用户数量的增长,进而吸引另一个群体(也就是“付费方”)支付更多的费用。
比如智联招聘上的企业用户,他们必须支付会员费用,包括查看一份简历、获取一个求职者的联系方式,都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所以企业用户就是“付费方”;而求职者查看企业招聘信息、投递简历、获取面试机会,却不需要花钱,因此求职者是“被补贴方”。
当然了,如果求职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增值服务,比如想知道和自己竞争同一个岗位的其他求职者有多少人,学历水平如何,工作年限有多长,自己大概有多少胜算,等等,就需要花钱购买相应的增值服务。所以,“付费方”和“被补贴方”也只是相对而言,两者之间的界限是可以打破的。
那么,什么样的群体适合被设定为“被补贴方”呢?书里给出了5个参考原则:
①价格敏感度。当平台的价格上涨时,价格敏感度高的群体,流失现象会特别严重;而当平台的价格降低时,价格敏感度高的群体更容易被引发网络效应,这些用户会一窝蜂地涌进来。所以,价格敏感度高的群体适合作为“被补贴方”,因为只要为他们提供折扣甚至免费的服务,就能够吸引大批群体进入平台生态圈。
②成长时的边际成本。比如像facebook这样的社交平台,每增加一个注册用户,对企业来说,服务这一个新增用户几乎不会增加什么成本,这就意味着这一群体的增长所产生的边际成本是比较低的,那么这个群体就可以被设定为“被补贴方”。
③拥有同边网络效应,可以吸引用户群体里的其他人加入,对他们进行补贴,更容易迅速扩大平台的用户规模。
④多地栖息的可能性。如果一个群体转换平台的代价不高,他们既可以选择平台A,也可以选择平台B,而且这种转换不需要任何代价,那么你就很难向他们收费,这样的群体也更适合成为“被补贴方”。
⑤现金流汇集的难易程度。例如百度等搜索引擎如果想对全国的每一位用户收费,这显然不现实;相比之下,向广告商收费就简单多了。
(5)决定关键盈利模式
平台如果想要赢利,就要达到一定的规模。但是,是不是只要把平台做大,人气剧增,赢利模式就会自然浮现呢?答案是,不见得。哪怕你只想通过吸引广告商来赢利,也需要设计更精准的广告投放模式,因为现在的广告商越来越看重精准营销,而不是漫无目的地乱发广告。
另外,在有些平台上,你会发现双边的用户群体都很不愿意付费,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呢?比如婚恋平台“世纪佳缘”,连接的是“男会员”和“女会员”这两个群体,那么,到底应该把男会员锁定为“付费方”,还是应该把女会员锁定为“付费方”呢?显然都不是。我们这就来看看世纪佳缘是怎么设计盈利模式的。
晋升困境 | 为什么要站队在世纪佳缘网站上,用户可以免费注册,登录平台之后马上可以浏览众多异性的数据,对方的主要信息——包括实际年龄、星座、血型、身高、学历、职业、居住地,甚至月薪和购车状况等等——这些信息的获取,都不需要花一分钱。
逛了一圈之后,当你在五花八门的档案中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对象,想和对方联系的那一刻,关键环节就出现了,那就是:你必须付费。
更有趣的是,当你登录世纪佳缘的会员专属页,上面会显示有哪些异性会员曾经主动浏览过你的信息。这时,你就会有一窥究竟的好奇心,想知道他们到底是谁?不知不觉间,你已经被卷入网络效应的启动机制当中。一层层精心设计的网络效应机制,像旋涡般将用户们卷了进来。当需求被唤醒,渴望获得满足的冲动被推到一个临界点,平台就斩钉截铁地设置了一道门槛,必须通过付费才能跨过这道门槛。
所以,我们看到,世纪佳缘并没有把“付费方”锁定为全体男会员或者全体女会员,而是把“付费方”定义为“任何愿意购买增值服务的会员”,无论男女。由此可见,平台的盈利模式是千变万化的,关键是要在不同市场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刻意的不平衡,像倾斜的跷跷板一样引发一股推动力,进而激发网络效应。
2.成熟阶段:突破平台引爆点
讲完平台初建阶段的五个要点之后,我们接下来看看,在平台的成熟阶段,应该怎么突破平台引爆点。这里我们主要讲三个小策略:
(1)以知名用户巩固发展基础
在平台当中,知名用户往往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比如微博里的明星、文化名人等等,知乎也有很多大V,他们都吸引着用户的关注,引发用户的转发分享,能够促进网络效应的实现。
讲到这我倒是想起了明朝的一本道家启蒙读物《增广贤文》,里边有这么一句话:“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什么意思呢?大概的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好话让各种书籍给说尽了,天下有名的山也多数都让僧侣们占去了。
其实呢,我觉得这个说法有待商榷,尤其是后半句,“天下名山僧占多”,实际上,并不是这座山出了名之后,僧侣们才巴巴地跑去抢山头,情况恰恰相反,恰恰是因为有了这些僧侣,尤其是一些佛学大师,名僧,他们在一座山上落了脚,这座山才慢慢变成了名山,香客们才会纷至沓来。这和佛法的感召力、佛学大师的人格魅力,都是密不可分的。
这个道理,在平台战略上一样适用,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用知名用户巩固平台的发展基础,道理都是相通的。
(2)设立个性化市场
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连接多方市场,让用户通过平台生态圈各取所需,但是每一位用户的需求细节一定互不相同,所以,必须随着平台生态圈的演进来打造细分框架,比如晋江文学网、起点中文网等等网络文学平台,再比如优酷、爱奇艺这些视频平台,都会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有针对性地推送特定内容,比如“猜你喜欢”、“今日推荐”这样的推送,都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3)用户绑定策略
能不能把用户绑定在平台生态圈内,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用户粘度够不够强,关键就在于用户转换成本的高低。所谓的“转换成本”,就是指当用户离开平台时,用户需要承担的损失。
比如用户在平台投入的时间和精神成本,用户可能在微博上传了自己的很多照片、感想,积累了大量的粉丝,如果换了平台,这些资料就会丢失。转换平台还可能造成商机损失,比如淘宝商家如果换了平台,之前所积累的店铺信誉就会失去。不同的平台特征不一样,可能会有不同的转换成本,增加转换成本,就能提升锁定用户的概率。
█ 结论
在未来的几十年内,绝大部分的商业领域都会遭到平台模式的洗礼。这种创新的平台思维,会彻底改变人群的行为和产业模式。
还记得我们一开始给自己提出的那个问题吗——平台战略在21世纪和以往有什么不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得出自己的答案。
实际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平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在未来,或许每个人身上形影不离的小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平台的载体,手表、项链、耳环,就像谷歌推出的“谷歌眼镜”那样,不仅可以覆盖手机屏幕的功能,还可以通过语言来进行网络互动。总之,一切皆有可能。
除了商业领域,政府以及非营利组织也会利用平台的概念扩大影响力,甚至连国际和平组织也开始运用平台概念设法降低地缘纷争。可以说,我们正站在一波浪潮的尖端,每一天都有无数新诞生或新转型的企业采用平台战略。未来的某一天,当人们回头看的时候,会发现,现在的我们正身处于“迈向平台战略的引爆时代” ■
晋升困境 | 为什么要站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