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缘

作者: 牛犁 | 来源:发表于2019-01-04 16:45 被阅读49次

                                    《师生缘》

师生缘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学读书时,沈从文做过他的老师,正儿八经的教过他写作课。而不像许多人为了出名,生硬地攀附名人或作家那种关系。

据汪曾祺讲,沈先生讲课有地方口音,加上声音小,课讲的并不生动,许多学生都听不大懂。

沈从文讲写作课时并无讲稿,不成体系,只是即兴发挥和漫谈。他教创作,反复强调的就是“贴近人物去写”,对此,很多人不太理解。但是汪曾琪能够听懂和领会其中的精华。

汪曾祺认为,沈从文的意思是:在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都是次要的,派生的。作者的心要和人物贴近,富同情,共哀乐。什么时候作者的笔贴不住人物,就会虚假。

写景,是制造人物的生活环境。写景处即是写人,景和人不能游离。景写的再美,只能是作者眼中之美,与人物无关。

当年,为了躲避日军空袭,沈从文平时住在乡下。有课时才进城住上两三天。每次进城,汪曾祺都去住处看他。帮他借书、还书,听他和客人聊天。

陪他逛寄卖行,旧货摊,买耿马漆盒和火腿月饼。饿了,就在沈先生宿舍对面的小饭馆吃一碗加一个鸡蛋的米线。

一次汪曾祺喝得酩酊大醉,沈从文和几个同学把他架到宿舍里,灌了好多酽茶才清醒。

还有一次,汪曾祺牙疼,腮帮子肿得老高,沈先生二话没说,跑出去买了几个大橘子回来。

师生缘

作家沈从文教过很多学生,除了汪曾祺,没有一个成为作家。

在沈从文眼里,汪曾祺是他得意的高足;在汪曾祺心里,沈从文是他难得的恩师。

但是在外人眼里,他们的关系与其他普通的师生关系并没有什么两样。而且,看上去是那么平淡无奇。

不像现在,许多人为了出名,使尽各种手段,通过各种关系,想方设法地攀附名人,哪怕因此而失去体面和尊严。

不由的想到,一个人一生中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或一个好学生,真的很难得。

就像汪曾祺遇到了沈从文和沈从文遇到汪曾祺一样。

遗憾的是,我只读过沈从文的《边城》,而没读过他的散文;同样遗憾的是,我只读过汪曾祺的散文,却没读过他的小说。

好在,人生还有许多时间,让我们一起去阅读去感悟。

相关文章

  • 师生缘

    Harvatd 23年前放荡不羁的我 被父亲花钱找人安排上了高中 白中开学第一天 你...

  • 师生缘

    至于师生之间,一定是一场前世修来的缘分,否则,在茫茫大千世界中,我们怎么可能相遇?怎么可能相知?怎么可能共走一...

  • 师生缘

    今天要介绍一位对我影响极大的人生教练——安东尼罗宾 2011-2012年,因缘听了安东尼·罗宾的激发个人潜能系列录...

  • 师生缘

    徐老师是我高中的第一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当时她才19岁,扎着两个辫子,乌溜溜的大眼睛,真的是漂亮极了。我们是她的第...

  • 师生缘

    四年前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大学校园 怀着一颗炽热的心 回到了家乡 在一个丹桂飘香的时节 站上了三尺讲台 看着台下几十...

  • 师生缘

    放假没几天,偶遇了三个学生。 (一)这天晚饭吃了一半儿,儿子要去吃烧烤,目标是学校右岸的赤壁烧烤。老公要...

  • 师生缘

    《师生缘》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学读书时,沈从文做过他的老师,正儿八经的教过他写...

  • 师生缘

    今天微信收到了一条添加好友的消息,对方是我带过的一个学生。他首先跟我发了一消息,“老师,还记得我吗?”我心想...

  • 师生缘

    带学生也要看气场,有的和你一拍即合,甚至可以处成朋友,有的和你相看两厌,冷眼相对。处成朋友的接受分离,下一站他/她...

  • 师生缘

    “世界是一个圈,该相遇的人总会遇见!”没想到这是我的学生和我说的一句话,只不过她只说了前半句,缘分真的很奇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生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dk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