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一个朋友说起近期她孩子的事,满满的焦虑。
孩子是小学,晚上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给孩子辅导作业,耐着性子,一遍又一遍,最后,什么鸡飞狗跳,河东狮吼,气急败坏这些词都生动再现。越是这样,孩子越是不会,天天吵的是不可开交。
其实这样的事情,对很多家庭来说并不陌生。一边是“气人”的孩子,一边是无比焦虑的父母。
从父母的潜意识去挖掘,父母的想法,父母的情绪,被他们的价值观,他们思想和思维控制着,就是被“脑袋”控制。他们把孩子当前学习的困难,绝对化,糟糕之极的认知模式,把孩子的以后得成长,就业,收入,生活得是否幸福,这些所有的东西都与孩子的功课关联起来,紧密的联系起来。认为孩子一旦学习不好,绝对会导致孩子一生的一塌糊涂。
孩子一道题不会,就会在大脑中认为孩子笨,甚至啥啥都不行。这些错误的认知,引发家长的情绪。我告诉朋友,再出现这种想法的时候,学会看到自己的情绪,观察自己,告诉自己我很生气,生气的是孩子仅仅是当下的这道题目不会做,把这道题不会与孩子不行,与以后孩子可能出现种种不好结果的自动化思维分割开来。
当你在担心焦虑你的孩子的时候,你无形中就会通过你的语言,语气,表情,肢体各种感觉传递给你的孩子,孩子从你这里感受到的是对他的厌烦,讨厌,甚至是憎恶。有的家长甚至恶语相向,我怎么生了你这不争气的东西 ,你真是废物等等恶语相向。孩子从这些负面的情绪的能量里,感受不到你帮助,也给与不了孩子解决问题的力量。这些指责,抱怨,打压,对他的人性否定,可能对他而言,就是一生的伤害,他生活在父母对他的定义里,活成父母嘴巴里的模样。
作为家长,我们给予孩子的不是能量的正向输出,而是我们自己太焦虑,缺乏安全感,对未来的恐惧,对变化的不能掌控,从孩子那里索取安全感,通过孩子的表现,来填充自己对未来的恐惧,让他们自己心里的不安得到满足和释放。其实家长对孩子的不满,就是对我们自身的不满的投射,我们对孩子的挑剔就是我们对自己存在这种问题的挑剔。
孩子就是我们的镜子,他照到我们自己的对自己不满意样子,我们自己不能接受,对此指责,其实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指责。
变化是规律,无常即有常。孩子的生命明明水,我们非得把他凝成冰。我们家长口口声声对孩子说的,我还不是为了你,我为你付出这么多。其实潜意识里,是为了自己头脑中的价值观和安全感,孩子表现符合自己的价值观,让自己从恐惧、害怕、担心、紧张的感觉里出来,让自己舒服。这时候你所有的教育,语言苍白无力,行为失范,与其教育,不如放手。
父母最好的教育,就是提升自己的能量,爱上自己,接纳孩子,用一个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
(作者简介:春风拂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创作者。热爱文字、阅读,热爱热爱生活。微信公众号:得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