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二十四史读书会历史有意思读书
十六国志 | 汉赵篇·补充资料(二)

十六国志 | 汉赵篇·补充资料(二)

作者: 江吴童 | 来源:发表于2021-10-09 12:11 被阅读0次

    十六国中,匈奴何以最先崛起?

    关于匈奴因何最先崛起,笔者打算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原因:

    1、文化上

    刘氏一门在文化程度方面均有一定的造诣。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刘和“好学夙成,习《毛诗》、《左氏春秋》、《郑氏易》”,刘聪“幼而聪悟好学,博士硃纪大奇之。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刘粲“少而俊杰,才兼文武”,刘曜“读书志于广览,不精思章句,善属文,工草隶”。(《晋书》载记第一至第三)

    想要入主中原,必须对中原汉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方可得汉人之心。正因为刘氏一门皆染汉学,深得汉化,所以才会得到一部分汉人的赏识(如李憙、王浑之赞刘渊),从而广收人心。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曾提到:“诸胡中匈奴得汉化最早,故匈奴最先起”。(《国史大纲·第四编·第十五章》)

    2、政治上

    刘渊初建旌旗,自立为汉王,表示自己是中原汉王朝的正统继承人。这虽是“借尸还魂”之法,但效果显著。在短时间内,“远人归附者数万”。(《晋书·载记第一》)

    这种政治上的自我标榜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不但能为自己的政权正名,还招揽到了大量前来投靠的百姓,一举多得。

    3、地域分布上

    吕思勉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前赵就是匈奴。五胡之中,匈奴、鲜卑为大。而鲜卑根据地在塞外,匈奴在塞内,所以匈奴先兴起。”(《中国大历史·第二篇·第十章·第三节》)

    早在汉朝,匈奴就已经居于塞内。汉宣帝接纳呼韩邪,“居之亭障,委以候望”,遂称之为“保塞内附”。光武帝时,汉廷曾徙南匈奴数万人入居西河美稷(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汉灵帝时,南匈奴曾助汉廷讨伐黄巾军,“南徙离石”;董卓之乱时,其又与白波贼合兵寇略河内诸郡;曹操秉权时代,分其众为五部,皆居于晋阳、汾涧之滨。(《国史大纲·第四编·第十三章》)

    由于匈奴众落居于塞内,所以中原王朝一旦有机可乘,他们便会趁机而入,汉灵帝死后是一次,西晋八王之乱时又是一次。

    刘曜的文治

    刘曜即位后,曾“立太学于长乐宫东,小学于未央宫西,简百姓年二十五已下十三已上,神志可教者千五百人,选朝贤宿儒明经笃学以教之。”(《晋书·载记第三》)此举意在振兴教育,可圈可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六国志 | 汉赵篇·补充资料(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lv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