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一篇心灵鸡汤,文中提及,所谓的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喜欢,做事让人感动,做人让人想念。猛然一听,颇以为然。细思一下,又觉得和以前理解的情商就是控制情绪的能力,有些出入,遂百度查一下关于情商的定义。
情商英文缩写EQ,全称情绪智力。多年来,心理学家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能力。情商之父戈尔曼认为情商由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关关系,这五种特征组成。
如此看来,情商的高低被总结为五个方面的高低。简单点就是两个方向,对内和对外。即对自己和对他人。自律,自控,自强不息是情商高的表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也是情商高的体现。豁然开朗,什么逆商,爱商也都是包含在情商范围内的。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是情商,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亦是情商。
搁下笔,想想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大英雄,与许多功成名就,名垂青史的成功人士,俱是情商之高人。许多人失败,也确是未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未能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自以为是,导致弄巧成拙,一败涂地。然人在江湖,其又能自知哉!
想起来历史上有名的吴越争霸的故事,吴王夫差不可谓情商不高,其父阖闾兵败身亡。夫差接位后礼贤下士,励精图治,一战而胜,一雪前耻。可谓志得意满,然穷兵窦武,不听劝阻,妄自尊大。终落得个自刎身亡的下场。越王勾践又何尝不是也,情商亦不可谓不高,卧薪尝胆,为螳臂当车致敬让路。成就霸业后,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自己又何得善终矣。倒是陶朱公范蠡,功成身退,当止则止,又人情世故练达,终能富甲一方,子孙满堂,人生圆满。蠡园至今还面朝太湖,春暖花开。
有一则关于范蠡的小故事,倒是很能说明情商的问题。说范蠡的次子在楚国犯了死罪,范蠡遂派其小儿子带重金前去营救。其长子不满,说他身为长子,不让他去,他将自尽。范蠡无奈,说你去可以,见过楚国隐士庄生,放下钱和书信就回来。其长子惜财,最终搞砸了事情,终运回了其弟的尸体。范蠡却早已料到结果会如此,感叹一声知子莫若父,长子跟随他白手起家,知道物履维艰,舍不得钱财。小儿子生来富贵,所以让小儿子前去。这里面牵扯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各方面,体会颇深,其中情商,很值得玩味。
人的情商高低,俱不能自见矣!眼界见识,风土人情,风物雅量,见微知著,何其难哉!人与人关系错综复杂,微妙之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可见人的情商之路,永无止境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