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反思令梨花雪*河北采世间百态
被“鸿浩之志”治住的林校长

被“鸿浩之志”治住的林校长

作者: 黄河歌者 | 来源:发表于2018-05-06 12:13 被阅读2969次


被“鸿浩之志”治住的林校长

被“鸿浩之志”治住的林校长

中国顶级学府北京大学的120年校庆注定会被写入历史,不是因为这个校庆举办得多么精彩或者糟糕,而是因为校长林建华同志把“鸿鹄之志”读成了“鸿浩之志”,然后62岁的老校长被绑在舆情的风口浪尖上吊打。坚持光写文不谈政治的黄河歌者忍不住从研究《三国》的故纸堆里站出来凑个热闹。

被“鸿浩之志”治住的林校长

林建华校长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固体化学,涉及新型无机固体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从事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新型微孔硼酸盐、稀土—过渡金属、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这些都和语言类不沾边,偶尔念个错别字本来就无可厚非,三两行字坦率承认自己不认识这两个字就可以了,但林校长的道歉信却引发了更多的舆情。

他的道歉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同学们:

        很抱歉,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鸿鹄”的发音。说实话,我还真的不熟悉这个词的发音,这次应当是学会了,但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一些。

        我想,我的这个错误会使很多同学和朋友失望,觉得作为一个北大校长,不应该文字功底这样差。说实话,我的文字功底的确不好,这次出错是把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

        上中小学时,正赶上文革,教育几乎停滞了。开始的几年没有课本,后来有了课本,也非常简单。我接受的基础教育既不完整、也不系统。我生活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农场,只有几十户人家。现在人们很难想像当时的闭塞状态,农场离县城几十公里,距离虽不能算远,但乘马车要一整天时间。当时不但没有现在发达的互联网,连像样的书都很难找到。最近,我刚出了一本书《校长观念-大学的改革与未来》,其中还提到了当时的情况: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小学五年级,几年都没有课本,老师只是让我们背语录和老三篇。十几岁时是求知欲最强的时候,没有其他的书,反复读毛选和当时一本干部培训用的苏联社会主义教程。我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最初都是通过读毛选和后面的注释得到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当时都读过,中学政治课又学了一遍。一分为二、对立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等,这些概念都滚瓜烂熟,也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观念。”

        我很幸运,77级的高考语文考试作文占了80分,词句和语法只有20分,否则我可能就考不上北大了。我只是在考试前的几天,读了一本语法方面的书,刚刚知道什么是主语和谓语。语法概念不清,上大学之后学英语也多费了很大的劲。

        我写这封信,告诉大家这些,并不是想为自己的无知或失误辩护,只是想让你们知道真实的我。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有缺点和不足,也会犯错误。另外,我还想告诉大家,我所有重要讲话,也包括上面提到的那本书,都是自己写的,其中的内容和思想都是我希望大家了解的。

        我是会努力的,但我还是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因为文字上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进步了。

        真正让我感到失望和内疚的,是我的这个错误所引起的关注,使人们忽视了我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再次致以歉意!

                              热爱你们的校长

                                      林建华

实际上没这封信这件事很快就会成为过去,因为大部分人根本不关心北大校长姓氏名谁,中国高校的纪念活动层出不穷,大家都不置可否,但现在不一样了。我把这封信读了多遍,甚至为了避免出现“鸿浩之志”类似的错误而查了字典。也大胆地说一句,中国式官僚狡猾狡猾的,因为我发现这里头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避实就虚,遮挡应付。再重复一遍,念错别字很正常,谁让中国方块字那么多来,神仙也不能全部认识,我们山东秀才(林校长是我们山东老乡)自古就有念半边字的优良传统,大大方方承认就是了。如果这是林校长所擅长的化学领域出现此类问题难辞其咎,但写稿子是秘书的事,念稿子是领导的事,这是国情。他们又不给校长讲话注音,筹备校庆又那么忙,仅此而已。但把包袱甩给“文革”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了。

因为您是北大校长,在学术界一个叫得响的人物,咱不是美国总统小布什,也不是中国西南边垂“镇”省(云南省简称“滇”,新任省长刚到任带去的新简称)省长,读错别字不用找那么多理由来遮羞。我感觉这不是真诚交心的道歉,而是瞪眼珠子式的辩白。

二是咬牙瞪眼,夹杂假话。我看了网上发的这段视频,又认真拜读了中国顶尖学府120年大庆校长讲话,确实写得慷慨激昂,妙语连珠,文字功底差的还真写不出这样大气磅礴的文章,但这更让我们产生了疑惑。120年的北大校庆,校长的致辞应该让国人记十年,这个要求不太过分,但却不是现在这种方式。

并且这里显然有一个悖论:按照校长逻辑可推断出,明明知道自己文字功底不行,北大120年校庆的校长讲话偏偏要自己操刀,对此是不重视还是极不重视?或者是有意让百年北大蒙羞?

我也不太会写“鸿鹄”这两个字,但打字的时候用拼音敲打一下子就出来了。我认为这个稿子就是秘书们熬夜写出来的,因为在视频中校长读到这里的时候明显地顿住了。为120年大庆专门成立团队撰写校长致辞再正常不过,这个承认了不丢份,撒谎才丢人。但这只是我的猜测,希望不要因为这种猜测而承担刑事责任,但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瞎猜测,这就是问题了。不要低估了我们的智商。

三是坚持不改,我行我素。道歉信中直白地说“但我还是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我觉得这个不可原谅,是倚老卖老坚持错误不改硬扛的顽固态度。年龄不是问题,破罐子破摔才是问题。如果换了我,会拿出足够的真诚认真对待这件事情,提前让秘书把生僻字全部注音好了,但也不要写成一年级小学生的拼音文字。如果再辩解校长级别不够没有配秘书,而是一个人多年写文字奋斗那么我真无语了。

四是故作高深,反唇相讥。前面承认自己文字功底不行,但后面转变得很快,用致辞中的话拿来回击:“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好高深的文字水平!我弄不清这句很拗口的话所表达的准确含义,大概对北大一校之长能够道歉前无古人,是在最后表扬自己面对这个“鸿浩之志”事件所展现出的大智慧吗?致辞中的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没有质疑哪有进步?大概是劝说大家小事化了,因为这样的错误你们更海了去了,只是你们不是校长所以没有引起反响。

因为我的文字功底更差所以读不懂,但读了这句话有种被老师教训后的不安和委屈,好象念错别字的就是我们。其意思可否翻译成另外一句话,你们老盯我念错几个字不感觉无聊透顶吗?我这讲话这是有含金量的。多事的你们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不好蛮?

天哪!这难道是21世纪中国第一文科高等学府校长的人文素养和包容胸怀?观此道歉信语气,我嗅出的仍然是秘书捉刀的气息。“五四”已过,天气炎热,还是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2018年,我会在文章中记下这样一个事件:北京大学120年校庆,校长林建华被“鸿浩之志”治得很惨。

黄河歌者叹曰:

百年学府享盛名,岂料校长似白丁。

弄巧成拙虚应付,越描越黑显无能。

非人捉刀未成言,官僚治校学亦轻。

“鸿浩之志”应休矣,千古文化当复兴。

被“鸿浩之志”治住的林校长

黄其军

    作于2018年5月6日 (古历三月廿一)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戊戌年这个清明

母亲的目光

手机之殇

过济宁途中偶得

2017,结缘东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武商路漫漫:一语中的!念错字,坦承不要紧,错的是自己的态度!缺乏名校校长的胸襟和气度!👍👍👍👏👏👏😃😃😃🌺🌺🌺
    黄河歌者:@武商路漫漫 👏👏👏
  • 舞文弄墨小鲤鱼:正常。一时紧张念错了呗😄
  • c76acb79f37f:从字里行间感觉到锋利的东西刺向我.
    黄河歌者:@明天29 没那么玄,您说的那是鲁迅😊😊😊
  • 啊飞_8064:就弱弱的问一句,西南边陲怎么了
    黄河歌者:@啊飞_8064 已改😊😊😊只是为了好读,无他意🍉🍉🍉
  • 生命的季节:看了这篇文章,我忽然不自卑了,因为我发现这么著名的高等学府也不过如此,😄
    黄河歌者:@人生季节 😊😊😊
  • 西域婉风:👏👏👏
  • 走在路上的沉默:中国式官僚普遍存在,有时想要去原谅也会身心疲惫不堪啊!罢了,罢了😀
    黄河歌者:@走在路上的沉默 👏👏👏
  • 简书作者木瓜:惭愧!我也是山东人,还是高密的……😶
    黄河歌者:@简书作者木瓜 我也是山东的,和这无关。他只是个体。
  • 娟娟新月:加油!!棒棒哒👏👏👏
    黄河歌者:@娟娟新月 谢谢鼓励🍉🍉🍉
  • 师三人:他专心搞化学去了
  • 衣吹风:主要问题还是中国人搞简化字有毛病,害得新生代中国人读错字的机会多了去!两个字读音不一样,意思不一样,确长得太像相。如果用繁体字试试?会不会有人读错?要么会读,要么不会读。中国人还是被新文化运动给害了,北京大是始作蛹者,文革还是始作蛹者,自受其害无话可说!
    黄河歌者:@衣吹风 👏👏👏
  • 壬老师:校长读错了道歉,好歹有个说法!那一省大员,多次读错,有一次还有中外来宾,却死活不认账!无奈之下,有一村庄,怕大员参观该村时再闹笑话,赶快把村名遮盖起来,不让人看,怕大员一读“上鸡邑”村,不知道成了什么村!😀
    壬老师:@黄河歌者 真的!千真万确!只是运用权利把群众发的都删了!看不到了!
    黄河歌者:@壬老师 真的啊😛😛😛
  • 磐石yy: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黄河歌者:@磐石yy 👏👏👏
  • 微澜细语:林的问题,可能不仅仅是读错字的问题,在浙大的问题,可能更大。
    微澜细语:@黄河歌者 褚健的问题。
    黄河歌者:@微澜细语 啊?我没听说
  • 剑字如舞:好似还看到过说林校长没有念错的文章呢!晕了!
    黄河歌者:@剑字如舞 那是搞笑😊😊😊
  • 徒忧子:文章写得很好,钦佩!😊😊
    黄河歌者:@徒忧子 谢谢鼓励🍉🍉🍉
  • 徒忧子:白丁校长😆😆😆😆
  • 逍遥的fish:万一道歉文也是秘书写的呢,哈哈
    黄河歌者:@逍遥的fish 😂😂😂
  • 陈良心:本文观点过于锋利。理由:
    敢于承认错误需要勇气。
    时代的局限性真实可信。
    应有一定的同情心。
    反思才是事件的结果,每个人尽量避免少犯错误。
    換位思考。
    陈良心:@黄河歌者
    朋友,万分感谢你!在我有生之年能接到你这份厚礼也算知足无憾了。是的,两校长相比,语言有差异,境界有差异,故我不敢妄评。我意为常怀谦卑之心,择善而从,去伪存真,扬善弃丑。
    黄河歌者:@陈良心 https://mp.weixin.qq.com/s/q2KWLKzugmQsMhLoqF__iw
    推荐朋友您读一下,然后再评论🍉🍉🍉
    黄河歌者:@陈良心 👏👏👏
  • 432a7b65a14f:高校的校长都是官员,"演员",哪怕是985,校长轮不到治学的教授当,上头委派的。读书的时候,学位门事件让人心寒。
    人似当时:@接力买 治学人才未必是管理人才,学术成就高的人也不一定能管理好学校,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黄河歌者:@接力买 👏👏👏
  • 深水之下:分析透了
  • hsy_song: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我想这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吧 可笑堂堂一代名校 竟然出了个这样的笑话 普通人就算了 他 真的不配
    defd05fad609:@hsy_song 那是你的小学时代,然后大骂填鸭式教育的种种不好
    黄河歌者:@hsy_song 就是就是😄😄😄
  • 汉语飘香: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任何断链有一天都会显现。每个人或许都有这样那样的断链,切勿只顾嘲笑别人,都应该自我反省其他方面的不足。
    汉语飘香:@黄河歌者 有道理。
    黄河歌者:@汉语飘香 还是个态度和敬业精神问题。这个错误太低级所以引关注。😊😊😊
  • 武商路漫漫:黄老师点评分析精准到位!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关键是要有真诚态度!👍👍👍
    黄河歌者:@武商路漫漫 👏👏👏
  • 夏天吃冰棍:勇于承认错误需要勇气
    黄河歌者:@夏天吃冰棍 👏👏👏
  • f09e889b48e7:“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呵呵还校长
    黄河歌者:@猫独行_9527 致辞中的话。😊😊😊
  • 谌历:这样的校长都是冲着级别、待遇去的。
    黄河歌者:@谌利 @谌利 习大大刚讲过的话,他把字读错,一是没认真听,二是没认真学。难言之隐,犯了政治大忌😫😫😫
  • 老大房子:现代教育的目的,就是千方百计忘却中国历史,肢解传统文化,混淆廉耻分界,顶尖学府的顶尖人物如此修为着实体现了时代精神,不足为奇。(看过新闻联播的举手)
  • 米老爹:云南省长是读成”镇越铁路”,不是直,很多人叫他“镇雀长”——滇省长。
    黄河歌者:@米老爹 明白了
  • 单老师码字:官员治校,只能如此
    黄河歌者:@单老师码字 是偶然更是必然😫😫😫
  • 弥陀教我念弥陀:作者非常耿直,针针见血!👍
    黄河歌者:@佛来18 只是个人看法😛😛😛
  • 但行耕者:所有的科学进步都来着于质疑啊,居然说没什么价值:anguished:
    黄河歌者:@但行耕者 道歉就是道歉,他跑题了😛😛😛
  • 黄河歌者:同志们,正确应对舆情是门学问😊😊😊
    黄河歌者:@亨姬妈 您都看出来了👏👏👏
    亨姬妈:@黄河歌者 道歉文肯定也是秘书代劳,否则哪有这么理直气壮

本文标题:被“鸿浩之志”治住的林校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xu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