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作者: 广西民族大学子非鱼汉服社 | 来源:发表于2018-03-05 09:37 被阅读79次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海报 | 西北十九

          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

    惊蛰

          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后为避汉景帝的讳“启”,而将“启”改成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顺序相互置换,以及“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唐代“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

    物候
    桃花

          初候,桃始华《吕氏春秋》作桃李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

    黄鹂

          次候,仓庚鸣。庚亦作鶊,黄鸝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诗》曰黄鸟,齐人谓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畱黄莺莺儿。皆一种也。

    燕子

          末候,鹰化为鸠。鹰,鷙鸟也,鹞鸇之属;鸠即今之布谷。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鳲鸠。《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鷙鸟感之而变耳。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如田鼠化为鴽,则鴽又化为田鼠。若腐草为萤鴙,为蜃爵,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复本形者也。

    花信风候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惊蛰有三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蔷薇

    出镜 | 唐丹岚

    · 桃花

          桃,西方之木也,乃五木之精,枝干扶疏,处处有之。叶狭而长,二月开花,有红、白、粉红、深粉红之殊,他如单瓣大红、千瓣桃红之变也,单瓣白桃、千瓣白桃之变也。烂漫芳菲,其色甚媚,花早,易植,木少则花盛,种类颇多。本草云,绛桃,(千瓣。)绯桃,(俗名苏州桃,花如剪绒,比诸桃开迟,而色可爱。)千叶桃,(一名碧桃,花色淡红。)美人桃,(一名人面桃,粉红千瓣,不实。)二色桃,(花开稍迟,粉红千瓣,极佳。)日月桃,(一枝二花,或红或白。)鸳鸯桃,(千叶深红,开最后。)瑞仙桃,(色深红,花最密。)又有寿星桃,(树矮而花亦可玩。)巨核桃,(出常山,汉明帝时所献,霜下始花。)十月桃,(十月实熟,故名,花红色。)油桃,(月令中桃始华,即此。其华最繁,文选所谓山桃发红萼,是也。)李桃,(花深红色。)王敬美有言,桃花种最多,其可供玩者莫如碧桃、人面桃二种,绯桃乏韵,即不种亦可也。

    桃花

    诗云:

    已谢西王苑,复揖绥山枝。聊逢赏者爱,栖趾傍莲池。开红春灼灼,结实夏离离。

    ――南朝·任昉 《咏池边桃诗》

    青青千里乱春袍,宿两催红出小桃。

    回首北城无限思,日酣川净野云高。

    ――宋·王安石《城北》

    棠梨

    · 棠梨

          棠梨,野梨也。(尔雅所谓,杜,甘棠也。详见果谱。)树如梨而小,叶似苍术,亦有圆者、三叉者,边皆有锯齿,色黪白。二月开白花,可煠食,晒乾磨面作烧饼,可济饥。叶味微苦,嫩时煠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或蒸晒代茶。

    棠梨

    诗云:

    春到棠梨春巳深,赏春不称白头吟。

    金尊自共东风醉,花底关关听好音。

    ――明·张弼《棠梨白头》

    锦葩香吐萼垂垂。飞架东风紫绛帏。露底一枝攀折去,傍蛾眉。

    弄影似争春有色,含娇祇怯径无媒。惯是东君妒长好,雨霏霏。

    ――明·高濂《山花子·山棠梨》

    出镜 | 唐丹岚

    · 蔷薇

          蔷薇,(本草经作墙蘼。李时珍曰,草蔓柔靡,依墙援而生,故名。)一名刺红,(本草作刺花。)一名山棘,一名牛勒,一名牛棘,(本草云,其茎多刺勒人,牛喜食之,故有诸名。)一名买笑。藤身,丛生,茎青多刺,??肥,但不可多,花单而白者更香,结子名营实,堪入药。其类有朱千蔷薇,(赤色多叶,花大叶粗,最先开。)荷花蔷薇,(千叶,花红状似荷花。)刺梅堆,(千叶,色大红,如刺绣所成,开最后。)五色蔷薇,(花亦多叶而小,一枝五六朵,有深红、浅红之别。)黄蔷薇,(色蜜花大,韵雅态娇,紫茎修条,繁夥可爱,蔷薇上品也。)淡黄蔷薇,鹅黄蔷薇,(易盛难久。)白蔷薇,(类玫瑰。)又有紫者,黑者,肉红者,粉红者,(名粉团。)四出者,重瓣厚叠者,长沙千叶者。开时连春接夏,清馥可人,结屏甚佳,别有野蔷薇,号野客,雪白、粉红香更郁烈,法于花?时,摘去其蒂,花发无已。如生莠虫,以鱼腥水浇之,倾银炉灰撒之,虫自死。他如宝相、金钵盂、佛见笑、七姊妹、十姊妹体态相类,种法亦同。又有月桂一种,花应月圆缺。

    蔷薇

    诗云: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

    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唐·杜牧《蔷薇花》

    谁绣连延满户陈,暂应遮得陆郎贫。

    红芳掩敛将迷蝶,翠蔓飘飖欲挂人。

    低拂地时如堕马,高临墙处似窥邻。

    秖应是董双成戏,剪得神霞寸寸新。

    ――唐·皮日休《奉和鲁望蔷薇次韵》

    节气民俗

    · 祭白虎以化解是非

          相传白虎乃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 熏香驱虫、打小人以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常熟一带的居民在白纸条上用红笔写“二月二,诸虫蚂蚁直人地”字样,贴在桌脚床脚,以驱虫蚁。

          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 撒蜃炭

          蜃是水中蛤类的总称,各种蚌类和牡砺都属于蜃类。将蜃壳烧成灰,称之为蜃炭,能除虫防湿,其功用和石灰相同。

          自古时起,人们就用蜃炭预防疾病及保护棺撑等。据《周礼·秋官》记载:“赤发氏掌除墙屋。以屋炭攻之,以灰洒毒之,凡隙屋,除其狸虫。”狸虫就是跳蚤、虱子之类的东西,都是传染疾病的媒介,故而需用蜃炭和水洒遍房屋的每个角落以灭虱蚤。《礼记·植弓》中载:“有虞氏瓦棺,始不用薪,夏后氏塑,周殷人棺撑,周以蜃炭。”另有《周礼》载:“掌度,掌敛互物z物,以供间扩之用。”郑玄注日:“互物者,蚌蛤之属。间,塞也。扩,穿中也。将葬,先塞屋灰以御湿,使棺木不朽。”周代石灰还没有出现,所以蜃炭很是被人珍视,只有贵族和富豪之家才能使用。《左传·成公二年》中记载:“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注曰:“烧蛤类为炭以瘗葬。”把蛤烧成灰用来填塞棺掉,在当时是诸侯们使用的一种方法,属厚葬。蜃炭价值之贵重由此可知。而如今凡是近海及临近江河的地区,产蛤量多的,都可大量利用蜃炭以除温驱虫。

    · 撒灰(石灰、草木灰)

          《千金月令》云:“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石灰原本具有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洒在门槛外,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这和闻雷抖衣一样,都是在百虫出蛰时给它一个下马威,希望害虫不要来骚扰自己。湖北恩施则用石灰撒地,画出弓箭形状,称之为射虫。

    · 扫虫

          拿着扫帚到田里举行扫虫的仪式,比喻将一切害虫都“扫除”千挣。如遇上虫害,江浙一带的家家户户就纷纷将扫把插到田头地间,以请扫帚神来帮助消除虫灾。

    · 咒雀

          惊蛰咒雀,目的是在这一天咒过鸟雀,直至谷物成熟时,鸟雀都不敢来啄食谷物。虽然属于无稽之谈,但也是农家爱惜米谷的表现。云南宜威,惊蛰时儿童咒雀,一定要把自己家所有的田埂走遍,才可以回家。有咒雀词道:“金嘴雀,银嘴雀,我今朝,来咒过,吃着我的谷子烂嘴壳。”

    · 炒惊蛰、炒虫

          惊蛰雷动,百虫惊而出走,从泥土、洞穴中出来,于是虫蚁开始活动,逐渐遍及田园、家中,或殃害庄稼,或滋扰生活。因此惊蛰期间,各地民间均有不同的除虫仪式。

          在广东大浦等地,会于每年的惊蛰日夜,各家各户炒黄豆或麦粒,炒完春后又炒,反复多次,边做边说:“炒炒炒,炒去黄蚁爪;春春春,春死黄蚁公。”这是因为,当地有一种黄蚁,只要有人家藏了糖果之类的东西,就会惹来很多黄蚁吃,极惹当地人的厌恶,因此就有了炒惊蛰习俗的流传。民间认为这样做可以减少黄蚁的危害,并且当年家中会蚁缕皆无。

    · 蒙鼓皮

          惊蛰是由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节日食俗

    · 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苏北及山西一带有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 吃蛋

          民间还有惊蛰吃蛋的说法,据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张嘴,只有以蛋喂食,饱食后它就不会伤人了。而经过演变,当初喂给白虎的鸡蛋,如今已成为食俗之一。

    · 吃“炒虫”

          常言道,“春雷惊百虫”。惊蛰一到。天气转暖,昆虫和细菌开始活跃,容易滋生疾病,因此山东的农民会在惊蛰日生火烙煎饼,取“烟熏火燎灭害虫”之意。与之相类似的有,陕西人会在这天炒黄豆,江苏瓜洲人炒糯米,福建的客家人不但要炒豆子、麦子,还要煮连毛芋子、做芋子饺。广东大浦家家都将黄豆或麦子反复春炒。江苏堆宁这一天炒栗子,称为爆虫。

          在少数民族地区,如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在惊蛰日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不论东西南北,或熏或妙,取的皆是“炒虫”、“驱虫”之意,提醒人们要及时灭虫除害。

    · 烙煎饼

          山东的农民会在惊蛰日生火烙煎饼,取“烟熏火燎灭害虫”之意。

    · 喝醪酒、吃鸡蛋煎饼

          随着春天的到来,人的全身汗毛孔也开了,西北有些地方在惊蛰节要家家户户喝醪酒、吃鸡蛋煎饼拌芥末汁,驱除身体积存的寒气。

    · 吃韭馅饼

    这一天,用韭菜做馅饼,是因为韭菜性辛微酸,含有挥发性油质,能散疲活血,温中下气,补虚壮阳,在肠内起消毒作用。韭菜汁外用可除各种蛇蝎恶虫之毒,如果有虫子爬人耳内,用韭菜汁灌人就可将虫子赶出。

    · 煎香油饼

          香油即芝麻油,是用芝麻籽榨取的脂肪油,性甘微寒,是淡黄色或金黄色的油状液休,暴露在空气中也不易蒸发,主治暗哑,通大小肠,敷治各种恶疮,杀虫,秃发的还可用它生发,《本草纲目》称芝麻油可解热毒,灭毒虫。用香油煎炸食物,香气四滋,可使灶台上的虫类绝迹。惊蛰这日各地均有煎食糕饼的风俗。俗称熏虫。

    · 吃蝎子毒

          惊蛰这一日炒黄豆给全家人吃。托名为吃蝎子毒,认为若吃尽其毒,就可避免被蝎子蓄。陕西凤翔煮食元宵,称为蛟蝎子;陕西临渔年初所制的干饼在此时拿出分给众人,称为咬蝎尾;江苏沛县将炒黄豆加糖给小孩子吃,以免蝎哲,称作吃蝎子爪。这些习俗,都意在让人们注重防范蝎子为害。我国北方,蝎子最多,蝎子的为害极大,因此关于蝎子的习俗颇为流行。

    出镜 | 唐丹岚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春季万物复苏,应晚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

    出镜 | 唐丹岚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桃花红,梨花白,黄鹂歌唱燕归来。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


    文案/海报:西北十九

    出镜:唐丹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dc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