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易即良知哲思艺术之家
读《易》,位象,到底什么是“中”?

读《易》,位象,到底什么是“中”?

作者: 童年的流星 | 来源:发表于2017-05-18 15:33 被阅读94次

    关键提示:

    1、何为“中”?
    2、何为“中庸”?
    3、何为“得中”?
    4、如何“得中”?

    中国人的信仰就是“中”,当他知道自己是个“中国人”的时候,“中”的信仰已经根植于他的心中。当然,“中国”并非国籍、血缘、地域之概念,而是“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的文明认同。

    翻开字典,我们很容易就知道“中”的含义。大致如下:

    中,中间,中央;
    中,内也;
    中,道也;
    中,和也;
    中,正也;
    中,心也;
    中,信也;
    中,度也;不偏不倚为中;
    中,得也;
    中,好也;
    中,成也;
    中,忠也;

    如果您看了《读易,数象,0和1的象真的是“中”吗?》和《读易,字象,谈谈“入口”和“心”、“信”》,不难发现华夏先贤是在玩一个串珠子的游戏。表面上看,天、道、恒、易、太、一、德、得、里、理、礼、心、信、成、诚、正、和、度、人、仁、爱、性、命,各自有各自的含义,好似一颗颗晶莹璀璨的宝石明珠,但当用一根叫“中”的丝链串在一起之后,它已经化身为完美无瑕的艺术品。所有这些宝石明珠再也不是单独摆放的样子,而是融为了一个整体,彼此相交,无法分离,据说这个艺术品就叫太极

    中孚、中正、中和、中庸

    “中孚”源自《易经》,“中正”源自《易传》,“中和”源自《中庸》,而“中庸”则似乎是孔子的发明,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但为什么孔子及后代贤人最终选择了“中庸”作为“中道”思想的最佳呈现呢?其中微妙的字义变化也体现了先贤们的哲理思考。

    “中孚”是《易经》中的一个卦,其意为内心诚信之道,“在中为孚,于外为信”。在文字流变发展过程中,“诚”、“信”的内涵已经慢慢融入“中”字,换言之,后世提到“中”,其中已经有了诚信之意。

    “中正”是《易传》中的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后世多以中正诚信连用,中正既包含了“度,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客观规律,也包含了“直方”的人格品德。但同样“中”字已经含有“正”的全部内涵。

    “中和”源自《礼记•中庸》,但因为“和”最早源自百工之学,有“调”、“顺”、“谐”、“合”等意,所以“中和”一词可能起源更早。“和”、“度”之意也在“中”字之内。

    简言之,单提一个“中”字,就已经包含了中正、诚信、中和等意,反之,中正、中孚、中和等词都仅仅代表“中”的一部分内涵。

    准确讲,“中庸”分开写“中•庸”更为合适。庸者,常、恒、不易也。“庸”的含义并没有内含于“中”之内,中庸讲的是“在日常生活之中,恒久不懈地践行中道”,而不是平庸地做个和稀泥的人。

    易学就是“中庸”

    1、“中孚”可以“少过”,“颐”养需谨慎“大过”

    易经中专门有一个卦叫做“中孚”,朱熹解读为在中为孚,于外为信,也就是说心中有诚信,对外有信用。而中孚卦的错卦就是“小过”卦,讲的是遇事谨慎,少犯错误,小过就是少过;而它们所对应的交卦是山雷颐和泽风大过两个卦,正是讲修养身心,关键就在于“度”字。

    2、用位象来强调“中”之大本

    六爻卦的二爻、五爻分别是下卦和上卦的中爻,所以在《易传》中将这两个爻位称之为“中”,又称为得中。取其“守持中道行为不偏”的寓意。《中庸》这本书对于中的解读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所以《易传》中运用“中”位来进行卦爻分析,比比皆是。

    3、得“中”,有什么寓意吗?

    64卦,每个卦的二爻、五爻都是中爻,所以在分析每个卦的二爻、五爻时,都可以用“中”来分析。那么这样做有什么道理可言吗?古人这是在借位象来讲道理,所谓“二多誉、五多功”(系辞),这是基于生活实践的归纳,并非指爻辞吉凶的统计。

    易学之中,通常将一个卦的初爻到六爻看作一个事件的发展全过程,分析任何一卦,有所谓“初难知、上易知”(系辞)之说,比如分析乾卦,大部分解读都会告诉你初爻是君子起步之时,所以要“潜龙勿用”;而六爻是君子功成名就之后,小心登高必跌重,所以是“亢龙有悔”;二爻是下卦的中爻,也可以看作整个事件的前一阶段的中间关键时期,这时候要抓住机遇,奋发图强,有所作为,但要强调持中守常,所以九二爻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便是“二多誉”;五爻是上卦的中爻,也可以看作整个事件后一阶段的中间关键时刻,这也是决定吉凶成败的关键时期,防微杜渐、惟精惟一、坚韧不拔,尤其不能骄傲自大、非份妄为,以防功败垂成、前功尽弃,所以“中”道就更显重要,九五爻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也就是“五多功”。三爻、四爻是整个卦的中间二爻,但又分别是下卦的最后一爻和上卦的第一爻,实际上也是一个事件中相持和转化阶段,这时候常常风云莫测,“三多凶,四多惧”(系辞)讲的就是这个阶段,因此九三爻讲“君子终日乾乾”、九四爻讲“或跃在渊”。

    传统讲义上认为二、五爻因为得中,所以多吉,这样解读不仅错误的理解了“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初衷,也不符合64卦爻辞统计的结果。

    格物致知,功夫就在“中”上

    “中”就是“天理”,在这个问题上,“理学”和“心学”并无异议。只是如何才能全面完整的把握“中”之核心思想,两派可谓水火不容。

    “理学”强调格物需从“物”上格,所以“中”的天理体现在万事万物之中。泛泛而言,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五经四书、琴棋书画,人情事故、风土俚俗,政治外交、经济生产,无所不是“物”。所谓“物”上格,也就是学习研究这些内容,触类旁通、理一分殊、一通百通。理学讲功夫,功夫就是学问,学问做得越好,自然对天理的理解和体会就越深。

    “心学”则不然,强调格物就在心里,格得是我们的“情”、“欲”、“意”,人们对“中”的领悟不在心外,只能是在本心上感知,再说通俗一些,格物就是学习做人。心学也讲功夫,但功夫就是工夫,用了多少“时间”在做人上,我们也就对“中”有了多少体会,所谓在心中磨就是这个意思。

    “理学”并非轻视做人,只是把做学问看作做人的前提。“心学”并非忽视做学问,只是把做人看作做学问的前提。虽然只是一个前后次序的问题,在易学之中,则有“否”、“泰”之别,所以两派互不相让。

    我对《易》,属于心学一派。正如观、临、大壮、遁、丰、旅、节、涣、升、萃、无妄、大畜12个卦所揭示的格物致知。学做人做学问皆从学会“观”开始,尽管我们在宇宙人生的大象面前都是睁眼瞎,但用“心”观和用“眼”观自然感受不同。格“心”中之物要用心观察,在辅助教诲他人的过程中(临)、在面临威胁利诱的环境里(大壮、遁)、在位高权重呼风唤雨之时(丰)、在背井离乡命运多舛之际(旅)、在顺风顺水扶摇直上的当口(升)、在迷雾重重乱象纷纷的幻境(萃)、在接二连三的意外冲击之下(无妄),始终不忘初心(涣),克己复礼(节),这个过程便是知行合一,便是致良知。最后落脚在“大畜”上,人生何为第一义?做个人、做个真人为第一义。凡夫俗子,懂得忠孝节义,也就是圣贤,因为圣贤也无非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易》,位象,到底什么是“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mz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