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志
《兄弟》:两个极端时代的碰撞

《兄弟》:两个极端时代的碰撞

作者: 哈哈哈哈哈喽啊 | 来源:发表于2018-06-13 21:27 被阅读58次

【提醒:文章较长,可能言语有所赘余,请各位谅解】

在众多著作中,余华的《兄弟》是最有争议的一本书,也是收到最多批评声音的一本书,不仅有许多读者在看罢《兄弟》之后表示相当失望,更有部分评论家进行了尖锐的质疑,然而,这仍不能阻止余华在多次采访中将这本书称之为自己最满意的一部长篇小说。

先讲一下故事情节(在此,我将本书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予以叙述,与书的发展脉络略有不同):

李光头的父亲因为在厕所偷看女人屁股而掉进粪坑淹死了,他死的那天,李光头出生了,这注定了他在整个婴儿时期都要受到人们的指点,和他的母亲生活在耻辱之中。李光头七岁的时候,母亲李兰和把他父亲从粪坑里捞上来的宋凡平走在了一起,李光头和宋钢(宋凡平和前妻的儿子)正式成为了异父异母的兄弟,宋凡平填补了他们家中没有依靠的空白,宋钢填补了李光头没有同伴的空白,他俩从此形影不离,比亲兄弟还要亲。

李兰因为偏头痛被宋凡平送去上海治病,她走了,文化大革命来了。宋凡平从一个骄傲的扯旗手变成了革命对象,受尽侮辱与折磨,但他还是竭尽所能地呵护着李光头和宋钢兄弟俩。在这段妈妈不在,爸爸被抓走的时间里,年幼的兄弟俩靠自己的想象力和生存本能努力熬过了有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李兰执意要回刘镇,宋凡平偷跑出来去接她,却被红袖章们用木棍以无比惨烈的方式给活生生打死了。李兰回到了刘镇,给丈夫收了尸,将宋钢留在了乡下爷爷家,分开了兄弟俩,他们压抑不住思念,经常互相探望。

杀人的年代过去了,李光头不受控制地长成了一个让李兰又爱又恨的孩子。他在厕所偷看女人屁股被抓住游街示众,丢光了母亲的脸,自己却不以为耻,但同时他又聪明地从几个大人那里给母亲组装了一辆舒服无比的“专板车”,又给母亲长了脸。后来,李兰带着对丈夫的思念去世了,宋钢的爷爷也死了,两个兄弟又住到了一起,李光头进了福利厂工作,宋钢成了五金厂的工人,彼此亲密无间,互相呵护。但是,一个林红的出现逼的两人分了家,宋钢掉入了浓情蜜意的爱之漩涡,李光头外出创业则是血本无归,在政府门前收起了破烂。

两个人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李光头靠破烂发了家,生意蒸蒸日上,声名远扬,后来还举办了轰动全国的处美人大赛,人气不断飙升。兄弟宋钢丢了工作,身体也伤了,被江湖骗子忽悠着离开了刘镇四处漂泊买药,凄惨到了极点。自己最爱的妻子林红更是和自己最亲的兄弟搞到了一起,历经磨难终于返家,却在铁轨上自杀。最后,妻子做起了老鸨,兄弟李光头在宋钢之死的刺激下丧失了对钱权名利的兴趣,一心只想要带着宋钢的骨灰盒上太空,“从此以后,我的兄弟宋钢就是外星人啦!”

在《兄弟》中,余华记录了两个极端时代的碰撞,上部是“文革”中的故事,这个时代精神极度狂热,人的本能被极度压抑,命运被打击到极度悲惨。小说的一开头就用了很长的篇幅来叙述李光头在厕所偷看女人屁股的故事,无论是李光头抑制不住的冲动还是过后用一个林红的屁股换了五十六碗三鲜面,都体现了人们的性被极度压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扭曲的欲望,不惜通过给比他们小两三轮的李光头买昂贵的三鲜面来供自己意淫。书中还有一处着墨也能体现出这一点,在前文做了大量的语言和环境铺垫之后,作者写宋凡平(那时还未和李兰结婚)扣进了一个刘镇多少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的篮时,激动冲向李兰一把抱起她,在那个时代的一千多人面前,文中原话是“那年月看到一个男人抱住了一个女人,就等于是现在的三级片”。性压抑放大了人们的猥琐下流,让变质的欲望在空气中发酵。

同时,精神的狂热被最大程度地激发,逝去的人命运之惨烈,超出想象。单个的人一旦被裹挟进汹涌的人流便被同化,人性被湮灭,人们用自己认定的“白”坚定残暴地铲除着一切“黑”,向英雄一样的宋凡平被六个红袖章围着死命打,打断了棍子还将尖头狠狠地刺进他的身体;还是个孩子的长发孙伟被强壮的红袖章摁在地上,“···理发推子像一把锯子在孙伟的头发和脖子上绞割着····理发推子从头上滑下来以后,竟然深深插进孙伟德颈部,红袖章还在用力绞割。”他的父亲将儿子抱起来,“儿子的头像是断了似的晃荡着”;孙伟的父亲被关进仓库后被红袖章换着花样惩罚,野猫放进裤裆,铁刷刷脚心,烟头烫肛门,生不如死的他选择将铁钉钉进脑门逃离痛苦。

因此,一个极端压抑的时代结束后,与其交接的便是井喷的欲望、极端的放纵,人们陷入另一种荒诞的狂热。

下部的开始还算正常,李光头和宋钢长大成人,一个进了福利厂,一个进了五金厂,生活里每天都有希望。李光头再次展现了他不同寻常的过人之处,把只有两个瘸子、三个傻子、四个瞎子、五个聋子的福利厂扭亏为盈,年年上交利润。同样,在追求美女林红的时候,也不走寻常路,死缠烂打,领着他的瘸子傻子瞎子聋子围堵林红表达爱意。

被拒绝之后带着几千块资金去上海拉生意,没想到血本无归,被迫返乡后被童铁匠等人追着打了好几天,他却一扭头在政府门前收起了破烂,也因此发家致富,成了刘镇有头有脸的人物,他盖楼买车,建新刘镇,身边女人环绕,因为一场官司而迸发出来的处美人大赛更是将这个解禁十几年之后的蓬勃欲望推向了高潮。

同时,后半部分所描写的荒诞感还体现在李光头和宋钢俩兄弟间不停反转的鲜明对比。母亲李兰死的时候唯一担心的就是李光头,害怕他走上歪路,她觉得只有宋钢这种认真踏实内敛的人才能走正道成大事。李光头不按常理出牌,重情重义,讲信用,乐观外向,头脑灵活,宋钢则是温柔含蓄,沉静内敛,有些缩手缩脚,本本分分,兢兢业业;第一次鲜明的对比来自于李光头赔光了钱回到刘镇收起了破烂,宋钢则有着体面的工作,骑着拉风的自行车,有着貌美如花的爱人,后来的反转中,时代的变革造就了李光头这个巨富,也让宋钢这种安于现实的人落魄不已,最后宋钢挚爱的妻子,李光头多年前求而不得的林红坐进豪车时,兄弟俩还是没有逃脱命运的纠缠,读来满是感慨。

《兄弟》这部小说回避了余华之前小说里灵巧的叙述方式,采用正面强攻的叙述,丰厚了人物形象,也增加了历史感和现实感。余华恪守了他一贯的暴力化特征和温情化特征的结合,交织了悲剧性和喜剧性,用李光头和宋钢两个兄弟连接起了中国40年间的社会变革。

我觉得余华在接受南方周末的张英采访时说的一段话很对,同时也是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的:“用先入为主的方式去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是错误的,伟大的阅读应该是后发制人,也就是怀着一颗空白之心去阅读,让内心在阅读的过程里迅速丰富饱满起来。”

因此,虽然存在着诸多批评的声音,我仍然认为我们不应该让这些或反对或支持的声音来左右我们自己是否要选择读某一本书,只要我们能够从中获得感受,增长知识,丰富了对于某种事物或事件的了解,能够从作者的文字中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我们都应当承认这本书帮助了我们。

所以还是推荐感兴趣的去看看《兄弟》。

相关文章

  • 《兄弟》:两个极端时代的碰撞

    【提醒:文章较长,可能言语有所赘余,请各位谅解】 在众多著作中,余华的《兄弟》是最有争议的一本书,也是收到最多批评...

  • 简小妹025—《兄弟》:两个极端时代的碰撞

    请注意请注意,简书音频功能上线啦~从此,你可以把你的文章读出来、边听边看你喜欢的作者文章、给你的文章加(已获版权的...

  • 与极端父母如何交往

    这些父母的教育可以用两个字来解释,不是单方面的极端就是两个极端相互碰撞,他们的教育在极端父性之爱,极端母性之爱,上...

  • 《兄弟》:两个时代的悲哀

    作者:简一 余华说:“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

  • 【224】

    看了电影《老炮儿》,这是两个时代的对话和碰撞,也是江湖与法律、道义与利益、人情与伦理,权贵与平民的碰撞。对于江湖,...

  • 红与黑的碰撞

    整组模特运用了红色与黑色,两个极端的颜色碰撞到了一起,产生了这一组和谐大气的模特组。 两个坐模的穿衣手法上运用了重...

  • 两个极端?

    昨天晚上一位朋友来电,我们聊天,聊到我之前的事情。 他问我最近怎么样,我说很好啊,每天都舒心有充实。 他调侃说:“...

  • 两个极端

    有人活在自己的诗中 呐喊彷徨 有人活在别人的诗中 不可自拔 2016.12.04

  • 两个极端

    困境往往会造成两个极端,一个是奋发向上,一个是一蹶不振。因此这两个极端也造成了两种结果,一种是摆脱,一种是屈服。

  • 两个极端...

    脾气极好,脾气极差。 很懂事,很任性。 很爱笑,很爱哭。 爱说话,不爱说话。 很安静,很疯狂。 这就是大多时候的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兄弟》:两个极端时代的碰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ik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