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方法对了,就能获得好的结果吗?
不一定。至少此时此刻,我知道了,仅仅有高效的方法还不够,至少还要有大量的练习,尤其是带着随时复盘的刻意练习。
我昨天花了137min解读了2篇英文医学文献,并把它做成PPT课件。当我看着这份成果的时候,我觉得PPT的内容真的特别简单,怎么我就竟然花费了2个多小时才完成?这样的时间花费,让我觉得自己有极大的效率提升空间。于是,我决定今日对它进行一次复盘。
先说,我是怎么做这件事的?
- 第一步,我在pubmed上筛选了2篇与产品有关的文献
- 第二步,先选择其中一篇,浏览一遍文献的摘要内容,之后翻译出研究介绍的PPT Slide
- 第三步,翻译研究的结论,然后制作结论部分的PPT slide
- 第四步,根据结论查找全文的原始数据,然后做成结果部分的PPT silde
- 第五步,标注PPT中的英文简写说明,以及文献出处标注
- 第六步,按照前面的第2-5步,开始第二篇的文献的PPT解读
简单来说就3大部分内容,一是文献筛选,二是文献阅读,三是PPT制作。因为目前我对这样操作的效率不太满意,所以,下个月我决定尝试下,先把文献阅读部分全部做完之后,再一起做成PPT的内容。看看是不是效率会更好些。
同时,为了避免自己的低效自洽,我问了我的同事们都是怎么做这件事的。因为我觉得,他们的效率比我高,差不多的时间他们可以有5个成果产出。想想,那可是我2倍+的速度啊!多么让我羡慕。但是,他们给我的回复是:我的方法步骤跟我差不多。
那为什么,在质量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我们的效率会差别那么大呢?
02
我想你现在肯定知道答案,因为“做”。
我做的次数比他们少。不管是文献阅读的量上面,还是PPT的制作方面,我的练习都远远不够。今天刚刚复盘这事的时候,我还妄想复盘出一个好的办法,从而希望迅速提高我的效率,缩短我的文献解读时间,看来我的梦要破了。
踏踏实实做,有时候本身就是捷径。
不过,需要提醒一句,死做可不行。不仅要做,也要有个高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能够及时复盘反思,三管齐下,才更有概率达成自己的目标。
综上所述,对于此事,我获得了一条经验:
要想一件事出个自己满意的结果,一要好方法,二要踏实做,三要及时复盘迭代。
当没有他人给予你指导的时候,向自己学就是个非常必要的手段,而复盘就是最佳的工具。
好啦,说完了事件本身的收获,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对于我自己又存在着什么问题?
03
你没看错,复盘反思的时候,还要反思自己。
很多人复盘,都仅仅反思事件本身,然后发现了一条规律,以为这样就结束了。但事实上,如果个人的模式没有得到改变,这些经验规律也许并不会对你日后的行为决策有任何的帮助。所以,我还会反思自己,在这件事中,我到底是想了什么,相信了什么,才做出了这样的行为决定?
比如,复盘这件事的过程中,为什么我会觉得获得一个好方法就能把效率提升?因为我觉得自己效率不高的核心原因是自己的方式低效。为什么我会这么觉得?因为我的很多经验告诉我,有好方法,效率就能立马提升。
那这个假设对吗?答案还是那句话:
一切方法都有它适用的边界。信念亦然。
生活中有很多场景,有了好方法,效率顿时就能获得提升。比如饿了么,比如淘宝,等等。不胜枚举。但也有不单单需要好方法,还需持续做,不断反思复盘才能获得效率提升的例子。比如我的文献解读,比如学习年目标的制定,比如复盘。
所以,这个案例帮我打在自己的这条假设上,我现在可以为我的这条信念,添加一些前提条件:
现代技术可以替代人解决的,有了好方法,效率就能立马提升。但对于个人成长领域,有了方法,更要做,还要反思复盘,方能更高效的提升自己的成长效率,其中就包括出成果的效率。
04
也许我写那么多,你也没啥大感觉。那不如就去做一遍吧!如果忙,那就停5秒,问自己为什么那么忙?
古典老师说:忙,拆分后是心亡。忘,拆分后也是心亡。你那么忙,有没有可能是你自己忘记了什么,比如忘记了你做事的初心。
不忘初心,是我对自己的一个提醒和忠告,一起共勉吧!
ChangeLog
“复盘+”代言人完成时间:2018年12月2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