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入伏后,天气渐渐炎热,胃口不似之前那么好了,先生说:“把妈妈做的白辣椒炒一碟呗,下饭又开胃!”于是,餐桌上便有了这下饭神器。
先生叮嘱婆婆:“妈,这道菜你不要吃,太辣了!”
“辣椒都没放两个,怎么会辣?”婆婆一脸困惑,显然,她完全忽视了白辣椒的存在,或许是不知道有它的存在。
“这是妈妈做的白辣椒,单看颜色看不出来的,这白辣椒特别辣,你胃不好,吃了胃会受不了,所以还是不吃为好!”我耐心地解释,眼前浮现出那些年跟妈妈一起做白辣椒的情景。
每年农历六月,烈日炎炎,我和妈妈早早地将刚刚从菜地里摘来的红辣椒和青辣椒洗干净备着。
锅里烧一大锅水,水烧开后,把洗干净的青红辣椒倒进去淖水,然后捞起来,一只只摆放在竹匾上,再搁到太阳底下暴晒。
慢慢地,青红颜色退去,渐渐地变白,犹如一个青涩的小伙子,瞬间便白了头,流年似水,倏忽暮年。
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一些暂时吃不完的菜就会通过其他方式保存下来,比如剁辣椒、干豆角、榨菜、笋子……白辣椒也是其中之一。
目的就是为了增长储存期,保证在青黄不接的季节里,不会断顿。
生为“怕不辣”的湖南人,从小便对辣椒有一种特别的爱,可以说是无辣不欢。喜欢青辣椒的生猛,欣赏红辣椒的沉稳,也爱剁辣椒的低调、爱辣椒油的含蓄,但是,相比之下,更爱白辣椒的酣爽劲道。
慢慢地,生活条件好了,白辣椒有了与肉结伴的机会。
别看白辣椒在经历烈日的暴晒之后,只剩下一副看似柔软的皮囊,一旦遇上肉,则变幻出不同的美味来,越嚼越有劲道,越品越有滋味,让人爱不释口。
而白辣椒与所有菜的碰撞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要数白辣椒炒腊肉了,白辣椒的酣爽与腊肉的咸香揉合到一起,再搁上几片大蒜叶,那是一种让你鼻尖冒汗的舒畅,让你的口感和食欲都重新被勾起来的唯美诱惑。
坦白说,离开家乡近三十年了,吃辣的本事的确有些退化,不是嘴巴怕辣,而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会担心胃受不了,所以,通常会有意控制,不要吃得太辣。
然而,对于辣的爱好,大概已经深入骨髓了罢,一旦被刺激,依然如初。所以,允许自己偶尔地放纵。
想起上高中那会儿,每次周末回家,妈妈都会给我准备一大瓶白辣椒,带去学校,那便是我一星期的下饭菜。
宿舍六个人,每个人带的菜式都有不同,从食堂打了饭回来,大家围坐在一起,你尝尝我家的,我尝尝你家的,条件虽然很苦,内心却很欢乐。
那时候,妈妈做的白辣椒总是特别受欢迎,以致每逢周末,同学们都叮嘱我多带点白辣椒,后来同学去家里玩,也不忘要求餐桌上有白辣椒。
白辣椒,吸取了春夏季天地间的阳光雨露,饱尝了水烫日晒,经历了刀山火海,只需简单地搭配了油盐的佐伴,便衍生出绝美的口感来。
初入口,柔软、爽脆、可口;轻轻咀嚼,一层一层的味道渗出来,满口又辣又香;渐渐入了喉,辣味渐渐扩散,舒适而熨帖;吃完之后回味,那是还想一试的蠢蠢欲动,那是试完还要试的念念不忘,渐渐成瘾……
我怀念过去白辣椒下饭的日子,也会珍惜今天偶尔端上桌的白辣椒炒腊肉的时光,它们就是一部生活片,就是幸福的滋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8211/232c1b0acaeb9a78.jpg)
2022年年度写作营第(166)篇 1217字,累计224835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