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晚年曾对人讲,他将《资治通鉴》这部300多万字的史书读过“一十七遍”。这真是一件非常令人惊讶的事!据毛泽东的护士孟锦云回忆,毛泽东的床头总是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次阅读的印迹。 《资治通鉴》这部编年体通史,论其地位,可用清人王鸣盛的一句话来概括:“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立志要写出一部内容有“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之用,形式有简明扼要之长的通史。司马光前后用了19年的时间,终于在神宗元丰七年即司马光去世前两年,将编好的《资治通鉴》全书呈报宋神宗。可以说,司马光倾其毕生精力,一丝不苟地完成了这部巨著。他在《进书表》中称“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实属记实之辞。 《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逐年记载了自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这1362年间发生的大事。除采用正史资料外,还博采杂史222种以上。书中记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详而不乱。因此,这部编年体史书,体大思精,不但史料充实,而且文笔生动,特别是它的时间概念极为明确具体,让人爱看,看了还想看,又很耐看,其魅力是经久不衰的。 我对历史并不精通,但对《资治通鉴》这本书很是神往,我觉得这本书是儒家治世之术的最好注解。加上我一直在研究《论语》,所以想用经史合参的方法,与大家一起来学习这本书,这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