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书荒,又看了一遍《飞狐外传》,看完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格外心疼程灵素的爱而不得,最终为情而死。这本书在金庸的众多武侠小说中,不算得出色。但书里相貌普通的女子要比其他倾城绝色更加惹人怜爱。
程灵素是毒手药王钟爱的关门小弟子,善于使毒,当世无人能敌,同时也有着男人所不及的机心和谋略。如果金老不吝啬给她一副倾国倾城的容貌,不知她会迷倒多少英雄豪杰。让人惋惜的是程灵素身世孤苦,长到十六七岁还是面黄肌瘦的模样。与所有不美丽的姑娘一样,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子时,她的心里亦会住着不易察觉的自卑。
在全书写到了大概三分之一的时候,程灵素才缓缓出场。 胡斐第一见程灵素,是这样的:“见她除一双眼睛外,容貌却也平平,肌肤枯黄,脸有菜色,似乎终年吃不饱饭似的,头发也黄稀干枯,双肩如削,身材瘦小,显是农村贫女,自幼便少了滋养……”。而洞庭湖的那场相遇,天意弄人,是缘来还是劫生?
在没有遇到胡斐之前,程灵素是一个隐居的女子。锄草种花,潜心钻研用毒使毒、医学药理,与同门师兄师姐使毒斗毒,可能直到死去,都没有人发现,她还有一个很雅致,很好听的名字,程灵素。“灵柩”的“灵”、“素问”的“素”。是的,胡斐没读过书,不知道“灵柩”和“素问”是中国古老的医书,自然也就不明白她名字中的学问。
随后的日子里,程灵素离开了药王庄,跟着胡斐东奔西走闯荡江湖。帮助他解救马春花以及她的两个双胞胎儿子,帮助胡斐搅乱福大帅的英雄大会,她跟着他一起智斗强敌,一起逃难,甚至为了救他性命而牺牲自己。一路风尘仆仆,风霜憔悴,尽管路程艰辛,但与胡斐在一起,她心里就很甜蜜。胡斐有要求,她二话不说便去救治素不相识的苗人凤。程灵素明目张胆的喜欢胡斐,喜欢胡斐行事坦荡不羁,待人厚道善良。因为胡斐喜欢,她便也欢喜。喜欢到心甘情愿为了胡斐连性命都不要。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我深爱着你,你却爱着别人,委实残酷。
我多想告诉这个让人心疼的小姑娘,在你情窦初开之时遇到的第一个人注定是错的,注定要流泪,注定要暗暗地伤心。
胡斐喜欢程灵素吗?至少这本书读到结束,我都没有读出胡斐对程灵素的喜欢之情。胡斐对这位机敏聪明,料事如神的女子更多的是心存敬畏。程灵素深爱胡斐,胡斐心念袁紫衣。
程灵素在三个方面不如袁紫衣。一是程灵素出场比袁紫衣晚,也比袁紫衣晚一步遇见胡斐。先遇见总会多占几分先机。二是程灵素在美貌也输给了袁紫衣。三是程灵素太聪明,对凡事洞若观火总是料定先机从容不迫。平日里下毒用毒,斗智斗计,极是老练。凡有困难,她总能迎刃而解,势在必得。胡斐也对她钦佩不已。男人在择偶的时候大多不会选择太过聪明的女子吧。
除了这些,程灵素比故作洒脱拎不清的袁紫衣要好太多。一路上,不管胡斐做什么,这个瘦弱的小姑娘总是倾心相随,生死以之。
而胡斐第一次见袁紫衣是这样的:“只见她一张瓜子脸,双眉修长,眼大嘴小,姿形秀丽,容光照人。”
对比与初见程灵素时,可见胡斐的偏心。
胡斐对袁紫衣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于脸,他几次恼怒袁紫衣的刁钻蛮横,刻薄无礼。两人多次交手打斗后,才暗自倾心。而胡斐一想起袁紫衣,总会先记起她曼妙的身姿,绝色的容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是为常情。袁紫衣也并不差,她美丽动人,活泼可爱,虽然有些古怪刁钻,喜怒无常。但我不喜欢袁紫衣对胡斐的欲拒还迎,明明喜欢,却不敢大胆追求。她的身世也有可怜处,让人同情,这个姑娘的处境有些身不由己,她矜持到不敢大胆去爱。只敢在无人处落泪,自伤自怜,明明没有看透红尘,硬是将一生伴在青灯古佛旁。爱而求不得,做作自受。 最后她留下几句“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的佛偈,匆匆离去。
程灵素就比她直接爽快的多,坦坦荡荡,孑然一身,他上刀山,她也上刀山,他入火海,她也入火海。她的沉默让人很安心,她的体贴让人暖心。这个安静的女子从来都不争什么,要什么,委屈都放在心里,安安静静的陪在胡斐的身边。如此卑微的痴情,让人唏嘘感叹,又让人心存敬畏。
不管她如何聪明过人,心思缜密,成熟老练,程灵素终究是一个十六七岁年纪的姑娘。在向心爱的情郎吐露心意时,她也会娇羞。在被情郎婉拒时,她也会伤心落泪。遇到爱情时,她亦只是一个寻常女子。苍茫天地间,她没有一个亲人可以让她诉说心中忧郁。不敢想象如果她失去了所倾慕的胡大哥,会是多么的撕心裂肺啊。她独立,骨子里也有要强。可正是这样坚强无比看似不需要保护的女子,越是需要人来疼爱,越是需要人来保护。
胡斐待她也很好,是江湖朋友般仁厚侠义,在她危难之时,会不顾性命的来救她。全书接近尾声时,程灵素什么都料到了,但她没料到,胡斐忘了与她的约法三章,在她危机之际,仍和敌人动武,最终身中剧毒。程灵素应该是很了解胡斐的吧,也许他一定会不顾性命去救她。她心中爱极他,在他中毒的时候为他吮去毒血,用自己的性命来换他的性命。
既然他不爱自己,何不为他而死,让他一生都记住她,记住她最好的青春年华。
胡斐何尝不知道程灵素待他不同,但他并不道破。他还是跟她撮土为香,结拜为兄妹。他向她提出请求时,程灵素的耳根子和半边脸都红了,以为他要向她求亲。看到这里我的心微微的颤了一下,有些心疼。既然拜不了堂成不了亲,那就结为兄妹吧!
书中关于程灵素的身世没有什么笔墨,只知道她天生孤苦,程灵素没有说起,胡斐也没有问起。当胡斐最后想问的时候,程灵素已经死了。可程灵素不一样,她听过太多胡斐的英雄事迹,临死前还不忘提供胡斐杀父仇人的线索。
记得胡斐从之前很热切的想要知道袁紫衣的身世,如他所愿,最后他知道了,知道了袁紫衣是个缁衣的尼姑。其实胡斐也很可怜吧,两个他想要保护的姑娘,一个天人远隔,一个相见徒然。
程灵素:以死做成全,十八岁以后我可能不会再爱你张爱玲说男人不会因为女人的灵魂而爱上她。
程灵素知道自己不美,生下来就是个丑丫头。八岁哪年,她在照镜子,因为姐姐的一句话:“丑八怪,不用照了!照来照去还是个丑八怪!”。第二天,家里的镜子都不见了,她都扔到了井里。可是那井中光滑的水面也是一块大镜子!她心里知道自己天生就是丑丫头,就算没了镜子也还是丑丫头。
童年的事情,给她的心中或多或少都留下了阴影。她本来心思细腻,闲来跟胡斐提起童年往事,也许是因为面对美貌的的袁紫衣而产生的自卑吧,她心里是极希望胡斐认同她,去爱她,不要因为她不美而丢弃她。这样样的卑微,真让人心疼。可是爱一个人,不由得不让人卑微到尘埃里。她心里肯定有过因为自己相貌不及袁姑娘而胡大哥不喜欢自己的念头。是啊!我也有这样的疑问,倘若程灵素比袁紫衣美上几分,胡斐会不会已经和程灵素结拜成了夫妻?
程灵素真的不是丑丫头,喜欢程灵素,她的美在骨不在皮,成熟懂事,温婉优雅,安静沉默,坚强倔强。美到让人心疼。我真想去抱抱她,尤其是当她单薄瘦削的身影立在窗前,眺望远处,腮边还兀自挂着泪珠,黯然伤神时。
胡斐把一直程灵素当做二妹,一心想保护她不曾想,最后她竟因己而死。她死后,胡斐将她的骨灰葬在了自己父母的坟旁。胡斐的儿女情对程灵素始终难越出亲情。他和她的爱情,限于亲情,止于亲情。
是阿,或许只有她死了,这个男人才能多记得她的好,少一点儿对袁紫衣的念念不忘吧!理所当然,程灵素对于胡斐的情意,胡斐是永远记得的。十年后,胡斐为了纪念这个姑娘的情意,留了一副威武的络腮胡子。
盈盈青草,风来伏倒。十八女郎,一世情长。
十八岁以后,谁还能与你间关万里?
十八岁以后,谁还能与你千里并骑?
十八岁以后,谁还在慕着你的云天高义?
十八岁以后,我还能不能再爱你?
正是“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程灵素这位姑娘,每每读来,总是让人心疼的潸然泪下。
最后附上不成韵律的小诗,纪念程灵素。
灵柩素问
洞庭孤女郎,锄禾植蓝草。
悄然慕飞狐,痴情暗自留。
七星海棠落,香魂随风了。
明月照孤坟,何人怜阿九。
网友评论